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仙侠修真 > 剑来 > 第八百五十五章 俯瞰
    蛮荒天下,四条剑光如虹,划破长空,剑光所至,一处处云海尽碎。

    陈平安头戴莲花冠,青纱道袍,背夜游剑。

    宁姚身穿一件法袍金醴,背剑匣。

    齐廷济与陆芝御剑远游。

    陆沉将神识凝为一粒芥子大小的身形,将那顶莲花冠的一朵花瓣作为道场,端坐其中,好像觉得赶路有些闷,就一个蹦跳起身,打了一套拳法。

    齐廷济以心声笑道:“隐官好像是在照顾我们的御剑速度,不然可以更快。”

    当下的陈平安,可谓游乎天地之一气,就像一叶扁舟,在光阴长河始终顺流之下,反观其余三位剑修,就需要蹚水赶路。

    陆芝有些心不在焉,撇撇嘴,她在忙着打量那只剑盒里边所藏之剑,各有铭文,小小剑盒,估计就是一件白玉京重宝,有那芥子纳须弥的神通,使得盒内八把长剑,小巧袖珍若飞剑,剑名分为秋水,游凫,刻意,凿窍,南冥,游刃,蜩甲,山木。八把古剑,剑气盎然,皆蕴藉一份大道真意,难怪白玉京三掌教先前在城头掏出此物,满脸肉疼神色,估计是陆沉自身道脉的传家之宝?

    陆沉一边花俏走桩,呼呼喝喝的,跟个江湖武把式差不多,一边好奇问道:“陆先生,老大剑仙就没有帮你安排退路?”

    照理说,以陈清都最不愿与人欠债的脾气,对陆芝这个战功卓著的外乡女子剑修,肯定会特别厚待。

    陆芝看在剑盒的份上,就与陆沉实诚说道:“确实找过我,想让我去神霄城炼剑,没答应。”

    不然老大剑仙会与文庙打声招呼,等到南婆娑一役结束,陆芝就可以赶赴青冥天下。

    陈清都其实先后劝过两次陆芝,一次是让她不要死心眼,太过刻意追求第二把本命飞剑“北斗”的炼化,先跻身了飞升境再说。

    第二次,就是希望陆芝远游青冥天下,例如在白玉京捞个不记名的客卿身份,先在那边安心炼化两把本命飞剑,破境、炼剑两不误,等跻身了飞升境,要是觉得白玉京那边修行无趣,规矩太多,就去大玄都观找孙怀中帮忙,随便捞个道官身份。

    陆沉说道:“陆先生迟迟未能破境,殊为可惜,老大剑仙的建议很好啊,到了白玉京,我,还有余师兄,肯定都不会约束陆先生,为何不答应?”

    陆芝给出一个很陆芝的答案,“懒得跑那么远的路。”

    一来不愿意老大剑仙为自己,去跟文庙打交道。再者那座青冥天下,人生地不熟的,她没脸皮跟人借钱。

    陆芝在剑气长城,就是个从无闲钱的穷鬼,身为大剑仙的俸禄,以及所有战场杀妖的报酬,都拿来填补那个飞剑“北斗”炼化的无底洞了。

    陆沉听见了她这个说法,非但不意外,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对陆芝又高看一眼,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打定主意,看看将来有无机会挖墙脚。

    在磨砺第二把本命飞剑“北斗”的一事上,陆芝实在是耗费了太多心神和精力,她虽然是浩然人氏,只不过她对家乡天下,好像没什么感情,从不谈及,以至于不少剑气长城的年轻剑修,一直觉得陆芝就是本土剑修。

    而事实上,陆芝那把在剑气长城从未现世的本命飞剑,南斗掌生,北斗注死,又与青冥天下拥有一份天然道缘,毕竟有那玉京群真集北斗的说法。

    当年跟随倒悬山一起远游青冥天下的十六位剑修,由元婴老剑修程荃领衔,如果陆芝愿意点头,顺便也好对其余十五位剑仙胚子,有个照应。

    只是陆芝没点头,陈清都也就作罢。

    与一个不惜拿命去换取城头刻字的女子,说什么如何如何便大道前途不可限量,好像没什么用。

    连陆沉都听到个小道消息,师兄余斗曾经私底下让倒悬山的那位大弟子,捎话给陆芝,邀请她去白玉京,担任一楼之主。可惜在陆芝那边吃了个闭门羹,师刀房那位看门女冠,最后都没能与陆芝见上一面。

