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64章 编练新军
    看到下面众商人士绅的脸色,田国倡自然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田国倡冷笑一声道:“俗话说得不错,依法纳税乃是我等商人之责,偷税漏税乃是损害国家利益之举。

    “商科成立,有着专门监督纳税之责,若是谁不交税,反而想要闹事抗拒者,哼哼,定罚不饶!”

    商税在明清两代的时候,是最为难征纳的。

    曾有过资料,似乎是山东的某个县城,土地税连着人丁税,一年可以征银子一万五千两左右。

    可商税却一年不到一千两。

    这商税本来就征纳得少,若是做的不对,稍微损害了一些商人利益,就会被扣上“与民争利”的帽子,受到潮水一般的攻击。

    所以有关征收商税的事情。

    马溪国避而远之,不怎么参与,全权让温越做主。

    其实他私底下,对温越征收商税的事情,不以为然。

    就征收来的商税,那些个银子能有多少,能用来做何大事?

    但对温越来说。

    这商税是有必要征收的。

    不管到底能征收多少上来,他要的是让治下的商人士绅有个潜意识。

    商人士绅获得利益后,也同样是百姓,地位并不比百姓要高到哪去。

    同样的。

    温越还要清理出旧屯堡的一些田亩。

    接收了辽东之后。

    许多旧屯堡的屯田还是有主的,是属于一些军官的。

    温越并不打算抢夺他们的田亩。

    这些旧军官拥有自己的田亩可以,但必须与新军户一样按田亩的数量交纳税赋。

    从温越建设青牙堡开始,所有的军官和军户,分下田地之后,都是老老实实地交纳税赋。

    没有理由,那些旧军官之前霸占的田亩,不交粮纳税。

    让温越大觉欣慰的是。

    麾下的军官,被分下了田地之后。

    好些个军官不仅老老实实地纳税交粮,赵率教、张大春等人,都有意将自己名下的田产,归入军中田产,不需要作为额外田产。

    这几日,温越也和马溪国谈论过有关治下田亩之事。

    温越随意一嘴,提了下马兵备也可清点一下永平府内士绅田亩数量,以便征纳税赋。

    谁知马溪国直接脸吓的煞白,连连推脱,表示事情太大,需从长计议。

    永平府现在归不得温越去管。

    温越便随他任他。

    不过等他插手入永平府后,必然会对治下的士绅田亩动手的。

    ……

    看着田国倡又强调了必须纳税,他强硬的态度,不禁让下方众商人士绅想到了前些日子的残酷镇压。

    商人士绅本就苦的脸,这下子更是苦的不成样子了。

    目光不由看向坐在上首旁边的马溪国处,投以求救的目光。

    马溪国脸色没有变化,对商人们投来的目光,似乎是看不见一样。

    这寒冬刚刚才过去一点。

    温度还没回暖。

    可不知为何,下方许多人的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

    田国倡威胁之后,语气又是缓了下来:“当然了,我想诸位都是明白事理之人,不会做这偷税漏税的违法勾当。

    “而且大家来关外经营,都知道这日后是商机众多,这连年了涌入关外的百姓数量,都有五六十万之多,这消耗的米粮,油盐酱醋,棉花木料等都是个巨量数目,诸位可以想想,自己能在这里面赚上多少?

    “另外青牙军练兵,数量增加,也要大量的肉食,布匹,铁矿煤矿等。

    “与这些利益相比,商税区区小利,算得了什么?

    “再说了,等关外屯田兴盛后,几十万军民所产出来的粮食,畜牧出来的牛羊猪鸡鸭等,又该会有多少?

    “如今这世道,米粮牛羊猪鸡鸭等,就是硬通货,这其中的商机,不用我多说,大家都能自己想到吧?

    “至于安危问题,就更不用担心了,有镇国将军在,有天下一等一的青牙军在,各位不用担心匪患,放在其他地方,可有如此安稳?”

