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在空中肆意的照耀着。

    耳边传来的是阵阵蝉鸣。

    一行人从京城大运河码头走下船来。

    这一行人正是朱慈烺等人。

    在交代完张煌言后次日,朱慈烺便在杨天和单阳等人的护送下,悄悄的离开了淮安府。

    朱慈烺等人依旧选择乘船沿运河北上。

    可能是,大明河道总督衙门和扬州河道总署衙门发生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运河沿途的各个河道衙门都安分守己了不少,所以朱慈烺等人这一路行来,倒是没有再发生什么事情。

    一路行来,还算比较顺利。

    下了船,登了岸。

    坐船时间长了,朱慈烺双脚刚接触大地的时候,竟还有些不习惯。

    朱慈烺这次返京的行程都是保密的,所以码头上并没有任何迎接自己的人。

    码头上人来人往,也是十分繁忙。

    虽然天气很热,但是大家都依旧在忙碌着。

    尤其是码头上的一些搬运劳工,长久的劳作,将他们的皮肤晒的黝黑。

    肩上扛着货物,身上的粗布麻衣早就被汗水所湿透。

    很热,很累,很苦。

    但是,朱慈烺却从这些劳工眼中看到了希望的光彩。

    是啊,华夏人民一直都是这么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只要有一份工作,只要能养活一家老小,只要能填饱肚子,他们就会很满足,并且很认真的工作。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依旧会被贪官污吏逼的揭竿而起。

    由此可见,这些贪官污吏是有多么的可恶可恨。

    同时,看到码头上这一幕,朱慈烺知道,随着税赋三策和新政的全面推行,随着大明海外贸易公司的成立。

    无论是农业、商业还是工业都会迅速的发展壮大,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

    大明的百姓更应该去从事轻松的、有技术含量的、管理的岗位。

    像码头搬运工这种苦活累活,像研磨水泥这样的容易患有职业病的高危岗位都应该由外族藩夷来干。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缺干活的人。

    东面的朝鲜、倭寇,南面东南亚的猴子,还有昆仑黑奴、红毛鬼、白皮等等。

    朱慈烺要让这些种族都成为大明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劳动力。

    在朱慈烺这里,哪有什么平等。

    华夏人永远都是上等人,永远都要站在人种种族的最顶端。

    “看来要加快速度了,先弄一些建奴、倭寇和朝鲜人来做劳工,缓解一下用工的压力。”

    朱慈烺自言自语,小声喃喃一句。

    华夏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这确实不假。

    但是,在朱慈烺看来,礼仪和文明是对自己的人,至于其他种族的人,还是算了吧。

    朱慈烺可不是什么圣母婊,做不出天天压榨同胞,讨好外族的龌鹾事。

    站在朱慈烺旁边的杨天并没有听清楚朱慈烺的话,但是他感觉到了朱慈烺浑身的气势一凛。

    杨天跟随朱慈烺这么久了,知道每一次朱慈烺身上散发出这样的气势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人要倒霉。

    杨天不知道这一次又是那些人要倒霉了。

    “殿下,去哪里?”

    众人都上岸之后,杨天小心翼翼的询问。

    朱慈烺想了一下,直接说道:“走,随本宫去亲卫营大营!”

    经过规划建设,现在亲卫营大营和皇家科学院、皇家农庄、皇家制造局都全部在城外集中,加上一些做生意商贩的加入。

    以亲卫营大营为中心,逐步形成了颇有规模的建筑群。

    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卫星城,京城的卫星城。

    朱慈烺在杨天等人的护卫下,一路走来,所见所闻都让朱慈烺内心很开心。

    为了方便皇家制造局的货物运送到码头,从码头到亲卫营的这段路早就修建成了十米宽水泥路。

    可以同时并驾齐驱五驾马车。

    水泥路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的多,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忙碌,但是面色都很好,精神状态也不错。

    现在,在北京城,只要不是懒汉,随便什么人都能找到一份活计,挣的工钱也足够养活一家人。

    所以,朱慈烺一路走来,在路边都很少看到流民和乞丐。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48913/6430562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48913/6430562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