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328章 进京
    青牙堡之前使用的火铳威力都很大。

    为了增大口径,还特地将火铳给该短了,使口径达到了惊人的15mm,整个火铳重量为10斤。

    火铳重量口径增加,也就使得火铳所需击发的弹丸也要越大。

    因此,在后金军正蓝旗侵袭的时候。

    青牙堡的火铳,在五十步外就可以打破后金战兵身上披着的铁甲,或者是内有镶嵌铁片的棉甲。

    在四十步左右,就可以击破后金军身上穿着的两层重甲,以及手上拿着的盾牌。

    如今青牙堡的火药升级改造,以细颗粒火药,取代了之前的粗颗粒火药。

    温越估摸着,若是现在的青牙堡火铳可以击发得更远,威力更大。

    百步之内,只要打中了要害,就可以击杀一切没有披甲的后金辅兵,或者是只是披了一层甲的后金战兵。

    六十五步内,便可以击穿后金战兵身上的多层重甲。

    威力和射程比之前提高了一截有余。

    后金兵的弓箭,平射射程大概八十步。

    并且只有进入六十步内,才能对披甲的明军造成伤害。

    真正可以达到箭无虚发,一箭射死一个穿盔甲的明军,后金兵必须要进入三十步内。

    他们弓箭都是硬弓,射出的箭力很大。

    可等后金兵进入三十步内,已经不知道被青牙堡火铳手射击了多少轮了。

    尤其是在装备起这射击更远的燧发火铳下,更是不可想象。

    不过,温越记得在燧发火铳被研制出来后,并没有马上大规模推广,而是又经过了许多时间的改良后,才正式流传出来。

    而且,刚才他看袁诠台击发火铳的时候,似乎要使用极大的力量,才能扣动扳机。

    温越问道:“袁科匠,你与我说说,这燧发火铳除优点外,你和我说说有多少缺点?”

    袁诠台苦笑道:“大人还真是火眼金睛,不瞒大人,这燧发火铳的确有许多缺点。”

    他接过燧发火铳,指着上面的几个地方,说道:“像这几个地方的部件非常复杂,制作颇为困难,要花许多时间细心单独打磨,不能大量制作,另外因为燧发火铳是摩擦生火,会出现很高的哑火率。”

    与其说这把燧发火铳是武器,倒不如说它是工艺品。

    他的部件都是袁诠台和罗田森两人细心打制出来的,其他工匠对此都不熟练。

    而哑火率这是一个没办法的事情,由于燧石质量大小,磨损程度,和摩擦力大小都会影响摩擦起火,这就会导致扣动板机时候会哑火。

    像后世老式转轮打火机,有时候都要连着转几下才起火。

    哑火率是必然会有的,温越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将这哑火率给降下来。

    温越问道:“这把燧发火铳的哑火率在几成?”

    袁诠台说道:“每五次击发,或有两次击发哑火。”

    五次中会有两次击发哑火,不就是有百分之四十概率哑火么?

    众人闻言,当即左右发出一片失望之声。

    哑火率这么高的燧发火铳,现在下来真是鸡肋了呀。

    如今青牙堡的火铳,在天气情况良好下,作战绝不会超过百分之十的哑火率。

    再加上改良后的火门罩,哑火率再次减少,已经不超过百分之七了。

    可哑火率这么高的燧发火铳,即便装备给军士,让众军士的火铳射击方便许多,但战场上若是射击不出来,关键时刻也只能当烧火棍使用了。

    温越没有像其他将官一样,露出失望之色。

    反而,温越对燧发火铳的未来还是很期待的。

    早期的燧发火铳,采用的是摩擦起火,的确效率不高,能不能击发全凭运气。

    可等后面逐步的改良之后,哑火率降到了百分之五后,燧发火铳才让人知道什么叫做真香。

    当然,眼下燧发火铳刚刚研制出来,可靠性远不如青牙堡现在装备的火铳,温越是不会给军士们大范围装备的。

    但温越从后世穿越过来,知道燧发枪是历史的主流,现在即便是问题再多,也要投入钱财去研制改良,哪怕耗费再多也不足为惜。

    温越可以想象,当他的所有部队都准备上了燧发火铳,那便是真正进入热兵器时代的第一步了。

    温越微笑道:“虽然这燧发火铳哑火率颇高,但你们两人做出这把燧发火铳实为难得,待会你们便去找库房官领赏吧。”

    得了夸奖,罗田森和袁诠台都是兴奋:“谢大人!”

