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怕是不能周全
    乾清宫,西暖阁。

    康熙抬手道:“起喀。”

    “…”福松应着,从地上起来,垂眼看着地上的金砖。

    康熙打量着福松,身形挺拔,眉眼清正,腰间系着黄带子,是个俊朗少年。

    在宗室子弟中,这样文武双全,不骄不躁,又当了几年差的,很是难得。

    这推广痘苗,是皇家恩典,不能由臣子牵头,宗室子弟出面比较合适。

    又怕经手的人借此邀名,就不好在皇子中选人。

    康熙就道:“这次痘疫来势汹汹,折损八旗人口数千,朕要在京城设痘苗所,日後八旗新生人口,不拘男女,周岁以後,六岁之前,除了病弱残疾之人,都要种痘。”

    福松听着,若有所悟。

    当年试行新痘苗,就是他负责,这回这痘苗所,也需要内行人盯着。

    估计是抽调自己出来凑数。

    他想到黑山,有些忐忑。

    希望是临时差事,别是长久差事。

    黑山调出贝勒府後,就归在正红旗行走,没有再回来。

    康熙接着说道:“每旗择闲散宗室四人、红带子四人,负责各旗种痘检查,你交割贝勒府差事,暂管痘苗所,总揽此事,所需房舍,从德胜门外闲置官房选用…”

    这是口谕,没有福松质疑的余地。

    可福松也没有大喇喇直接领旨,而是道:“皇上,奴才年轻,跑腿打杂还罢了,总揽此事,怕有不周全之处。”

    不说别的,只说每旗择宗室与红带子,就不是他好出头的。

    旗缺金贵,宗室缺选择余地更少。

    这一下子多了六十四个缺,就是六十四份前程。

    哪家王府没有旁支庶房?

    到时候这人选谁说了算?

    下头当差的笔帖式与拜唐阿择选,交给吏部考试就行。

    如何考试,如何选用,朝廷都有章程。

    这宗室与红带子的补缺,素来也没有标准,只是按旗分配名额。

    至於这名额归属,就没有定数。

    康熙看了福松一眼,对他的谦卑很是满意。

    是个有成算的孩子,在九贝勒府当差几年,也都战战兢兢,并不以身份自傲。

    他沉吟了一下,将宗室王公想了一下,道:“简亲王为正、裕亲王世子为副,牵头此事,若有为难之处,你可报请两位做主。”

    福松这才松了口气,道:“奴才领旨。”

    说完正事儿,康熙神色和缓,对福松道:“既是宗亲,不必太拘谨。”

    福松是开国四大贝勒的阿敏的玄孙,论起辈分来,是康熙的族侄孙。

    福松带了几分激动跟腼腆,轻声道:“皇上面前,奴才惶恐,不敢放肆。”

    康熙却道:“你也辛苦了,刚成亲就遭遇痘疫,许久没回家了吧?”

    福松老实回答,道:“打十月初一开始,有一个半月了…”

    康熙想起了福松之妻是张氏女,有些怀念老臣,道:“听说你今年夏天去桐城了,张大人的居乡日子如何?”

    福松斟酌着说道:“张大人修了园子,扩大了家塾,自己也偶尔给家塾中的学生讲学,地方士绅,不少人惦记将子弟送到张家私塾,不过张大人言精力不济,限定人数,只收了族中跟姻亲子弟。”

    关於张英的消息,康熙也知晓一二。

    他想起了江南士人联络有亲,结以乡党,在官场之上也互为臂膀,沉吟道:“听说张英接回了出嫁的女儿,为人诟病,可有此事?”