    ……

    在议会后的几天。

    温越先给了一个胡萝卜。

    将五十多个屯堡,将要打造的水车,转包给十几个商人。

    随着屯堡的建设,未来开垦田地所需要的水车,数量会更多,有可能都会超过上万。

    如此庞大的数量,光靠着青牙堡的木器厂去建造,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最后的办法,就是将建造水车的事情,转包出去。

    这才能让水车的建造速度变快。

    另外,打造水车又可以带动其他的相关产业。

    比如打造水车需要大量的木料,石料,这些有的要建设伐木厂和采石场,在里面产出,有的则要从其他地方运来。

    不仅仅是这些。

    温越的军工厂除了火药厂、火铳厂、盔甲厂等几个要害厂坊外。

    其余诸如武器厂,被服厂都可以转让出去。

    温越先让几个有意接手的商人,打造相应的样品出来,然后从中选择质量最好者,重点投单。

    而由于兵器厂和被服厂的需求,大量的铁料、棉花布匹等又被需求,再一大堆相关产业冒出。

    另外,之前温越封存了许多豪强士绅的矿业。

    除了金银等重点矿业外。

    其余诸如铁矿、铜矿、煤矿等,温越都将它们慢慢包给一些商人,每年征收矿税。

    而且产出来的矿产,温越有优先购买权,有着优惠。

    当然。

    矿产不像其他行业,不能全部都商人包卖包买。

    财政局下的商科直接管辖。

    对于这些矿业的售卖有着不少规定。

    不过即便这样,但也有商人赚的,且稳赚不赔。

    因此,许多人都在抢着发出来的矿业名额。

    另外。

    还有许多商人,见抢不到矿业,又瞧见了青牙军大规模蓄养牲畜的成功之法。

    开始有许多商人,养殖鸡鸭,包地办起畜牧场来。

    ……

    此后几个月。

    关外一片繁忙。

    而不论是打造水车,开矿采矿,养殖畜牧,都让相关的人才需求量一下子增加不少。

    一时间。

    在山海关外和永平府内,工匠的地位快速提升,雇佣的价钱越来越高。

    至于畜牧人才,和兽医人才,也是变得珍贵起来。

    像什么马倌、牛倌、猪倌,原本地位低下的人,受到商人聘请的时候,都需要相关管家好生好言的去请。

    若是价钱不合适,还得无功而返。

    七月下。

    京师传来一个惊变。

    天启帝驾崩了。

    驾崩的时间,比历史上记载的晚了几天。

    而新帝为天启帝的弟弟,朱由检。

    便是崇祯帝了。

    今年的国号,依旧是天启七年。

    明年才是崇祯的国号。

    这番突然的变动,让大明上下暗潮流动不止。

    许多人暗自欣喜,许多人暗自忧虑,许多人担心受怕不止。

    可不管别的地方如何。

    温越得知消息后,只是叹息一声,便没有放在心上了。

    他叹息的,也只是为天启帝年纪轻轻就驾崩,而感到惋惜。

    要说,这五六年来。

    天启帝对他还是不错的,从一开始就给了在辽东的便宜行事之权,让他们少了许多钳制。

    去年更是让他暂代辽东经略,掌管整个关外。

    如此恩德,温越心中有着感动。

    但温越并不认为,天启帝乃是个明君,光是他信任魏忠贤这点,就能算得上昏庸了。

    而崇祯帝么。

    算不上英明,但也说不上是昏庸。

    虽然有着刚愎自用、急躁多疑等性格缺陷,对明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究其原因,还是太想证明自己,太想拯救大明了。

    而和崇祯这种皇帝打交道。

    温越就不能无法和天启帝那样你融我洽。

    对崇祯帝,是需要敬而远之了。

    而今明两年。

    崇祯继位后,要对着阉党下手。

    这个时间,正是不断壮大自己,最后让他不敢朝自己动手的时候。

    ……

    八月上。

    民政局李昌荼拿出了一个有关关外未来数年的治理方案。

    经过幕府讨论后,上报温越。

    温越看过后,觉得可行,便批准实行。

    于是,很快。

    将军府贴出一纸告示。

    专门成立了一家官粮商铺,以市场价朝百姓们收购余粮。

    若是出现了粮荒情况。

    官府将会平价出售粮食,用来解决粮食的价格。

    而且,将军府还发出告示,规定各军户存粮不得超过一年,违者要受到处罚,这是以免军户囤粮导致物价不稳。

    同样,为了防止有人恶意抢粮。

    民政局又打算推行一种票据,只有持有这种票据,才能向官店购买粮食。

    镇国将军将这种票据称为“粮票”。

    至于粮票如何分配,民政局和幕府之间还在商议。

    其实,推出这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051/6267001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051/6267001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