    “你们这边还是继续研制吧,尤其是这哑火率高的问题,务必想办法解决。”

    温越认真叮嘱,罗田森、袁诠台应是。

    离开了武械厂后,温越也顺路去旁边看了一下火铳铳管的打制。

    温越吩咐的那一百多门水力钻床全部都建造完毕,现在正在忙碌地开工。

    而在这里忙活的工人数量虽然少,但打制火铳铳管却是非常的快。

    温越保守估计,现在每个月平均可以打造火铳约六百门,如果全力开工,提供足够的原料,数量可以多许多。

    但温越觉得,就现在的速度就可以了。

    如今的青牙堡火铳已经接近饱和,打造出来火铳不过也是入库,作为备用。

    并且等燧发火铳改良成功了,现有的火铳都要重新回炉再造。

    另外,除了水力钻床外。

    之前和罗田森讨论过的,用水力来打造盔甲的水力锻床也完善了。

    这是一个可喜的成果。

    古代打造盔甲非常麻烦,光是甲叶就要数百,若是复杂一点的盔甲,更是要几千甲片。

    甲片打造完毕后,又要把皮条甲钉串在一起,还要在与皮肤接触地方,包上皮革等。

    一副精良的盔甲打造起来,需要三四个工匠一个多月的时间。

    之前青牙堡的工匠坊,一个月可以打制良好的铁甲四十副。

    若是粗糙一点的,像普通军士所穿的,没有多加打磨,只是达到防御效果的简便盔甲,一个月可以打制三百多套。

    现在有了水力锻床,虽然不能代替工匠,进行包革、打磨菱角等细致工作。

    但锤炼甲片,开凿穿孔这些简单机械的步骤都可以交给水力锻床。

    这般算下来,一个月打造精良的盔甲可以七八十,普通的盔甲能上五百多套。

    有了这个效率,温越却并不想提高到这样的效率。

    很简单,没有那么多铁料了。

    石瓮堡那边的铁矿,只是一个小铁矿,在温越派了许多工人和人手后,开采效率已经达到最高。

    每个月供给熟铁五万多斤,已然吃力,再想压榨,非常难。

    想要打造数量更多的盔甲,发挥水力钻床和水力锻床的功效,还是等勘探到下一个能够稳定产出的铁矿再说吧。

    忙忙碌碌间。

    不知不觉,天启五年就要过完了。

    在天启五年的十一月底。

    温越难得要辽东,去京师一趟。

    这是因为魏忠贤的寿诞到了。

    魏忠贤这老家伙对外声称是过六十大寿,但温越怎么算,都记得这老家伙是在天启七年底,被崇祯下令捉拿自杀身亡。

    从出生年月计算,也不过五十九岁。

    现在声称过六十大寿,嗯,除了和历史记载有出入外,更大的可能还是这家伙是特地敛财的。

    为了这老家伙的寿诞,温越从开春就进行准备,除了五千两的白银外,还带上了大批大批的辽东特产,如人参、鹿茸等。

    本来这事温越就交给周点柯去办的,让他在库房里留存一些银两到年末,作为上京给魏忠贤的寿礼。

    周点柯一听是要给魏忠贤,众人背后的大佬的寿礼,直接省吃俭用准备了一万两白银。

    这好家伙。

    等温越想起这事,一听准备了上万两白银都无语了,现在中前所和青牙堡两边都缺钱的很,这上万两白银送过去面子是大,但治下百姓不活了么?

    因此,温越直接砍了一半银两,然后又朝外购买了大批的人参、鹿茸等,反正这些在辽东,根本不算多少钱。

    当然,这样做还不行。

    温越又命人从中挑选品相好的,用特制包装包装好,对外称这是几千年的人参,甚至过万的人参等等。

    如此做后,温越就数着日期等着一起去京师了。

    按法,若边关守备无命令擅离职守,是要问罪的。

    温越想要去京师,得要高第的命令下达,和高第一起前去。

    这次前去京师,他有两个目的,

    一是好奇这历史上的“九千岁”魏忠贤,以及“木匠皇帝”天启帝,到底是长什么样子。

    第二便是邀官。

    给了五千两银子,不拿点好处来能行?

    趁着阉党现在势力大,把地盘扩大点,不然等着后年崇祯上位,魏忠贤倒下,他还能去哪里得好处?

    想到这里。

    温越转身,看向身后辽东地图,注视着山海关的位置。

    今后的几年事态可不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051/5497268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051/5497268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