    陈平安突然开口道:“陆芝你其实可以在陆掌教的南华城挂个名,当个记名客卿,以后就是半个自家人了,就像不常串门走动的远房亲戚。”

    白玉京五城十二楼,三位掌教,各有一城,此外二城十二楼,或是三脉掌教附属,或是自立门户的道脉。像那青翠城是大掌教的修道之地,南华城更是陆沉的一亩三分地。

    齐廷济附和道:“我没意见。”

    既然都是半个自家人了,那么陆芝就没必要归还那只剑盒了吧。

    宁姚点头道:“是好事。”

    陆沉斩钉截铁道:“陆先生愿意屈尊当南华城的客卿,贫道欢迎之至,只不过亲兄弟明算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陆芝说道:“没兴趣当什么客卿。”

    这趟联袂远游,已经路过不下百余个蛮荒天下的王朝、宗门、仙家势力,但是陈平安的表现,就只有两个字,克制。大多是低头看几眼,就带着宁姚他们一掠而过,不作任何停留。一颗道心,古井不波。

    陈平安说道:“在《丹书真迹》倒数第三页,记载了三山符,但是根据书上记载,此符除了使用次数,好像还有个至为关键的局限,陆掌教可有破解之法?”

    陆沉笑道:“倒也不难破解,就是有点耗钱,当然还要用上一门白玉京秘法作为引渡。当年师兄在玉皇城为天下各路道官传道,三山九侯先生暗藏其中,听了三天两夜,被师兄看破,就与三山九侯先生请教过一些符箓学问,贫道当时就在一旁看热闹呢,后来师兄首创三山符,那道初符的绘制过程,贫道有幸都瞧在眼里。”

    此符是以观想之术,打造出三座类似山市的渡口,就像在天地间开辟了三扇门,位于光阴长河之畔,形成山水相依的格局。

    但是根据《真迹》的注释批注,所观想三山,修士需要自己曾经走过。

    不然这道三山符,就太过无理了,会是任何一位上五境修士都梦寐以求的保命符,当然也可以用来杀人越货。

    陈平安为陆芝和齐廷济大致解释了三山符的用处,此符除了最宜远游赶路,更大妙用,还是温养魂魄。

    持符远游,唯一要求,就是练气士或者纯粹武夫的体魄,必须经受得住光阴长河的冲激。三次最佳,一旦滥用此符,就会招来天下山运的无形压胜,那么以后出门,最好就要绕山而走了,不然一旦靠近山岳,就会有莫名其妙的大小灾殃发生。这对于练气士而言,自然是得不偿失的举措,人间非山即水,何况自家山头就不是山了?

    陆芝讶异道:“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练气士滋养魂魄一事,境界越高越难立竿见影。

    陈平安笑道:“可惜你们今天就要一口气用掉三次机会。”

    陆沉问道:“九座山头的观想,已经有主意了?”

    陈平安点头道:“避暑行宫和后来的文庙议事,都看过不少蛮荒山头。”

    大地之上,又路过一座宗字头势力,手忙脚乱,开启数道山水大阵,如临大敌。

    哪怕四条剑光一闪而逝,转瞬之间就已远去千里,那个宗门的护山大阵依旧久久不敢撤去。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陆掌教暂时只需给出两份三山符。”

    最后三座山头,还需要谨慎选择,小心再小心。

    其实在走出杨家药铺那一刻起,陈平安就开始谋划此事,可惜道祖走到泥瓶巷口子那边就停步了。

    而那一刻,陈平安刚刚想出了托月山之外的八座山头,要说遮蔽天机,还有什么比得过待在道祖身边?

