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看到朱慈烺投来的目光后。连忙说道:“殿下有何吩咐?”

    “史大人,如今亲卫营已经改制思想政治教育官也要对应作出调整,万不能因为亲卫营改制而影响了思教工作!”

    朱慈烺郑重的对史可法说,足以看出思教工作在朱慈烺心目中的重要性!

    史可法再次向朱慈烺行礼后,说道:“殿下请放心,臣向殿下保证,臣一定会及时调整思教工作,保证不受到亲卫营改制的影响,及时为亲卫营每个军每个卫的每个百户配备思教官!”

    听到史可法的保证后,朱慈烺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就好!不过,史大人,现在骁骑营也已经建成,思教官制度势必也要在骁骑营建立起来,大明骁骑营思总思教官的人员,你可有合适人推荐?”

    其实朱慈烺的内心是想让史可法兼任大明骁骑营总思教官的,不过考虑到以后大明骁骑营和亲卫营既然已经分开,由曹变蛟担任大明骁骑营的总督了,那就骁骑营的总思教官索性也由其他人担任吧!

    听到朱慈烺话后,史可法陷入了沉思,搞过一段时间的思教工作后,史可法自然认识到思教工作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

    所以,史可法不敢马虎,他必须要慎重考虑一番。

    看到史可法一脸沉思,朱慈烺知道史可法正在思索,也不说话,以免打扰到史可法的思绪!

    数十息过后,史可法拱手行礼说道:“殿下,臣思索再三后,臣觉得亲卫营原炮军总兵思教官阎应元可担任大明骁骑营总思教官,请殿下裁决!”

    当朱慈烺听到阎应元这个名字的时候,心头一震!

    乖乖个咚,这个阎应元可是个英雄啊,而且还是有能力,对大明忠心耿耿的大英雄!

    在原来的历史上,是这么记录的,阎应元,字皕亨,汉族,直隶通州人,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

    1645年,即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筋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同时,朱慈烺意识到自己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历史!

    历史上崇祯十四年,阎应元应该已经赴任江阴典史,也就是江阴公安局长,这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可是如今这阎应元不仅没有到江阴上任,反而成了自己手下一名官阶不小的思教官!

    虽然历史出现了偏差,但是朱慈烺相信这个阎应元的人品性格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应该还是一名忠贞不屈的爱国人士!

    再加上还有史可法的推荐,应该错不了!

    朱慈烺强忍内心的激动,平淡的问向史可法说道:“史大人为何会推荐此人,可否能把理由说给本宫听听?”

    听到朱慈烺问话,史可法自然是实事求是的说道:“回禀殿下,首先阎应元此人对大明非常的忠心,为人也颇有智勇,臣在选拔第一批思教官的时候,发现此人可用!

    第二,阎应元作为第一批思教官,一直以来,思教工作都做的非常不错,是从百户思教官一步步干上去的,做思教工作颇有经验!

    第三,阎应元为人正派公正,廉洁清明,责任心重,现在已任亲卫营炮军总兵思教官,提拔为总思教官在资历上也符合条件!”

    史可法很详细的说出了自己推荐阎应元的三条理由!

    朱慈烺听了连连点头,阎应元对大明的忠心自然是不用怀疑的,虽然说从百户思教官提拔为总兵思教官比较快,像坐火箭一般!

    但是,关键时期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加上有史可法的推荐,朱慈烺也不多想,直接下令说道:“既然史大人如此推荐此人,那就任命阎应元为大明骁骑营总思教官!”

    阎应元并不在大厅内,所以也不能出身领命谢恩。

    人是史可法推荐的,史可法自然主动帮阎应元领命谢恩!

    至此,对亲卫营、关宁铁骑的改制算是彻底完成了。

    军队改制的完成给朱慈烺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自己手中的军队不乱,那就出不了什么大事!

    此时夜也已经深了,明天就是除夕,朱慈烺也不想过多的耽误时间,争取早日结束,好让一众人早点回家过节!

    所以说完亲卫营改制这第二件事后,朱慈烺直接继续说道:“第三件事,宋应星大人,本宫欲将兵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48913/2914832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48913/2914832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