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叩问仙道 > 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城隍庙
    秦桑暗暗叹息,不止寂心道人和明月,许许多多的故人浮上心头。

    原来自己已经走这么远了。

    就算不为参悟剑经和小五,下来走走也是好的。

    秦桑暗想。

    “孙老先生归天,即便不能入神道,高某也理应去送一程,道长若不介怀,不如我们先去孙府?”

    见秦桑沉默,高若虚拿捏不准他的心思,试探着说道。

    “同去!”

    秦桑点头。

    众人立刻改变方向,进入小巷,到尽头转了个弯便到孙府了。

    孙府紧挨着济生药房,是个大宅院。

    孙家人丁兴旺,孙老先生今年九十有二,已是六世同堂,在当代是极其少见的。

    孙府大门敞开,许多人进进出出,有孙家人,有孙老先生的徒弟,也有左邻右舍赶来帮手,还有孙老先生救过的病人,前来看望。

    孙老先生时日无多,孙家已经请了北廓县专管红白喜事的总管,提前准备。

    秦桑他们赶到时,孙府后院匆匆走出一个年轻人,找到总管,低声道:“吴伯,太爷爷要咽气了…”

    总管点点头,立刻命人去请白事班子和戏班子进场,开始有条不紊的安排。

    还没有进入孙府后院,便有阵阵哭声传出。

    也算是喜丧,哭声没有太多悲伤的情绪,很快弱了下去,年轻的开始忙碌起来,筹备丧事。

    秦桑他们走进灵堂,看到几个老人围在床榻边,还在抽泣,有两个是孙老先生的儿子,余者都是他的徒弟。

    孙老先生躺在床上,神情平静,如在梦中,但已没了声息。

    灵堂似乎也因为孙老先生的逝去多了几分阴森。

    两名阴差站在床榻前,看到秦桑和高若虚进来,急忙躬身行礼。

    这时,床上的孙老先生缓缓坐了起来,确切地说是他的魂魄坐了起来。

    魂灵未散,孙老先生看到哭泣的子孙,以及穿着寿衣的自己,一脸茫然,嘴唇蠕动了一下,下意识伸出手想要擦去小儿子脸上的泪水。

    “孙老先生,寿元已尽,莫恋栈凡尘,”两名阴差出声提醒。

    孙老先生被吓了一跳,这才注意到家里多了许多陌生人,想到各种传说,带着一丝恐惧问道:“二位是阴差?这位是…城隍大人!”

    转眼又看到高若虚,发现高若虚竟和城隍庙里的城隍像长得一样,不由大惊,匆匆起身想要行礼,却一下子飘了起来,手足无措。

    “我…”

    “孙老先生稍安勿躁,”高若虚上前,抬指一点,一股烟气没入孙老先生体内,隐隐散发着檀香气息。

    孙老先生的魂魄顿时凝实了许多。

    “先生生前行善积德,感动上天,不使先生魂灵消散。我等特来接引先生…”

    高若虚详细解释缘由。

    孙老先生如听天书,得知自己竟没有尘归尘、土归土,还有望成为传说中的神仙,饶是九十岁高龄,看透了世事,也忍不住激动。

    “孙老先生,随我们去吧,”两名阴差再次提醒道。

    “他们…”

    孙老先生看向满堂子孙,有些不舍。

    “寿元已尽,尘缘已了,先生若有遗愿未完,头七那天可归来探望。日后先生为鬼神,虽能照拂子孙,但最好不要干涉红尘,更不要用神力徇私枉法…”

    高若虚耐心为孙老先生解释。

    这些内容也被秦桑听到耳中。

    仙道出世,神道却也不是完全入世。

    和想象中很不一样,这些城隍、阴差,在神道修行,食百姓香火,却要尽量避免人前显圣、干涉俗世。

    譬如那场蝗灾,如果没有蝗灵,正常的蝗群都被认为是天道。

    凡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俗世之间的战争,亦不会插手。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若蝗灾导致北廓县颗粒无收,百姓纷纷逃难,相信他们也要坐不住了。

    究其原因,据说是在尘世牵涉太多,会引来劫数。

    城隍庙接引凡人成神,也要尽量选择寿终正寝的为目标。

    而面对修行者就没有这般顾虑,一县之城隍,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护佑一方,约束境内修士和妖怪,斩奸除恶,以防他们祸乱黎庶。

    城隍庙的罚恶司,罚的也不是凡人中的恶人,而是作乱的妖邪。

    因果?还是业力?