    道祖此举,定然大有深意,极有可能,是陈平安心中所想的最后一份三山符,路线出了纰漏。

    陆沉如释重负,若是每人三份三山符,九座山头。

    那么四位剑修,总计就需要三十六张珍稀符纸!

    他这位白玉京最穷的城主,砸锅卖铁,都凑不出这么多张降真青绿箓。

    宁姚说道:“我那几份符箓,符纸可以随便凑合,不必非是那种降真青绿箓。”

    陆沉斩钉截铁道:“这怎么行,厚此薄彼这种勾当,最伤人品了,贫道非得打肿脸充胖子一回,哪怕青绿箓不够,也要撕书!”

    看在陆沉确实破费不小的份上,陈平安就没有揭穿这位三掌教的那点小心思。宁姚使用此符,就等于与南华城结下了一桩不大不小的善缘,这种与天下第一人的香火情,任由青绿箓再珍贵,都是划算买卖。在夜航船,吴霜降就赠送过数张青绿箓,在浩然和青冥两座天下,若是有白玉京三脉道人成功跻身天君,就会燃烧此符,迎请各自尊奉的白玉京掌教祖师。

    陆芝则说道:“我那几份,别凑合,怎么值钱怎么来。”

    她当客卿没兴趣,花钱还是在行的。

    齐廷济微道:“我与陆首席一般符纸就行。”

    最后陆沉是真的掏光了身上全部家底,才摸出了二十余张青绿箓,除此之外,还掏出一本紫黄两气萦绕的黄庭经,陆沉最终在那莲花道场,起身掐道诀,念念有词一番,才小心翼翼撕下几页书当符纸,不过真正着手画符之人,还是暂借一身道法的陈平安。如今的陆沉,只剩心念罢了。

    陆沉试探性说道:“因为我们都不曾亲自走过六座山头,所以就需要我分出一粒心神,进入诸位心湖片刻,施展一门白玉京秘传道法,帮忙虚实转换,以假乱真……”

    陆沉停顿片刻,笑问道:“诸位信得过贫道吗?当然,你们可以事先以剑心切割出一块地盘,作为待客之所。再说了,真正做客之人,其实还是陈平安,贫道只是附骥尾而行。”

    结果宁姚三人都望向陈平安。

    陈平安点点头,此事就算落定。

    明摆着三人都信不过陆沉,只信得过陈平安的决定。

    灵犀一点通。

    陈平安瞬间就掌握了那道白玉京仙诀,同时分出心神去往宁姚三人心湖,帮忙塑造出六座山市的心相轮廓。

    三人各自心湖,都剑气纵横,只留出一地,严密隔绝其余景象,陆沉很守规矩,可只是惊鸿一瞥,就咂舌不已,尤其是那宁姚,稍加推演,就可得知她的心相天地,即是一整座五彩天下。

    退出三人心湖后,陈平安提醒道:“在每一座山市,最多停留一炷香。此事务必注意,不可掉以轻心。”

    然后陈平安笑问道:“敬香一事,有无忌讳?”

    老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三山符就需要“回礼送圣”,在各座山头,烧香礼敬那位万年以来始终云遮雾绕的三山九侯先生。

    齐廷济笑道:“对三山九侯先生仰慕已久,没什么可忌讳的。”

    陆芝说道:“这有什么,烧几炷香而已。”

    反正不花她的钱。

    陆沉嘀咕道:“三山九侯先生,再世外高人,也要乐开花。”

    陈平安,宁姚,齐廷济,陆芝,同时烧香礼敬同一人。

    陆沉问道:“有无山香?”

