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叩问仙道 > 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神霄雷玺
    “无怪乎此界修士精擅符道,从入道之初就开始和神符打交道…”

    秦桑心中闪过此念,暗暗感慨。

    所谓法箓,是以一道神符作为承载。

    每种法箓对应的神符不同,秦桑如今所受法箓对应的神符名为玉清召雷符!

    这道神符乃是法箓存在的根本,也是铸坛的依凭。

    雷霆左府弟子受箓之后,随着修为提升,逐步参悟此符,渐渐完善箓坛。

    玉清召雷符非常复杂。

    此类复杂的神符皆由多个符形依据特定的程式拼合而成,这些构成神符的部分又被称为散形。

    每一散形,在绘制时都有不同的图纹、神文、结构、灵窍、咒诀,不容出错。

    有的散形甚至本身就是一种神符。

    所有散形聚合,汇合成为整体,神符方成,这一步被称为聚形或合形。

    学符需先懂得读符,从整个符形之中拆解出每一道散形,将散形悟透,再重新组合成复杂的合形,才算学成。

    神符的符形结构有很多种。

    简单些的,几种散形在同一平面拼合而成,很容易辨清符形结构。

    但复杂的大符多是由各散形聚合交叠、层层涂抹累积,散形不可见,就需要修士消耗心力慢慢参悟了,非毅力坚韧、造诣精深者不可成就。

    而这只是开始,如何删繁就简,将神符运用自如,也是一门大学问。

    玉清召雷符就是这种复杂大符,至少对炼气和筑基修士而言是如此。

    不过,法箓已经将符形拆解得明明白白,否则初授法箓的弟子连散形都拆解不出来,更休说铸坛。

    铸坛之时,符形可以看做箓坛的框架。

    只要领悟玉清召雷符的第一道散形,修士就可以开始铸坛了。

    可以类比为建造一间房屋,第一道散形相当于打下地基,然后一层层叠砖加瓦。

    如此,逐步建成一座坚固的箓坛。

    在这之前,秦桑没有专心精研过符道,很少有亲自画符的机会,不过他没少用过灵符,对符道精要多少了解过。

    况且,玉清召雷符并非多么精深,哪怕他对符道一无所知,领悟起来也不难。

    不费吹灰之力,秦桑悟通第一道散形。

    他睁开双目,沉吟片刻,抬起一指,点指轻移。指尖灵光吞吐,在虚空留下光华焕然的轨迹,第一道散形即成。

    望着这道散形,秦桑面露沉思之色。

    散形悬在半空,灵光如水,隐隐有细微的雷霆闪现,仿佛是一个神秘的符文。

    画符自然也是有章法的,如凡人写文章需要用到文字,符道也有特殊的符文。

    符文是文字,散形乃段落,聚形为文章。

    一道散形可能是一个特殊符文,也可能是无数符文构成。

    符文的来源多为修士洞参天地、观摩万象,通取云物星辰之势、模彷虫书鸟迹之文等等。

    符修按照效用、来历的差别,划分为神府玉文、琼宫灵文、云篆雷纹、龙华凤章等类别,不一而足。

    种种符文可单独成符,也可组合而成不同的神符,拥有不同的威能。

    秦桑面前这道散形便是由雷纹组成。

    高上神霄箓奉雷祖、修雷法,所以构成玉清召雷符的基本都是雷纹。

    秦桑视线移转,又落向散形内部的一处特殊的窍眼,这是神符的另一大关键所在——灵窍!

    俗语有云:

