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隆万盛世 > 371实战测试
    也没什么好看的,四周都是一马平川。」

    刘汉和俞大猷已经到了安银堡,先是在军堡周围转了转,发现这里地形全都是平坦的草原,没有可供利用的地方,随即就打马进了堡内。

    此刻,两人踏足军堡废弃的城墙上,四处眺望后略有些失望。

    远远的看上去,军堡的城墙好像很完好,可是近了才发现,整个军堡城墙坍塌处就有十余处,可以说就是个四处漏风的筛子。

    不过相对来说,有一道土墙,有比在草原上临时扎下的营盘要强一些。

    「这里只能是最后的手段了,最好还是在阵前击败俺答部追兵。」

    俞大猷沉默片刻回了刘汉一句。

    「对方大约一万人,我们八千人,不过都是精锐,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刘汉点头道。

    说完话,两人不自觉就朝着东方望过去。

    快中午的时候,北面出现了长长的队伍,那是明军的大队人马已经赶到了安银堡,很快就有亲兵迎了上去。

    俞大猷和刘汉自然不用去管他们,上午的时候他们已经大致分派了下部队驻扎的地方。

    运输队全部进入军堡中间的几处还算完好的院子里,其他部队也都安排了大致驻地,之后自然是埋锅造饭。

    「哒哒哒」

    东面十余匹战马飞奔而来,那是刘哈派出去监视俺答部的哨探,一次性回来这么多人,显然鞑子已经距离此地不远了。

    果然,几名夜不收进入军堡栓好马匹,就在队官的带领下登上树立这二人大旗的城墙。

    「禀报将军,敌军总数在一万三千人上下,其中一万人是鞑子骑兵,怀疑有小部分是俺答汗王庭卫队,但俺答汗应该不在队伍中,没有看到王庭大纛,可能是临时征调的万户,另有三千人可能是板升城骑兵」

    那领队的夜不收半跪在刘汉和俞大猷跟前汇报他们侦查到的敌情。

    「王庭卫队么?」

    刘汉略微惊诧一声,略作思考就对俞大猷说道:「这么看来,俺答汗还是挺重视我们的。」

    「他们什么时候能到这里?」

    俞大猷闻言微微点头,能够被选到俺答汗身边的战士,肯定都是草原上最勇勐的,战力自然不用多说,而且从俺答汗派出的人马中海油王庭卫队在其中,也可以判断出这支部队也是临时凑齐的人马。

    显然,他们的目标应该就是直接奔着几个边堡来的,就是要在长城边上截住明军。

    本来,从时间上看,留给俺答汗的时间并不充裕,可他们依然赶到了。

    「下午晚些时候就会到这里,他们在前面河口有拐弯,应该是发现我军动向了。」

    那领队急忙回答俞大猷的问道。

    「不奇怪,我们有夜不收,他们也有斥候。」

    俞大猷点点头,两军交战,敌军动向很重要,对面的领军将领不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

    即便他们派出再多的哨探,也很难完全封锁住敌方斥候的探寻。

    「他们应该会绕过安银堡,在安银堡南边扎营,防止我们南逃。」

    接着,俞大猷又开口说道。

    「你们先下去吧。」

    刘汉挥挥手,让几个哨探下去休息,随后回头对俞大猷说道:「那趁他们扎营的时候偷袭,还是今晚偷营?」

    对面的鞑子战力不会弱,这是哨探回报的信息里,刘汉能听出来的。

    如果对方只是普通的俺答部卒,他还有信心和他们一战,可在知道对方有可能是俺答汗身边的精锐后,一较高下的心思就澹了下来。

    人数比对方少五千人,战力也略占上风,野战不好打。

    「突袭很难,三五千人扎营,其他大军环伺在侧,我们一点机会也没有。」

    说到这里,俞大猷环视军堡周围广袤的草原又接着说道:「这样的地形条件,没有丝毫可以使用计谋的机会,只有正面迎战一途了。」

    话音落下后,刘汉也微微点头,不管是突袭还是偷袭,貌似在现在的战场环境下都很难实现,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正面迎战的话,我们的胜算就低了。」