    他这会儿是真怕了这个隐官大人,坑起人来那是往死里坑啊。所幸陈平安笑着从袖中捻出一支竹制香筒,还是当年带着裴钱几个一起游历河伯祠庙,庙祝赠送之物。给宁姚三人分出一把山香,只是递给陆芝的时候,笑道:“按照规矩,请香钱,你们得自己出。”

    齐廷济丢给陈平安和陆芝各一颗谷雨钱,陆芝手指一拨,那颗谷雨钱一并落入陈平安袖中。

    陈平安率先持符远游,在第一座山市,捻出三炷香,点燃山香后,因为是自己是左撇子的缘故,便右手持香,左手虚握,高高举过头顶。

    陆沉啧啧道:“能够让你主动放弃这点障眼法,极有诚意了。”

    请香完毕,陈平安微笑道:“心诚则灵,还是要信一信的。”

    宁姚三人要比陈平安慢上一线,陈平安就站在原地稍等片刻。

    陈平安问道:“听说白玉京玉枢城的那位郭城主,首创一张大符,名为洗剑?既然陆掌教与郭城主关系那么好,都在那边开设观千剑斋了,想必?”

    陆沉苦兮兮说道:“如此大符,屈指可数,可不是青绿箓这样的符纸能够媲美的……”

    玉枢城的城主郭解,副城主邵象,都是当之无愧的道门老剑仙,

    用大玄都观孙道长的话说,就是白玉京里边,懂剑术的,

    拢共有两个。

    当然是余斗算一个,郭解加邵象才算一个。

    玉枢城拥有一件洗剑之物,是一颗极有来历的远古星辰。洗剑符,就是在淬炼飞剑过程中,演化出来的一张大符。

    陆沉试探性问道:“还是借,对吧?”

    果然是言多必失,早知道就不提什么观千剑斋了。

    陈平安说道:“别紧张,我们买,陆掌教身上有几张,我们就买几张。”

    陆沉松了口气,“就三张!”

    最后齐廷济花钱买下三张玉枢城洗剑符,而且全部都送给了陆芝,让她抓紧炼化,砥砺飞剑北斗剑锋。

    陆芝破天荒想要与人客气一番,拗着心性,与陈平安说道:“谢了。”

    白得一只剑盒,三山符的温养魂魄,有价无市的洗剑符。

    还得再加上之前跨海追杀那头化名边境的飞升境大妖。

    如果当时不是必须与陈淳安联手,陆芝一旦搏命,祭出飞剑北斗,说不定都可以城头刻字了。

    陈平安笑着摇摇头。

    陆沉心有戚戚然,你小子这是慷他人之慨,记得以前那个泥瓶巷的少年,不这样的,多质朴一人。

    陈平安身形消散,去往下一座山市,一样烧香礼敬过后,这次没有再等宁姚三人,直接到了第三座山市。

    陆沉问道:“最后一份三山符,为何不直接观想出一座托月山?”

    陈平安说道:“哪怕已是一条不系之舟,也需小心驶得万年船。”

    陆沉深以为然,“有道理,更是个好兆头。”

    这位白玉京三掌教突然嬉皮笑脸道:“陈平安,别忘了,你这会儿任何一句无心之语,很有分量的。”

    陈平安没搭理他,只是看着眼前景象,这处山市,是一座煞气冲天的山头,白骨尸骸堆积,黑云滚滚,山岭之上白骨累累,天地仿佛只有黑白两色。

    这座蛮荒天下的宗门,山门口学那浩然仙府,矗立起一座牌坊楼,匾额“白花城”。

    看门之人,是两具尸骸,生前当是剑修,死相凄惨,其中一人,被一把长剑洞穿心窍处,牢牢钉在牌楼石柱上。

    一人跪在地上,身体前倾,长剑拄地,剑柄穿过下巴,洞穿头颅。

    是两位剑气长城的先人。

    陈平安走到一具尸骸那边,蹲下身,拔出那把锈迹斑斑的长剑,收入袖中,抬起手掌,在头颅那边轻轻往下一抹。

    一副尸骸顿时如烟尘飘散,陈平安取出一只空酒壶,装入其中。

    然后起身走向另外那处跪地尸骸,将那位先人好似搀扶起身,轻轻一震,同样化尘,收入另外一只空酒壶中,再取剑入袖。

    剑气长城的剑修,不喜饮酒者寥寥。

    做完这些事情,陈平安双手笼袖。

    一头仙人境妖族修士御风而至,落在山门台阶上,脸色阴晴不定,“来者何人,留下真名!”

