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56章 暗潮缓流
    在巡视过工匠坊后,皇太极的心情不错。

    然后,他又前往了城外的演武场。

    得闻皇太极到来的消息。

    正在演武场演习火炮射击的诸多汉人官员赶忙过来拜见。

    为首的一人叫做李德友。

    他领着众人跪地拜伏,恭敬不已。

    看着这些汉人官员,皇太极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都起来吧。”

    等众人起身之后,皇太极又朝旁边的王德寿问道:“火器营操练的如何了?”

    王德寿身居数职,又是管着打造火炮,又是管着操练火器营。

    听到皇太极询问。

    王德寿急忙道:“回禀大王,自从上次与明将温越的青牙军对战之后,臣就日夜想着该如何再次与其对战。

    “如今幸不辱命,在诸多同僚的协助下,已经练成了一支新火器营,军士都已颇通火器列阵战术,只需再行操练些时间,便可与温越的青牙军一战!”

    “好!”

    皇太极兴奋之色露于脸表,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我看看王爱卿,你的火器营吧。”

    “是!”

    王德寿领命。

    接着在几个汉官的传令下。

    火器营开始列阵。

    后金的汉军火器营的打扮,其实和后金和蒙古人的打扮没有什么差异。

    只不过是将后金蒙古兵手上的弓箭武器,换成了鸟铳和腰刀罢了。

    整个火器营人数在五千人左右。

    披着的都是没有镶铁的棉甲。

    而摆出来的阵型,则和青牙军几乎是一模一样。

    如何列队,如何持着武器,作战如何,命令传达等等,都和青牙军火铳兵列阵迎敌相差不大!

    见皇太极要亲自阅兵。

    火器营中的汉军都表现的异常积极。

    每个人都是挺着胸膛,用足力气呐喊响应,声势浩大。

    望着下方的火器营列阵列队,军容齐整。

    皇太极不时点头,他身后的一干旗主贝勒,也是窃窃私语,眼中露出惊惧。

    王德寿站在皇太极的身旁,弯着身子,恭敬道:“大王,去年时臣与温越的青牙军作战时,摆出了三叠阵,可那青牙军却以薄弱几层的来攻击,结果是我火器营损失惨重。

    “此战过后,臣细细想过为何会大败,又仔细研究过温越所部的阵列方法,发现青牙军摆出这般阵型,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只有将阵型拉开,才可以发挥火铳的最大威力。

    “因此,臣这大半年来训练火器营,也是按照青牙军的方法训练,只等来日再和青牙军作战,以彼之道还治彼身,绝对能让青牙军大吃一亏!”

    皇太极连连点头。

    对王德寿摆出来的军阵,以及他所说的办法,皇太极还是比较认同的。

    眼下火器营虽然还没有经历实战,但演习如此严整,想来王德寿也是下了大力气的。

    随后,王德寿与李德友又被命令演示火炮。

    在极远处竖立好靶子后。

    三十门红衣大炮以及红衣大将军炮,连续开火,声势浩大。

    望着这一幕,皇太极不由心驰神往。

    已经可以预料到,温越的青牙军在己方的火炮轰击下,仓皇逃窜的景象了。

    阅军完毕后。

    皇太极下令赏赐汉军火器营,赏赐颇丰。

    一时间,感激歌颂声络绎不绝。

    皇太极回到盛京后,招来一人,问道:“那温越在山海关可有什么动作?”

    这人跪在地上,恭敬回道:“禀告大王,在山海关的哨谍传来谍报,温越这几月在开垦屯田,剿匪分地,如往年一样,并不太大动作。”

    皇太极习惯性的眯着眼睛,继续问道:“青牙堡呢,那是温越的发家之地,其军工重厂,练兵地还有许多仓储都放在那里,可有探得什么情报?”

    这人脸上露出不安,说道:“还请大王恕罪,温越在青牙堡、中前所等地,严格实行保甲,渗透极其困难,好些个探子渗透过去后,被当地居民百姓揪出……”

    “哼!废物!”

