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26章 初战受挫
    在浩大的声势后,当日被俘的一干镶白旗将领,右统领罗欢罗等,以及两百镶白旗旗丁皆斩。

    其余被掳走的汉人百姓,令相关有司妥善安置。

    这日。

    整个京师陷入一片狂欢的海洋。

    ……

    温越三人从御花园出来,满桂和马世龙依旧面色依旧激动不已。

    今日真是他们的荣耀时刻。

    不仅当今天子亲自迎接得胜大军,还大摆宴席,每个阁臣,将军都有赏赐。

    君臣大摆宴席,好不热闹。

    而京师当中,百姓们也在狂欢。

    特别是在堆放建虏首级的西市,更是百姓如云,想要观看京观的人数众多,挤都挤不进去。

    大明太需要这场胜利了。

    军民心气太需要这场胜利激昂了。

    所以,哪怕北边还聚着不少的建虏,甚至建虏还没有进行撤离,朝廷上下就迫不及待的进行庆祝,释放这几个月以来的压抑情绪。

    并且也是趁着这个机会告诉天下,大明并没有进入乱世,大明还是有力量抵御外侵者,保护百姓的。

    相关的有功人员,该如何封赏,礼部、兵部、吏部等官员还在紧急商议。

    不过,天启帝从第二日开始,便开始召见有功的温越等人。

    又是询问之前的战况,又是勉励赏赐。

    而且,还询问着接下来的战事该如何去打。

    没错。

    关宁军献俘之后,并不能马上停下休息,而是要继续出战。

    北方聚集在宣府,延庆等地的建虏还在肆虐,必须要赶出关内。

    而这次,主战力不是关宁军了。

    傻子都知道,接下来的战斗非常简单,建虏已经没有战心,明着想要撤退。

    随便哪支明军前进袭扰一二,就能获得击溃建虏大军的功劳。

    这是抢功的机会,魏忠贤自然不会放弃。

    当即,在天启帝面前建议,关宁军远道而来,又经历了多次战斗,已经是疲惫不堪。

    这次由京营为主力,关宁军以及其他各地来的勤王大军为辅,北上驱赶建虏。

    天启帝闻言觉得不错。

    这正好让关宁大军休息一二,也可以看看京营的实力。

    于是,一番点兵点将之下。

    这次出战的主帅,本来是在朝的户部尚书袁可立,可魏忠贤认为袁可立无党无派,又和孙承宗走得近,所以便没有让袁可立领兵。

    至于孙承宗,魏忠贤更是不敢让他担任。

    本来孙承宗在军中威望就大,再让他领兵立功了,哪还能行?

