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 > 第35章 你的大炮是垃圾
    朱慈烺动了弄死成国公朱纯臣的心思,可是朱慈烺知道,想扳倒一位深受崇祯皇帝信任的国公,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比弄死一个内阁大臣要困难上多倍,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成功,他需要一个好的契机,可以将对方一击毙命,要不然必将会引起成国公的反扑!所以,朱慈烺不能轻易动手,小不忍则乱大谋!

    朱慈烺虽然现在还没有好的办法去对付成国公,但是让锦衣卫和情报司去查查成国公的劣迹,在崇祯面前吹吹风还是可以的。

    所以朱慈烺便让骆养性和史可法秘密探查成国公朱纯臣,骆养性和史可法听后大惊,但是仍没有多问,而是领命行动。

    关于自己的兵器制造司缺铁的问题,朱慈烺准备找崇祯帮忙,他自己出银子购买官营铁矿的铁!

    一夜无话,第二日朝会。

    崇祯当着众臣的面,宣布了拟加孙传庭太子太保衔,亲卫军总督军;李邦华加太子太傅衔,左都御史,亲卫军都督;倪元璐加太子太师,詹事府詹事;李岩加太子宾客,詹事府少詹事的旨意。

    朝中大臣见这份任命都是太子东宫或者兵部的事情,自然不关心!

    而兵部尚书陈新甲却忍不住了,他认为自己一个堂堂的北京兵部尚书,还没有领太子太保、太子太傅这样的一品衔,而一个犯人孙传庭,一个南京兵部尚书李邦华却抢在自己前头加封了,这他哪里能忍。

    于是,陈新甲出班奏道:“陛下,臣有异议,臣认为加孙传庭太子太保衔,亲卫军总督军;李邦华加太子太傅衔,左都御史,亲卫军都督不妥,臣认为,孙传庭本来就是待罪之臣,突然得到如此擢升,恐引天下臣子非议。李邦华虽为南京兵部尚书,但是其未为朝廷立尺寸战功,却得此封赏,会让边关将领心寒!还请殿下三思。”

    朱慈烺闻言立刻反驳道:“父皇,臣不敢苟同陈尚书的意见,孙传庭、李邦华的军事指挥才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朝廷现在正是用人之际,选用人才当不拘一格!何况,自古以来朝廷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的例子比比皆是,陈尚书饱读诗书,知道的自然比本宫多,不需要本宫给你举例子吧?其他君王都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难道我父皇就不能?你是想让我父皇被后人说成昏君嘛?”

    朱慈烺此言一出,陈新甲连忙跪下请罪:“陛下。臣没有这个意思啊!”

    崇祯摆了摆了手:“既然如此,陈爱卿就不必多言了,朕自认为自己还不是昏君,此事就这么定了吧。”

    崇祯都这么说了,刚经历过贾元思事件的众大臣,现在变得小心谨慎多了,和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情再也不会多言,自然不会傻乎乎的站出来反对。

    陈新甲此时却是一后背的冷汗,心道,大病后的太子殿下好生厉害,区区几句话便把自己逼迫的无话可说,看来以后,自己还是离太子远一点。

    崇祯看见众大臣都不再说话,便对王承恩说:“王伴伴,拟旨吧,着百八里加急将旨意传达出去,李邦华等人接到旨意后立刻赴京上任!”

    朝会散后,朱慈烺在乾清宫暖阁内,觐见了崇祯。

    “父皇,儿臣前几天向你说过,儿臣准备成立一支专司使用火炮的部队,现儿臣希望父皇能命朝廷兵仗局按照臣提供的图纸打造五十门大炮,请父皇准许!”朱慈烺一脸乖巧的看着崇祯说道。

    崇祯一想,自己儿子朱慈烺这扩建的部队,那是自己老朱家的嫡系呀,给自己嫡系部队配点火炮实在是正常不过了,于是大手一挥便同意了。

    朱慈烺见崇祯同意后,也是很高兴,但是他心里道,自己这个老爹有钱之后,还好不抠搜。因为一门大炮造价需要白银二千两银子,五十门就需要白银十万两,朱慈烺都准备好了,如果崇祯不同意,自己就自己掏钱买!

    崇祯还是舍得为朱慈烺花这十万两银子的,毕竟这几个月来,朱慈烺给他送了几百万两白银的温暖,现在每个月白酒分成还分给崇祯五万两白银,有钱了崇祯自然舍得花!