    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

    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

    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

    如人身之气窍,布气其中,气贯符形,天地交通,神意汇聚,堪称符胆。

    散形聚合也不是简单的叠加,叠窍合形、灵窍相通、意气循环无碍,方可为符。

    神符越复杂,灵窍越多。

    玉清召雷符第一道散形只有一个灵窍,就是秦桑看向的那个窍眼。

    铸就法坛之后,法箓存于这个灵窍之中,以后每次叠窍合形都以这个灵窍为根本。

    秦桑心念微动,几道流光飞出千钧戒,落到身前。

    其中有两瓶金色血液,一瓶金灿灿,另一瓶稍显暗澹。

    还有一截不断激发青雷的枯木,一株草叶长满雷霆状纹路的灵草。

    枯木乃是青霄树根,灵草名应雷草。

    两瓶血液都是秦桑潜入雷鹰妖国,为雷霆左府做事时顺手搜集的,都是金翅雷鹰的精血,一瓶皇族、一瓶普通。

    四种灵物都是为铸坛准备的。

    金印坛和兵马坛,一为实坛、一为虚坛。

    兵马坛需统合勾连麾下兵马的气机,合力成就符形,等修为高了,还能让将帅坐镇其他灵窍。

    铸金印坛,则是炼化灵物,构建符形。

    铸坛所用的灵物品阶会对箓坛、神符产生一定影响,但也不是品阶越高越好。

    区区第一道散形,选用品阶极高的灵物,蕴含的威能太强,反而可能会冲击灵窍,导致符形崩溃。

    秦桑视线扫过四种灵物,先是取出一滴金翅雷鹰皇族的精血,稍作尝试,果然失败了。

    他也不勉强,重又取出普通精血,引出一滴,悬于掌心上方。

    刚入道的箓生没有精炼灵物的能力,只要能用浑杂的精血或药力构建成箓坛,保持不崩溃即可,以后可以慢慢精炼。

    秦桑自然无须这么做,稍运真元,便将精血中的杂质尽数炼去,保留最纯净的血脉之力。

    一滴精血仅余一点纯粹的血脉雷力,接着秦桑屈指轻弹,融入散形。

    肉眼可见,一点雷光在散形之间游走,雷力为墨、描摹雷纹,一气呵成!

    散形化为一道雷符,灵芒律动,和灵窍呼应。

    秦桑心念微动,法箓射入灵窍。

    刹那,坛成!

    “这就是我的箓坛。”

    秦桑凝视箓坛。

    坛分三级,又有四柱象征天地日月,设八门十方,和他以前见过的箓坛是一致的。

    因为是金印坛,比起道庭仙官的兵马坛,显得不如对方高大宏伟。

    因为只完成了一道散形,箓坛仿佛虚幻的坛影,在坛影内部,有几道雷丝交错,围绕着正中的灵窍,组成箓坛的骨架。

    此刻,灵窍内悬浮着一枚印玺。

    印曰:高上神霄!

    印玺乃是法箓真形,正是在具山治赫赫有名的神霄雷玺!

    秦桑收起箓坛,细细体悟一番,忽然摊开手掌,旋即掌心符影闪现。

    平地一声惊雷,一道雷霆噼向洞府角落。

    正值黑夜,洞府外静谧异常。

    雷声和雷霆的威力都被秦桑设法遮掩了,未曾惊动外面的修士。

    他现在施展的正是法箓中的玉清召雷符。

    因为法箓特殊,修士只要构建出第一道散形,即可施展相应的神符。

    当然,开始时威力很弱,随着箓坛构建,逐步提升。

    最重要的是,施展此符如自己的神通一般,念动而符成,挥手便有符法威能。

    秦桑方才打出的雷霆,正是施展的玉清召雷符,点指成符。

    灵窍、散形、聚形,一步也不容出错。

    可见神符威力虽强,画符非常繁琐,尤其这种复杂大符,无法一蹴而就,与人斗法之时临阵画符,敌人不可能毫无作为,平白误了战机。

    因此,修士想尽各种办法缩短时间。

    最常见的是采用特殊的灵物制成符纸、符笔和丹砂,提前炼制灵符,对敌时可以直接打出。

    也有制做符盘等符道法器,当年苏子南和乌老使用的符盘就是这种。

    亦有天纵奇才之人,深谙符道,将某种神符参悟得极为透彻,使灵窍相叠,符形简化到极致,唯真意留存,能够做到点指成符。

    这种天才终究只是少数,况且大部分神符只能作为对敌的手段,耗费莫大心力参悟,得不偿失。

    此界符道兴盛,不仅是传承完整的缘故,正是因为箓坛可以让普通修士做到点指成符。

    雷霆玉府修士皆修高上神霄箓,都懂玉清召雷符,这是他们最常用、最顺手的神符,因为此符可以瞬发。

    某种程度上,玉清召雷符可以算作他们的本命真符,且升箓之后还会获得更强的神符。

    箓坛的作用不仅如此。

    本命真符之外的其他神符,在领悟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枚神符印记,存于箓坛。

    施符时只消引动神符印记,即可凭空成符,大大节省修士的精力和时间。

    哪怕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神符,借助箓坛也能提高成功几率、缩短施符的时间、减少神识和法力的消耗。

    修士相争,瞬间便能分出胜负。

    若同为雷部神符,还能获得箓坛加持,提升威力,种种好处不可言喻。

    雷霆玉府的雷法在具山治首屈一指,肯定有对应的雷部神符传承,借助箓坛参悟,想必会容易许多,可惜不可能授予他这个外人。

    秦桑对这些神符的兴趣不大,他受箓为的是恢复修为。

    接下来,秦桑开始回想《朝真玉符咒》,准备存神。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7681/4278441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7681/4278441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