    皇太极脸上露出怒容,却也知道这不能怪手下哨谍。

    他来回踱了几步后,说道:“尔等哨谍继续渗透,务必要将温越的本底查个清楚,相关财帛不必省着,该花费就花费,相关的邸报,收买官员等,都要进行。

    “务必将温越的一举一动,虚实事情都查个一清二楚!”

    天启七年正月。

    山海关外,一片热闹景象。

    温越的剿匪事宜在天启六年的年末结束。

    永平府的所有大小贼匪,全部受到了致命打击,许多贼匪不是早就逃窜,就是在青牙军大军到来后直接被剿灭。

    甚至连着旁边的顺天府内的贼匪也遭了殃。

    还有些盘踞十年,几十年的贼匪山寨也被青牙军剿灭。

    整个永平府内的贼匪祸患,彻底灰飞烟灭。

    而北面的建虏刚刚遭受了打击,寻常百姓都能看出来,就算青牙军保持着现在的战力人数,不再增加。

    这几年,北面的建虏也不会有南下的胆量。

    这般幸福的日子,如何不让人想着热闹一番。

    于是从正月初开始,各地就是舞龙舞凤,好不热闹。

    热闹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后。

    春耕前的准备又要开始了。

    因为新掌管了宁远、前屯卫等多处地方。

    这开垦田地的数量又要增加,各屯堡内的官员和百姓,为此都在摩拳擦掌大干一场。

    放在往年,各屯堡内的官员和百姓,哪会去想着屯田。

    这山海关北边就是建虏。

    每到秋冬季节,建虏就会南犯。

    开垦新田地不说会被建虏抢走粮食,就怕新增开垦田地的粮税都交不上。

    但是今年与以往不一样了。

    在镇国将军治下开垦田地,不仅可以免征第一年粮税,第二年第三年粮税也有减半。

    并且,还有耕牛农具租用,以及购买种子等优惠。

    一时间,许多百姓又从关内涌入关外,纷纷想要在温越的治下开垦田地,谋得未来之保障。

    对想要进入自己治下的百姓。

    温越自然是来者不拒,只要通过严格审查,都可以放入关外。

    但这对关内的官员士绅们来说,简直就是难以接受的。

    尤其是永平府内的官员士绅。

    前几年还好,由关内涌入关外的百姓虽然也有,但总体数量不多。

    可是从去年,温越携着大胜声望回归后。

    减少了建虏之患,又有开垦田地等诸多好处,他们治下的百姓越来越少,纷纷逃入山海关外。

    这让永平府治下的百姓数量骤减,已经威胁到他们官员士绅的利益了。

    明末时期,是个特殊的时期。

    上到文武百官,藩王太监,下到举人秀才,无不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各种矿山盐山资源,再不次的就是开设店铺,贩卖信息和资源。

    对这些人来说。

    偷税漏税乃是理所应当之事。

    毕竟,税收是从哪里来,还不是从他们占据的财富当中来。

    哪有自己收取自己财富的道理?

    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他们提出了多种话语来论证,自己财富就是自己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等人的“虚君论”。

    这已经有了君主立宪制的影子。

    虽然,温越对顾炎武等人抗清的行为,大家赞同,知道他们也算是忠义之士。

    但对君主立宪制在华夏实施的方法,并不认同。

    “虚君论”的基本思想,并不是后世的人民当家作主。

    而是皇帝一边去,这天下的利益苍生该给士子大夫来拿。

    有点像是“天下由皇帝和士大夫共治之”的极端。

    没错。

    这种君主立宪制是根据大明状况,所提出的,也是随着大明不断发展而出现的。

    但不意味着,它出现,就表示它是对的。

    从大明中期开始,尤其是经过了万历不管事情的那段时间。

    皇权对县乡一级的影响力,已经下到了低点。

    皇权大大削弱,各种事务已经由各级官员和士绅共同处理。

    但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国家九成以上的财富都被官员士绅占据。

    而又逢乱世,建虏崛起,各地贼匪猖獗。

    这又有财政支出的需求。

    但占据财富的官员士绅还有各商人都不愿意交税。

    那该如何是好?

    只能让暂居余下一成财富的自耕农,来负担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税收。

    所以,明国的灭亡是必然的。

    富者免税,贫者交税,国家陷入了恶性循环。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051/6182779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051/6182779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