    出嫁从夫,没有出嫁还从父的。

    若是守寡还罢了,孤儿寡母依附娘家。

    可是张家女并没有守寡,出嫁多年後,还被父母接到娘家,安置在身边,不符合世情。

    福松听不出康熙是喜也恼,也不敢带了自己好恶,只平铺直述道:“张家三姑爷迂腐,屡试不第,不能支撑门户,日子过的窘迫,张大人回乡後修园子时,就给三姨单修了一座小楼,命她阖家居住,如今三姨的长子,也由张大人指点功课,过两年就能下场参加童子试。”

    康熙轻哼了一声,道:“你岳父早年最是爱惜名声,生怕被乡人挑剔富贵不义,儿女亲事多是旧姻,这会儿倒是慈父之心…”

    福松不好跟着点评长辈,只能默默。

    康熙想起张英出仕三十多年,自己亲自提拔,过去的那点不自在就散了。

    等到明年南巡,倒是可以给张英恩典,命张英来朝…

    福松从乾清宫出来,没有耽搁,直接回九贝勒府。

    九阿哥得了消息,晓得福松从宫回来,再次到了前院。

    等到听福松说了缘故,九阿哥察觉到不对劲,道:“这听着不像是临时差事,倒像是长差…”

    福松点头道:“应该是如此,想要给八旗新生儿普及痘苗,总要三、五年工夫,这司仪长,九爷再推人吧。”

    九阿哥道:“这个倒不用费心,曹顺提上来就行,原本就是给你当副手的。”

    福松道:“府这些人,曹顺行事,确实比旁人更周全些。”

    九阿哥道:“这痘苗衙门是新设的,掌印几品,你的品级升了没有?”

    福松:“…”

    九阿哥见他神色,抽气道:“不会吧,汗阿玛没提品级?你也不问问?”

    福松稍加思量,道:“估计是正四品衙门,或是从三品衙门。”

    他这个年岁,正四品已经不算低了,没有冒然升高位的道理。

    况且这个衙门小,除了各旗闲散宗室跟红带子之外,再安排差不多的笔帖式、拜唐阿打杂,也就是百十来号人。

    九阿哥道:“那是挂在户部下,还是挂在步军都统衙门下?”

    福松摇头道:“皇上没提,应该是单设的,由简亲王与裕亲王世子总理,下头是我负责具体差事,每旗另择闲散宗室与红带子各四人。”

    九阿哥听着这个人手配置,道:“那也不是挂在宗人府了,如此也好,上面少了好几重婆婆…”

    简亲王雅尔江阿虽性子傲,可跟福松是同门宗室,论起来还是宗室的从堂叔。

    裕亲王世子年岁跟福松相仿,是个性子温和的人。

    “这两人都不错,不是那种倚老卖老的老头子,跟贝勒府关系也不错,不管是看在爷跟福晋的面子,还是其他,都不会为难你…”

    福松也晓得这回的差事不错,拱手道:“还是要感谢九爷,要不是当年将牛痘之事交给了我,也不会有今日後续。”

    九阿哥摆手道:“都是家人,说这外道话做什?”

    也是福松争气,到哪都拿得出手,才入了皇父的眼。

    最近几年,皇父越来越喜欢文武双全的晚辈。

    这样想着,九阿哥也心微酸,跟福松道:“过几年丰生跟阿克丹开蒙,你好好教导教导弓箭,若是他们能青出於蓝,就更好了。”

    福松郑重道:“一定尽心教导。”

    他从没有前程的除宗籍的子弟,走到今日,一半是因都统府的教养之恩,一半则是九阿哥夫妻的提挈之情。

    养恩要报,提挈之恩也要报。

    九阿哥道:“既是汗阿玛都安排了,就别耽搁了,去吏部交了差事吧!”

    趁着痘疫还没有过去,这会儿推行强制种痘,阻力最小。

    福松面上带了不舍,好一会儿道:“那後头的院子什时候腾?”

    九阿哥想了想,道:“年後你们要分家,就别过来了,直接收拾新宅,搬到新宅去。”

    福松有些感伤,道:“到时候离姐姐跟姐夫就远了。”

    九阿哥道:“屁话!你卸了差事,就不是爷跟福晋的兄弟了?只是公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008/6567036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008/65670364.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