    于是,也以孙承宗岁数大了,这打仗路途劳累,还是不去了为好,所以孙承宗也没有成为主帅。

    最后选来选去,选到了兵部尚书崔呈秀的身上。

    崔呈秀乃是阉党之人,早年就投靠了阉党,被魏忠贤依仗为心腹之一。

    所以就令崔呈秀领着京营,下属管着孙传庭一步,还有一部为去军中锻炼资历的许显纯。

    按理说,许显纯是锦衣卫指挥使,不属于军中派列。

    但魏忠贤在天启帝耳边吹风,说温越也是锦衣卫出身,这许显纯既然也是锦衣卫,想来让他领兵也是不凡。

    天启帝点头,便让崔呈秀为大军主帅,麾下领五万京营,一部孙传庭所部,一部许显纯所部。

    关宁军则还是以温越、满桂、马世龙三人各领一部,不过也暂时属于崔呈秀所辖。

    对于天启帝这下达的旨意。

    温越三人都没有说些什么,不过温越倒发现孙传庭面上露出些不忿之色。

    显然是看到朝廷当中乌烟瘴气,这阉党在军中插手,非常不喜。

    天启五月初六日。

    清晨。

    在盛大的出征仪式后。

    京营五万人,并关宁军一万人,还有周边赶来勤王的大军一万人,人数共七万余人,但对外号称十万人北上驱逐建虏。

    关宁军这一万人是实打实的,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

    而京营和周边过来的勤王大军,这六万多人,却是大有水分。

    其中鱼龙混杂,不仅有许多插进来夺功劳的贵胄子弟,便是真正的战兵也没有多少,大多都是辎重兵和辅兵。

    当然。

    大军开拔,行动上还是声势颇大,浩浩荡荡的。

    加上随行的大量被征集的民夫百姓,负责运送粮草辎重,队伍更是一眼看不到头,望不到边。

    坐在京师中的天启帝,对于这次出征的军队,有着极高的期望。

    希望大军能够趁着大胜后的锐气,将北边的建虏全部驱赶出关外。

    领军的新任督师崔呈秀,以及新任总兵许显纯更是踌躇满志,希望立下大功,回报魏忠贤为他们的谋划。

    出征前。

    众人已经得到了最新的情报。

    宣府、保安两地的建虏,已经押着这次劫掠的人口物资财帛等,相继从独石口撤往全宁方向,大批建虏都已出关。

    只有建虏的正红旗和镶红旗两部,依旧停留在延庆一地,作为断后部队。

    另外还有敌情所闻。

    建虏又从蒙古境内召集了大量的蒙古骑兵,人数或有两万。

    打算从喜峰口,居庸关两地入关,视情况袭扰明军,辅助建虏出关。

    所以眼下就出现了两股敌军。

    该是如何作战,是该追击撤退出关的建虏,迎击断后的正红旗和镶红旗,还是先解决正在赶来,要袭扰明军身后的的蒙古骑兵?

    京营那边几个将领商议,孙传庭给崔呈秀的建议是不必管可能袭扰的蒙古骑兵,直接共计正红旗镶白旗两部,解救被掳掠的百姓。

    然后再以逸待劳,对付身后可能过来的蒙古骑兵。

    而且按照孙传庭的看法,他们只要击败了前方的建虏,后方的蒙古人谅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再过来了。

    崔呈秀对孙传庭的看法,将信将疑,为了以防万一,他又询问了温越几人。

    温越几人给出建议,也是与孙传庭的建议不谋而合。

    既然确定了先击北面的建虏。

    众人便不再迟疑,一路上浩浩荡荡出发。

    从京师北上,多是平原,田亩沟渠许多,不适合骑兵作战。

    不过大军声势浩大,也少见有后金兵敢过来袭扰,一路上,除了碰见少许不开眼的后金哨探外,其余几乎没有什么事情。

    行军两日之后。

    大军就到达了延庆等地,一路上顺利收复了许多已经毫无一物的城池。

    就这,崔呈秀好向朝廷好一阵的报捷。

    初八傍晚。

    崔呈秀招来诸将议事。

    温越几人因为营帐扎在另一边,来得是最晚的。

    赶到中军大帐当中,里面已经满是披着各色盔甲的京营以及其他勤王大军的军官。

    帐内的气氛并不融洽。

    首先勤王将士的各营各镇的将官,来自各地,互相口音不同,装备不同,人数不同,甚至互相都有嫌隙。

    而京营那些老爷兵,仗着自己的盔甲精良,武器犀利,都是有些看不起这些说是官兵,更多像是“难民”的各地勤王将士。

    并且不仅是对于这些勤王将士,对于温越几人率领的关宁军,他们也有些看不起。

    认为不过是运气好,碰上了建虏残部,侥幸斩首了一个贼酋而已。

    当然了,面上表现出来的很少。

    毕竟温越几人的战力,是摆在那里的,这是不得不说的。

    除了大帐内各人各是瞧不起同袍外。

    还有一点就是粮草问题。

    这次出战的官兵,俨然有七万之多,还携带不少随军的杂役和辅兵。

    每日所消耗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然而,京师残破,附近更是被建虏掳掠一空,粮草直接成了问题。

    吃多的人多,粮食却那么一点。

    崔呈秀将户部拨下来的有限粮草,先是供应给京营。

    这引起了余部普遍的不满。

    像一些远道而来的勤王部队,本来因为十名急迫就没有携带多少物资,如今又没有分到多少粮草,个个不满,怨声哀悼。

    便如京营中,因粮草数量有限,也不是均匀分配的。

    许多分配粮草少的,也在大骂。

    温越的青牙军士有六千多,每日吃饭的嘴不少。

    他懂得朝廷的品性,自然是不会把粮草放在朝廷上的,不然饿肚子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青牙军随军带足了粮草,足够一月所需。

    但此时,看着大帐内的气氛。

    温越心中不免忧虑,此次出战,说是兵多将广,但人心不齐。

    恐怕遇见建虏,不会那么简单就让建虏败退逃命。

    温越在肚子思索着。

    其他将领也没有人过来打扰,每个将领各自打过招呼后就没有怎么说话,只是各自和自己的亲卫亲将窃窃私语。

    等了一会。

  &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051/6088666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051/6088666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