    刘汉低声说了句。

    确实,人数和战力,不管怎么看,明军都不占优势,这一仗很难打。

    「未必。」

    俞大猷听到刘汉的话,却是斩钉截铁的回答道:「刘大人,我来大同的时间不短,观边军作战使用火器皆是依仗城池释放,俺答部想来也会这么以为。」

    「火器放在城头,可以让士兵放心瞄准,自然是最好的。」

    刘汉回道,「就算是佛朗机炮,也很难应对鞑子骑兵汹涌的冲击。」

    「大人忘记巡抚标营的火力了吗?」

    俞大猷却是摇头继续说道,转身看向身后城墙下密密麻麻百多驾战车,那是他设计的独轮战车,就是为了方便转向特意只使用独轮。

    「那里,可是有上百只中、小号佛朗机炮,还有大量的鸟铳。」

    俞大猷指着下面驻扎的巡抚兵营官兵对刘汉说道。

    「额」

    刘汉一时无语。

    李文进从大同巡抚衙门里拨银子给俞大猷打造战车这个事儿,他知道。

    还知道不止于此,李文进居然截留了拨给大同军使用的大量火器,直接交给自己的标营使用。

    这些火器都是头两年从京城要来的,本来应该大量拨发下去,可是兵备道的尿性,只给了一半,剩下的全部留在大同镇城里,说是作为储备军械,以后可以补充下发。

    结果,现在全部都被李文进从仓库里提走,变成了他部下的武器。

    李文进三千人的标营,居然装备了上百只中、小号佛朗机炮,还有上千支鸟铳,这完全就不是明军的标准配置方式,火器占比太高。

    这样的部队,如果只是进行演练,确实会很好看,但是一旦实战被对手突进靠上,就会全盘崩坏,因为近身战力全无。

    刘汉是绝对不会这么装备部队的,这样的部队练出来也只是样子货,守城或许还不错。

    虽然不明白俞大猷想说什么,可是刘汉还是觉察到,似乎俞大猷打算用标营为主力和俺答部交战,太狂妄了点吧。

    难道江南剿倭就是这么做的?

    官兵都装备大量火器,对着倭寇远远的就是一顿轰,如果倭寇不顾死伤冲上来了,官兵就作鸟兽散?

    好像看到不少类似的消息,也难怪南兵对上那些矮小的倭国人会束手无策,剿倭剿了这么多年还一事无成。

    想到这里,刘汉心里不免就对俞大猷有了几分轻视之心。

    当初在巡抚衙门见到俞大猷,说实话,虽然他被免职,可毕竟曾经是总兵,所以他对俞大猷还算很客气,毕竟在浙江带领南兵作战,多次参与剿叛战争,想来不会差。

    可现在看来,貌似南北两军的作战就不是一个路子的,这俞大猷虽然有许多作战经验,怕也不适合北地边镇的战法。

    他在这么想着,耳朵里就听到俞大猷的话道:「明日我带领标营为中军,请刘将军选派勇勐之将各带两千骑兵护住两翼。」

    「那不行,你这样排兵布阵,鞑子的主攻肯定就是对准中军,一旦你那里被突破,两翼都来不及救援,我们这一仗就败了。」

    刘汉来不及多想,张口就说道。

    「我用车阵在前拒敌,鞑子靠不了我身,只会被铳炮射杀当场。」

    俞大猷却是丝毫不隐藏对鞑子兵的蔑视,开口回道。

    「南边剿倭就是这么打的吗?」

    看俞大猷的表情,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刘汉迟疑着开口问出心中的疑惑。

    「只要结阵,火器威力就很大,不然朝廷近些年也不会大量制造出来装备我军。」

    俞大猷说完这话后,收回看向下方的视线,回头看着刘汉,随即他就刘汉的眼神里看出了一丝不屑。

    这年头,明军已经疏于火器的使用,实际上他最初进入明军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到了。

    但是别忘记,佛朗机炮和鸟铳都是明军在付出大量血的代价后才获得的装备,那些东西在那些佛朗机人那里就威力倍增,没道理到了明军手里就成烧火棍子。

    当年明军一开始也对夷人的装备不屑一顾,可是在与之交战后发现确实厉害,这才费尽心思搞到手进而彷制。

    对付倭寇,鸟铳还真是一件非常犀利的火器,而佛朗机炮则更多的是明军用在海战中,毕竟倭寇的战船都不怎么样,当然像碗口铳主要的武器使用也比较多。

    只是这些年,明军和夷人没有大规模交战,并不知道佛朗机炮这时候已经不再是西洋人战舰装备的主要武器,现在最强大的火炮已经是新式加农炮,也就是明末时期的红夷大炮。

    因为南方明军大量使用火器交战,所以俞大猷也积累了不少火器作战的经验,已经不再是只知道敢打敢冲的勐将。

    大同军对火器的使用,让俞大猷意识到北军在火器使用上已经大幅落后于南军,即便几年前魏广德在宣府曾经大量使用火器作战,实战效果也还不错,但是依旧没有在九边产生太大影响。

    虽然获知对面俺答部人马众多,但是有大型独轮战车充当拒马和佛朗机炮架,俞大猷感觉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明日我在中军督战,若中路被鞑子突破,请刘大人率领两翼骑兵退回这里据守,等待李大人的援兵,我率领标营断后。」

    俞大猷继续开口说道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4237452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4237452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