    几乎同时,一座宗门,百余位妖族修士纷纷现身,涌向山门这边。

    陈平安神色淡然道:“剑气长城,隐官陈平安。”

    那头仙人境先是愕然,随即大笑不已,笑声如震雷一般,山岭间白骨簌簌落,如起云雾。

    哪来的疯子,开什么玩笑?!

    有一位供奉修士以心声提醒道:“宗主,这小子的模样,确实挺像那个隐官。”

    只是很快就有一位修士心声讥笑道:“难道是剑气长城的隐官大人,在浩然天下混不下去,结果跑去当道士了?”

    结果那个头戴道冠的背剑男子身后,又有三人几乎同时现出身形。

    一位容貌俊美的年轻男子,笑呵呵道:“聊了什么事情,这么好笑?”

    陈平安扯了扯嘴角,玩笑道:“我说自己认识剑气长城的齐老剑仙,这家伙打死不信。”

    剑气长城的本土剑修,对蛮荒天下的雅言官话,都不陌生,几乎人人都会数种。

    尤其是昔年愁苗这样需要经常外出远游的剑修。

    齐廷济点头道:“那就打死再看信不信。”

    齐廷济就只有一把本命飞剑,名为兵解。

    他年轻时,曾有个绰号,齐送行。

    喜欢帮忙兵解上路。

    齐廷济,陆芝,宁姚……

    那个仙人境宗主一句话都没多说,率先跑路,然后就是一场闹哄哄的鸟兽散。

    陆芝眯眼道:“我在这边砍过瘾了再走,保证不用半炷香。”

    齐廷济说道:“我针对那些漏网之鱼。”

    陈平安点点头,“只要在半炷香之内,就不会耽误正事。”

    使用了三山符后,此行去往托月山,大为缩减路程,节省时间极多。

    陈平安先行离去,宁姚尾随其后。

    下一处山市,邻近一座古战场遗址,此地终年暗不见天日,阴灵强横,鬼魅集聚,阴兵多达数十余万众。

    类似北俱芦洲骸骨滩的鬼蜮谷。只不过这里可没有披麻宗的压制,浩然天下的战场遗址,有儒家书院的压制,各大王朝藩属国设置的水陆道场,以及谱牒仙师的下山历练和积攒功德,故而极少能够形成气候,蛮荒天下则不然。

    宁姚说在此出剑片刻。

    陈平安则继续持符远游下一处山市。

    任何一位没有后顾之忧的飞升境剑修,一旦彻底放开手脚施展剑术,杀力之大,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不可理喻。

    果然在不到半炷香之内,一座蛮荒宗门,就彻底断了香火。

    陆芝持剑停步在山巅,直呼其名道:“齐廷济,我希望龙象剑宗和落魄山,以后能够同舟共济,不然哪天双方起了争执,我说不定会帮着外人。”

    齐廷济打趣道:“陆首席,有胳膊肘往外拐的嫌疑了。”

    陆芝不是那种藏得住话的人,“董三更,陈熙,还有你,如果可以选,我肯定不会跟着你混,在浩然天下当什么宗门的开山祖师。”

    “因为三个城头刻字的剑修,就数你最野心勃勃,剑心最不纯粹,我到剑气长城的第一天起,就不乐意跟你走近,表面上对谁都和颜悦色,其实对谁都生疏。相信你早就看出这点了。”

    齐廷济点点头,“终于等到这些真心话了。”

    陆芝如果一直不开口,不曾主动道破此事,齐廷济反而不觉得是什么好事。

    人与人两心不契,稍有间隙,便如隔山川,不可逾越。阿良曾经说过,世间言语,皆是桥梁。此言不虚。

    既然说开了,那就更无所谓会不会伤人,陆芝直截了当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的就是你这种人。”

    齐廷济欲言又止,忍住笑。

    陆芝皱眉道:“说错了?”

