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隆万盛世 > 532诱饵
    确定北面远处确有火光,嘉靖皇帝并未说什么,只是拂袖下了高台。

    往永寿宫走去的路上,嘉靖皇帝忽然站定,对身后紧随的黄锦吩咐道:“速宣徐阶进宫见朕。”

    虽然此时已是深夜,可皇帝要见内阁首辅,落锁的宫门那就得打开。

    待回到永寿宫后,黄锦急忙取出金牌,叫来门外的太监吩咐道:“速去首辅大人府上,请他到西苑见驾。”

    有了这面金牌,太监才有机会出得了宫门,那太监自然晓得其中厉害,急忙接过金牌急匆匆出去了。

    等徐阶进西苑大门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近一个时辰。

    倒不是徐阶府邸距离西苑有多远,实在是太监持金牌出宫,需要惊动的内廷宦官和宫禁侍卫还真不少,少了一个人的批准,太监奉旨也出不了宫门半步。

    徐阶走在西苑里,说实话,他也是心情复杂的。

    今日西苑入直的可不是他,应该是袁炜,可不知怎么皇帝却把他宣了进来。

    而且,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也不知道陛下是否还有闲情等待着自己。

    前方两个小内侍提着灯笼疾步前行,徐阶也只好迈开步子紧随其后。

    等踏入永寿宫门的时候,徐阶也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在宫门等陛下召见的功夫,旁边有内侍拿过热毛巾给他擦擦,又喝了口温茶,这才感觉稍微好受些。

    上了年纪,从床上被叫起,又赶了这么一段路,最关键的是不知道皇帝召见到底为何,心情不由得极其忐忑。

    当一切集合在一起后,徐阶是真的感觉这个官当着真累。

    不过,这也只是感觉浑身不舒服的时候才会有此想法,要真让他退位让贤,恐怕就是另一番说辞了。

    毕竟,那可是权利啊。

    不管是为了自己享受权利带来的快乐,还是为家族某福音,他都不会轻易放弃首辅官位。

    不多时,通报的小内侍出来,把他引入大殿。

    等他进殿后发现,殿内气氛肃穆,即便是火烛将大殿照的灯火通明,压抑的气氛依旧挥之不去。

    徐阶心里微惊,大殿里除了皇帝和黄锦再无旁人,袁炜难道没有被召来?

    他今日可是入直无逸殿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臣见过陛下。”

    徐阶勉强压下惊惧的心情,躬身向御座上的嘉靖皇帝行礼。

    “爱卿平身。”

    嘉靖皇帝看着徐阶行完礼后才说道,“这么晚召爱卿进宫,朕就想知道,现在鞑子到底打到哪里?距离京城还有多远?”

    徐阶听到嘉靖皇帝问起北面战事,心中略微放松下来。

    倒不是他不担心此事,而是因为有兵部尚书给他垫背,就算自己有什么责任,那责任也没有杨博大。

    想了想,徐阶便开口说道:“下午的时候,兵部曾送来各方战报和京营探马发回的消息,目前蒙古鞑子在贼酋黄台吉率领下应该还在顺义附近骚扰地方。”

    “只是顺义吗?”

    嘉靖皇帝微微皱眉问道。

    “据报,鞑子大部是在顺义、平谷周边,小部分曾经进出怀柔、三河等地。”

    徐阶答道,随即想起前两日看到的文书,又急忙补充道:“前几日,曾有小股鞑子出现在通州附近,不过因为河道阻挡,不得寸进。”

    这些,内阁收到兵部公函后可都是第一时间送入宫中了,此时嘉靖皇帝的问话让徐阶十分纳闷。

    “难道兵部的公文出了纰漏?”

    一个可怕的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不过随即想到杨博为人,谨慎还是有的,应该不会出纰漏才对。

    】

    “朕今夜登高台见火光,此贼去京不远矣。”

    和三河县蓟辽总督杨选、蓟镇总兵孙膑掌握的情报相比,兵部显然已经发觉此次鞑子领兵首领并不是俺答汗,而是其子辛爱台吉。

    其实公文已经向各方传递,只不过此时三河尚未接到。

    徐阶此刻听到嘉靖皇帝的话,脸色就是大变。

    西苑高台上向外眺望,目视能够看多远?