    秦桑暗自思索,世间显然还有许多他未曾接触到的东西。

    “爹,别人都说你是活菩萨,阎王的功德簿上肯定都记满了。您安心走吧,辛苦了一辈子,到了下面该享福了…”

    孙老先生的小儿子给他掖了掖衣襟,嘴里不停念叨。

    孙老先生更加不舍了。

    秦桑看向小五,他带小五来孙府,就是想试试,小五看到人间的生离死别,会不会有什么触动。

    小五靠在秦桑身边,只是静静看着孙家人,似乎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伤心。

    离开孙府,孙老先生仍恋恋不舍,不停回头,而家人的声音离他越来越远。

    回到拥挤的街市上,高若虚命阴差将孙老先生带去城隍庙,他则变了一副相貌,显化身形,领着秦桑进入城中最大的酒楼,要了一桌酒菜。

    “小小县城,尽是些粗茶淡饭,道长切莫嫌弃。”

    高若虚举杯相让,也拿起筷子夹菜。

    比起船上的鱼汤,又是另一番滋味,秦桑分别给小五和朱雀夹菜,好生忙碌。

    二人边吃边聊,秦桑问出心中的疑问。

    高若虚也说不清所谓的‘劫数’是什么,根源何在,接引他的城隍,当年就是这么告诫他的。

    “这个问题,道长可以去向都城隍请教,若能得到答案,还望告知高某一声,高某也很好奇。”

    “都城隍…”

    秦桑暗忖,恐怕都城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都城隍,指的是便是一国都城的城隍,按照凡间州、府、县的划分,又有州城隍、府城隍、县城隍,等而下之。

    不同国家的鬼神,互不统属,就像一个个门派一般。

    秦桑之所以会这么想。

    是因为他去往云都山时,路过几个国家的国都,都城隍最高不过元婴后期。

    反观仙道宗门里,云都天是有炼虚修士坐镇的。

    另外,秦桑还注意到,这里的神道竟然没有独立的境界划分。

    道庭衍生出的神道,沿用的是道庭法位。

    高若虚在论及境界之时,竟是要借用炼气、筑基这些仙道的说法,显得不伦不类。

    神道衰微,可见一斑!

    不知是神道尚未在大千世界大兴,不成体系,还是这里太过偏远,消息闭塞。

    “几位客官,菜上齐了,您慢用!”

    小二将一碗莲子羹放在桌上,吆喝一声,退出包厢。

    带上房门时,小二扫了一眼桌面,暗道奇怪。

    几盘菜肴,道士和小女孩的那一边被吃出了明显的缺口,老人那边却几乎没动筷。

    “许是老人家积食了…”

    小二摇摇头,没放在心上。

    席间,二人继续闲聊,秦桑不断询问神道知识,譬如高若虚之前说的‘阴寿’。

    起初,秦桑以为入了神道还能增加寿元。

    如此一来,修士一生多行善事,等发觉仙道无望,便改修神道,岂不相当于多活了一世?

    事实上,‘阴寿’只是神道的一种说法,因城隍鬼神多是死后成神而来。

    神道修行,并不会另外增加寿元,孙老先生寿元九十有二,魂灵成神之后,也要将生前活过的九十二年算上。

    而神道有一点得天独厚的地方,是仙道所不及的,在入道之初,在城隍庙接受供奉、服食香火,修为提升的速度会非常快。

    高若虚麾下的那些阴差,半数以上都有堪比筑基初期修士的实力,最低的也相当于炼气期十二三层,无一庸手。

    所以阳寿尽了之后再接引成神,亦不耽误修行。

    另外,照高若虚的说法,境界相当的神道修士,寿元确实比修仙者稍多一些。

    确实有仙道修士转修神道,但想要有所成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境界越高,神道修行也愈发艰难起来。

    高若虚本人有金丹初期的修为,但据他所说,北廓县所在的富春府,一府之内的县城隍,算上他仅有两个是金丹境界,都被放在了北边,防范深山里的妖怪下山作乱。

    “道长此番下山游历,可有目标?”

    高若虚放下酒杯,忽然问道。

    秦桑摇头,“贫道欲体悟世情,希望籍此有所感悟,漫无目的,四处游荡罢了。高道友放心,贫道不会在北廓县驻留,更不会伤害百姓。”

    “道长能为柳妖讨封,看得出也是位义薄云天之人,能在北廓县小住,是百姓们的福分,高某岂会介意?”

    高若虚如此说着,抬起右手,掌心烟气凝聚,浮现一枚金灿灿的令牌,飘向秦桑。

    秦桑伸手接过,见令牌上有‘北廓’二字,散发着特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7681/5844899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7681/5844899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