    齐廷济解释道:“这句话的‘为’字,其实应该念二声,并非去声,本是一句实实在在的修行秘诀,告诫后人,要修性养德,知己求真。”

    刻字剑仙之中,其实除了董三更,齐廷济和陈熙,只说他们的学问,放在浩然天下,当个儒家硕儒,绰绰有余。至于像孙巨源的剑修,随便捞个风雅脱俗的清流名士。

    陆芝转头说道:“不过到了浩然天下,你也变了不少。”

    齐廷济笑道:“当了开山立派的宗主嘛。”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岳。

    古来云水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

    此地就像书上的仙境绛府一般,灵气盎然浓稠,道气流转,行云流水。

    是蛮荒天下一座极负盛名的大岳。

    蛮荒天下,也有王朝大城,有五岳,甚至还有一个大王朝,人族修士的繁衍生息,熙熙攘攘,人族和鬼物山精、水裔杂处。

    陈平安没有去往山顶的大岳祠庙,站在原地,问道:“你能不能演算出驻守托月山的大妖有哪些?”

    陆沉笑道:“难。只能说蛮荒大祖的那个开山大弟子,肯定会在。至于道号新妆的那位,更大可能性,是跑去跟阿良叙旧了。”

    陈平安默然。

    陆沉问道:“还是担心周密未卜先知,我们一行人会被困在某处山市?或是身陷类似处境?”

    陈平安点点头。

    陆沉疑惑道:“来这里做什么?”

    陈平安抬头望去,“就只是来这边看看。”

    收回视线,陈平安说道:“那本《丹书真迹》,我打算赠送给太平山黄庭。”

    陆沉一点就明,“书籍本身材质就好,加上一千两百多个字,都炼化了,确实可以支撑起一座罗天大醮了,拿来当护山大阵。只是师兄都送给你了,你与我说这个做什么?再说了,你们落魄山不缺此物,下宗呢?”

    “太平山是一定会在桐叶洲重建宗门的。这本书毕竟是李大哥送给我的,所以你回头帮我打声招呼,如果确实可行,我就这么办了。”

    桐叶洲太平山的道脉香火,正属于白玉京大掌教一脉法统。

    “唉,果然半点没变,还是个善财童子。行吧,小事一桩,包在我身上了。其实以大师兄的脾气,你都不用问这个。”

    陈平安眉眼柔和,“哪怕是亲近之人,该有的礼数还是得有。”

    陆沉笑了起来,大师兄还是厉害,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这般受欢迎啊。

    陆沉不由得感叹道:“人生一传舍,无处是吾乡。世间万物各有归属,哪来的什么主人,我们都只是个当铺伙计。”

    陈平安说道:“走了。”

    下一处山市,是一座大王朝京畿之地的仙家渡口。

    陈平安这副装束,倒是不至于太惹眼。

    陈平安说道:“来这边借剑。”

    太平山剑阵的阵图早就有了,只是一直缺少合适的长剑,不然以崔东山的估算,走一趟北俱芦洲的恨剑山,购置一整套品秩尚可的剑仙仿剑,大约需要八百颗谷雨钱。

    而且前提是恨剑山愿意掏光半数家底,肯定拿出那么多的仿剑。

    而这座王朝的京城大阵,就是完全放弃防御、只取攻伐的剑阵。

    陆沉如释重负,借给陆芝的那只剑盒,

    借给龙象剑宗,到底还有几分取回的可能,

    借给落魄山,不是肉包子打狗是什么。

    陆沉笑道:“借?”

    “不然?”

    陈平安疑惑道:“你之前不也说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他们将来只要去落魄山讨要,我肯定归还。”

    陆沉问道:“这就动手?”

    陈平安双手笼袖,有片刻失神。

    看门人,郑大风。

    先是给小镇看门,后来是为落魄山看门。

    这就是所谓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曾在一处古怪山巅,见过一人。”

    陆沉叹了口气,“不用怀疑了,就是那位功过不相抵的兵家初祖,那场共斩,不提也罢。”

    陈平安想了想,还是没有多问。

    福禄街李氏。青翠城,又名玉皇城,玉皇李子真清脆。

    儒家李希圣,道门周礼。那么第三人是谁?

