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我的诡异人生 > 第1324章 赤德社稷体魄
    “贫僧自请探查大雁塔内究竟,以正视听!

    请陛下准运贫僧探查大雁塔内有无‘鬼祟’之影迹,贫僧必定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此时,又一僧侣向玄宗皇帝拜倒,声音铿锵有力地道。

    此僧先前代表‘禅宗’参与‘天下斗法大会’,法名‘空景’,系北禅宗中有名的高僧大德。

    玄宗皇帝扫了眼跪倒在地上的白发老僧,却未有言语。

    则天大成圣后与佛门瓜葛颇深,如今大雁塔又与吐蕃本生厉诡产生了勾连——这般情况下,玄宗皇帝再如何大度,也不可能令这些僧侣自查大雁塔内中情况,他对这些和尚不放心!

    此时,亦不必圣人开口拒绝那跪倒在地的空景,道门羽士之中,已有‘众妙宗’的高道走出队列,向圣人躬身行礼,而后道:“大雁塔本是佛门浮屠,若由佛门自行纠察,小道实在担心他们不会徇私舞弊,遮瞒大雁塔之中真相,是以,小道斗胆,请圣人降旨,令小道担负纠察大雁塔中究竟之责,小道必定全力以赴,不负圣人所托!”

    又一僧见那众妙宗的高道出声言语,跟着肃声道:“大汉道士今欲何为?!”

    那僧此般言语一出,先前俱有些跃跃欲试的群道,各自沉默了下去。‘金刀之谶’今与仙门羽士关系密切,今下巧之又巧的乃是金刀之谶与弥勒下生又相互勾连了起来——这些道士反而也难从此事之中避嫌了。

    玄宗皇帝看着两方争执,他神色没有甚么变化,将目光投向了场中唯一那位既不在佛门之列,亦非仙门羽士的青年人苏午:“今次探查大雁塔之事,便由阁下主持如何?”

    圣人此言一出,群道诸僧纷纷将目光投向苏午,诸僧道眼中深有忌惮。

    苏午想了想,点头道:“可以。”

    大雁塔中,确实隐秘诸多。

    那所谓‘弥勒内院’真实究竟,他当下尤未探明。

    先前于弥勒内院之中显现的女相,是否与‘则天大成皇帝’有所关联,苏午未曾见过则天大成皇帝的画像,当下亦不敢断言。

    但那朵与鲁母牵连极深的十二品莲花落在大雁塔顶…如此,不论玄宗皇帝是否应允,苏午都是要重探大雁塔,将大雁塔翻个底朝天的,今有圣旨,行事反倒更方便许多。

    “既然如此,朕就着你主理…”圣人缓声言语,话未落地,那鸡皮鹤发的老道士‘王据’即走出队列,向玄宗皇帝躬身行礼。

    而后道:“陛下,此人根脚未明,究竟修为如何,尚且不能确定。

    如今却不能草率令其主理搜查大雁塔之事——至少须要探看其能力如何以后,才好做出绝断。

    今下便指其主理某事,万一其能力不足,反而贻笑大方…”

    玄宗皇帝闻言,一时似有些迟疑,将目光看向苏午。

    苏午对此不以为意。

    这名作王据的老道确实善于探查圣意——王据今下实在是把玄宗皇帝那些不便说出口的话替其说了出来,玄宗皇帝当下反应,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倒也怪不得这王据道士明明已如此老迈,还能常伴玄宗皇帝左右。

    诸僧更不希望此下有陌生人掺和进探查大雁塔之事,将局面往更不可控的方向去引导,是以群僧纷纷出声附和王据所言。

    “王据所言,实为老成之言!”

    “陛下三思啊!”

    “此人虽自称有数百载寿元,常在山中修行——但仅只此寥寥数语,却难辨真假,更不能分辨其修行如何…若其万一是与那吐蕃和尚串通好的,令其主理探查大雁塔之事,怕是滑天下之大稽!”

    玄宗皇帝乐见当下场面,但他面上却不作表露,只是拧着眉毛,一摊手道:“既然如此,你等以为应当如何?”

    圣人话音一落,王据老道跟着就道:“请陛下设题目,准允我等与这位小友斗法!

    唯有斗过一场,方能辨明双方修为如何。

    方能看出,这位小友究竟是不是有真本领!”

    “对,斗法可矣!

    不若令斗法最终胜出一方,作为主理探查大雁塔之事的一方…”法智眼光一亮,跟在王据老道之后,向圣人开口说道。

    圣人瞥了他一眼,转而看向苏午:“阁下与佛道二门斗法一场如何?”

    他似是在与苏午商量。

    其实此下局势如箭在弦上,却由不得苏午不同意。

    苏午若摇头拒绝,就已相当于斗法失败了,放弃了此后的所有主导权,更不可能名列‘玄门榜’上了!

    “也好。

    可助我打开局面。”苏午点头答允。

    玄宗皇帝每一步都在拿他作棋子,设下种种棋局,但他何尝不是在‘以静制动’,主动做这棋子呢?

    只是有时,执棋子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棋士,那落在棋盘上的棋子,亦并不一定就没有自主行动的能力——只不过是玄宗皇帝每一步设局,都正好搔在苏午痒处,恰好为苏午所需。

    诚如苏午所言,他当下确需打开局面。

    不论是当下宫中的诸派羽士,还是佛门弟子,要与他斗法,正可以被他用来打开局面!

    他直言不讳。

    诸僧群道闻言,未免神色阴沉,更觉得这青年人性情狂悖,言辞讨厌。

    李隆基深深看了苏午一眼,他今下倒真有些喜欢这位不知出身的青年人了,为帝王者,最喜欢用起来顺手,又无朋党的孤臣。

    “今凉州、雍州诸地,连月大旱,不见滴雨。

    此似是天灾,但据不良人之查探,又疑此诸地有厉诡作祟,以致大旱,百姓流离失所,沦亡众多。

    便以此为题,能令两地降下大雨者,记一筹。

    能从两地寻索出大旱之根源者,记一筹。

    能解决那大旱之根源者,记二筹。

    三日之内,须见分晓。”玄宗皇帝开声道,“明日朝议过后,玄门榜张贴于天下各地。

    而三日之后,玄门榜更新一回。

    便以此次斗法为契机,看看诸位在此次玄门榜上,能够博得哪个名次?”

    “臣等遵命!”

    “遵命!”

    “是!”

    殿堂之内,一片应诺之声。

    玄宗皇帝见此情状,龙颜大悦,赏赐苏午及诸僧道经书、法器若干,令众人各自散去。

    他并未过问那从玉中走出的丹加与卓玛尊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1533/5800778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1533/5800778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