    居然能够看到火光,这

    此时,徐阶脑海里得出结论,鞑子应该有人已经过了温榆河,正在逼近京师。

    该死,今日下午散衙时,他也未曾从兵部了解这个信息。

    徐阶随即惶恐道:“陛下,此事臣也不知,这就前往兵部打探清楚。”

    “去吧,令兵部谕诸军并力剿逐,若有纵敌怯战者,严惩不贷。”

    嘉靖皇帝随即开口说道。

    看着徐阶快步出了殿门,他这才起身,缓步走到殿门处向外望了望。

    说实话,一开始他对杨博还是很有信心的,可是今夜看到的火光,让他对现在的朝廷又产生了一丝忧虑。

    从高台回到永寿宫,他就叫黄锦找来这几日兵部战报,详细看过后,确认并未提到鞑子过温榆河或是白潮河,那火光哪里来的。

    只能说兵部失职,内阁也有责任。

    今日不惜劳苦把徐阶叫来,也是要给他提个醒,希望他能想通吧。

    徐阶此时已经出了永寿宫,在门前内侍的带领下又急匆匆往宫外赶,他要马上去兵部了解情况。

    他已经想明白嘉靖皇帝招呼他来的原因了,怕就是为了把他折腾一顿,让他明白现在不是安逸享受的时候。

    徐阶打定主意,今晚就在兵部找间屋子休息,要第一时间掌握敌情,还有蓟镇大军的动向。

    不过,若鞑子真的找到渡口渡过温榆河该怎么办?

    那可就直面京师了。

    徐阶想到这里不由得心情愈发烦躁起来,京营的兵是个什么样子他清楚,里面根本就没多少能打的。

    倒不是说京营就养了一群废物,其实京营里也有上万能战之士,只不过这些人大多进了京城权贵家中看家护院,还有城外农庄里。

    他们不要的,自然就是一帮老弱残兵了。

    不行,还得从孙膑手里要一支兵马驻扎在东直门外才行,防备鞑子突袭。

    当第二天太阳出来之时,徐阶已经在兵部休息一晚,回到西苑办理公务。

    此时,因为战事起缘故,内阁已经搬到西苑,所有公文都是送无逸殿办理。

    而明军蓟镇骑兵也在孙膑的带领下,想着通州疾驰而去。

    鞑子从密云南下后,骚扰的地方主要还是在怀柔以东平谷以西,以及顺义周边,通州根本就没有出现大股鞑子骑兵,当然十分安全。

    对杨选的命令,孙膑是愿意接受的。

    至于率兵从南向北攻打,肯定要执行,只不过如何操作就是另一回事儿。

    孙膑已经打定主意,现在通州休息两日,让士卒修整后再说北进之事,只希望鞑子在这两天就回去吧,宣府的前锋军应该已经过居庸关了。

    骑兵行进速度很快,三河距离通州也是不远,只是半日的功夫,大军就已经抵达通州。

    不过此时的通州城头已经戒严,孙膑只能率部在城外等待,直到通州兵备副使卢镒上了城楼后才开城门让他们进去。

    只是进城还没有休息,孙膑很快就接了一道兵部的命令。

    “分出一支人马进驻东直门。”

    此时,孙膑心里是不满的。

    自己手上不要八千人马,兵部开口就要分出两千骑兵加强京师的防守力量。

    昨日下午晚些时候,有小股鞑子过了温榆河,洗劫了周围数个村庄的消息,在昨晚就已经传入京城,徐阶也是在看到这份急报后才能安然睡下。

    战报上已经说了,过河的鞑子不过百余人,在抢掠一通后已经返回河北岸,他们只有一条船,根本无法满足大军过河的需要。

    有了给皇帝的答复,徐阶自然放下心来。

    不过,对于有鞑子意外过河一事,徐阶还是提醒了杨博一通。

    就今晚的事儿,嘉靖皇帝半夜把他召入西苑,而不是向兵部闻讯,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皇帝就是要他来督促各部,在此国难之际更应该勤勉任事。

    同时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京师城外就需要一支人马待命,一旦发现有鞑子过河就立即出击,消灭敌寇。

    于是,兵部连夜下发了这道命令。

    此刻,距离京城最近的自然就是孙膑统帅的蓟镇大军,命令下达到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六千人马,等到宣府军抵达再说吧。

    对于兵部的命令,孙膑自然不敢耽搁,当即点选出两千人,又命他们吃过午饭后就再次出发,连夜赶往京城东直门。

    到了那里,自然有兵部、京营调拨物资给他们。

    一切,似乎还在自己手中掌握着,孙膑并没有因为两千兵马被调走产生担忧。

    这样的心情,只是在第二日就荡然无存。

    当他收到杨选发来公文,让他立即率军前往三河县边境的郑官屯,解救被鞑子围攻的三河参将付津时,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刚刚从三河赶到通州,才休息一日,兵马就被分走两千人不说,现在还有一部被鞑子包围。

    当即,孙膑召来部将参将冯诏、赵秦、胡粲,游击严瞻等人商议此事。

    杨选的公文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4237468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4237468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