    陆沉问道:“陈平安,你一直在追求‘无错’。那你有没有想过,谁能做到无错?当真是步步登天的修道之士吗?”

    陈平安摇头道:“是神灵。”

    ————

    老瞎子与陈清流一起站在山崖畔,一个蹲着,一个坐着,各自喝酒。

    十万大山,算是老瞎子硬生生从蛮荒天下割走的一大块地盘。

    陈清流问道:“那个托月山大祖,只差些许,未能跻身十五境,除了当年托月山一役,被陈清都三人伤到了大道根本,与这十万大山的缺失,有无关系?”

    老瞎子抬起干枯手指,挠了挠脸,“有个屁的关系,换成是你,不得与我拼命?”

    陈清流笑道:“拼命?哪怕赢了你,不又得消磨极多道行,一样无法跻身十五境。”

    老瞎子沙哑而笑,“也对。”

    陈清流问道:“那就是为周密让路了?”

    老瞎子想了想,“那倒还不至于,估摸着是跟我一样,修行资质不行,那个十五境,苦求不得。”

    陈清流抬头看了眼天。

    老瞎子说道:“鸟不拉屎的地儿,没啥可看

    的。”

    天幕悬星河。

    骨瘦如柴的老者,一身紫色长袍,绘有黑白两色的阴阳八卦图案。

    腰间所悬酒葫芦,莹光璀璨,只是里边好似归拢了一整条天上银河的瑰丽气象,相较于巅峰时期逊色多矣。

    有一位不速之客,可用存思登虚空,聚精会神以为真。仿佛仙人乘槎,斗转星移,远渡天河。

    古今之言天者一十八家,都要绕不开星象。

    青年看了眼符箓于玄,脸色淡漠道:“可喜可贺。”

    于玄揪须而笑,“救白也,差点帮倒忙,事后愧疚得不敢见人。不曾想至圣先师钦点来此修行,独占一份天运,就更愧疚难当了。”

    话是这么说,文庙议事的时候,老人与龙虎山大天师和火龙真人唠嗑的时候,可没有半点羞愧。

    于玄从袖子里摸出一壶青神山酒水,高高扬起,“来一壶?”

    青年摇摇头。

    于玄自顾自灌了一口酒水,好奇问道:“你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为何会掺和骊珠洞天的事情?”

    是说那龙窑烧造本命瓷一事。

    而这位年轻容貌的得道之人,曾是地仙之主,更有万法之祖的美誉。

    此人的修道之地之一,名为牢山,据传位于-大海中心,神灵驱之不动,仙真高不可攀,远离人间。

    山上有碑、台、涧,

    碑刻“太平寰宇斩痴顽”,炼魔台下有条深涧,名为摸钱涧。

    而那深涧之水,是雪花钱、小暑钱、谷雨钱这三种神仙钱之前,曾经通行数座天下的唯一制式钱,也就是后世金精铜钱的前身。

    此举用意,原本是为了彻底分化、打散神性,只是后来出现了不小的纰漏,经过千余年的不断替换、归拢和收缴,才转为使用如今的三种神仙钱。

    青年说道:“青童天君是我的好友,有事相求,能帮就帮。”

    于玄喝着酒,不去评价这些前尘往事。

    这位三山九侯先生,弟子当中,其中就有治所位于方柱山的青君。昔年三山的地位,还要高过如今穗山在内的浩然五嶽。

    礼圣当年的那个尝试,一个关键所在,就是专门请这位先生出山,一同制定礼仪规矩。

    还有两个不记名弟子,与白也同一个时代的道士王旻,剑修卢岳,两人在人间山上山下,都名声不显,所有事迹,只在浩然山巅流传。

    一个奉敕出海访仙,另外一个卢岳,崛起和陨落就如彗星掠空。

    这位“青年”,早年在骊珠洞天驻足过一段岁月。

    福禄街?符箓街。

    而那个不记名弟子的剑修,就出身福禄街卢氏。

    至于桃叶巷的那些桃花,就是他亲手种下的,当然是随手为之。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854/49563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1854/49563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