    转眼间崇祯又补充道:“烺儿,现在朝廷财政困难,这突然造五十门大炮,又要花费不少银子,范复粹和程国祥难免又要反对。”

    朱慈烺闻言,心中暗自腹诽,刚在心里表扬一下崇祯,看来是表扬错了!

    不过还没等朱慈烺说话,崇祯又说:“造这五十门大炮的银子,就从朕的内帑出吧,就算朕支持烺儿了。”

    说完,崇祯宠爱的看着朱慈烺。

    崇祯这几个月都收到了五琼浆的分成,内帑还是能拿得出十万两白银的。

    朱慈烺连忙谢恩。

    朱慈烺紧接着又颇为撒娇的说:“父皇既然想支持儿臣,那父皇就再帮儿臣一个小小的忙。”

    崇祯看到朱慈烺顽皮的一面,也是龙颜大悦,笑道:“你小子还有什么事,说吧!”

    于是朱慈烺又提出想把司天监的汤若望调任至东宫,负责监督兵仗局建造大炮!

    崇祯是知道汤若望的,毕竟汤若望是佛郎机人,而且汤若望还曾协助徐光启完成了卷本浩繁的《崇祯历书》。

    其实,崇祯内心还是看不起大明以外的藩人的,认为他们都蛮夷,对于一个藩人的使用,崇祯没有多想,直接同意了朱慈烺的请求。

    朱慈烺又陪着崇祯处理一会政务,俨然一副父慈子孝的场面,崇祯也是被朱慈烺哄的龙颜大悦,趁着崇祯开心,朱慈烺又说想掏钱购买官铁,崇祯大手一挥,便每个月批了两万斤官营生铁给朱慈烺,朱慈烺知道两万斤虽然不少了,但也仅仅只能满足宋应星现在的生产,但是有总比没有强的多。

    其实明朝的冶铁技术并不落后,反而很发达。早在洪武年间,大明每年便可产铁斤斤万吨,到了嘉靖初年,全国民营铁产量高达五万吨,位居当时世界第一。现在崇祯年间,虽然天下叛贼四起,但是全国生铁产量估计也在四五万吨左右。

    随后,朱慈烺便准备去司天监,会见汤若望,自然有小太监提前通报。。

    虽然此时的明朝已经没落了,但是在汤若望这些西方国家人眼里,大明还是一个繁荣无比的天朝上国,汤若望对明朝人十分的尊敬。

    当汤若望听到当朝太子殿下要来见他,他可真是受宠若惊,太子殿下可是大明的王储,是何等尊贵!

    所以,汤若望特意去沐浴更衣,梳洗打扮一番后,态度恭敬的在司天监衙门口等候。

    不一会,朱慈烺就到了。

    汤若望立刻下跪迎接,朱慈烺没有去扶汤若望,因为他知道,这些欧洲人都是尊敬强者的,你只要比他强,他就会很尊敬你,当你比他弱,那他们就会欺凌你。

    大明现在虽然羸弱,但是还是能震住这些人的。

    而到了清末,欧洲列强可没少割我们的地,掠夺我们的银子!

    朱慈烺淡淡道:“起来吧,汤大人,本宫知道,在你们国家的礼仪是鞠躬,我大明的礼仪你可能不适应,你以后见到本宫就单膝跪地行礼吧!”

    朱慈烺虽然知道欧洲人的本性,但是毕竟现在还要用人家汤若望,所以便给了汤若望一些恩宠,可是见到他还是必须要跪的,哪怕是单膝跪地!

    可汤若望内心却十分感激,大明的太子殿下果然厉害,竟然连自己家乡礼仪都知道,汤若望连忙谢恩。

    朱慈烺看着汤若望说道:“汤大人,你是普鲁士人吧?”来自后世的朱慈烺当然知道,汤若望是德国人,而这个时代的德国还叫普鲁士。

    汤若望不禁又是震惊,因为他来到大明后,大明便一直把他们统一称为佛郎机人,可现在大明太子竟然知道自己是普鲁士人,他可从没和别人说过。

    “哦,上帝,敬爱的太子殿下,你真的是无所不知呀,我确实是普鲁士人。”汤若望操着一口蹩脚的汉语,却带着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48913/2834544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48913/2834544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