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隆万盛世 > 809误判
    时间悄然而过,卲方在京城也一直在活动。

    对于一个以前只是在丹阳活动的豪绅,毫无疑问最初的日子还是有些纠结的。

    毕竟来自小地方,而京城是哪里?

    天子脚下,首善之区。

    不过和在朝官员一番接触下来,他也渐渐发现,貌似所谓高不可攀的京官也就那样,和丹阳的地方官没啥区别。

    除了官威稍微重一些,一样的见钱眼开。

    只要礼物丰厚,就很快可以拉近关系。

    于是,卲方也更加如鱼得水,毕竟在老家他为乡亲打抱不平赢得很高的声誉,可得罪的人也是不少,他见官的时间也是不少,早就练就一套和官府打交道的手段。

    京城,内阁次辅陈以勤府邸一处花厅,此时这里已经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席,围桌而坐的虽只有三人,可他们却是可以当朝政局的大人物。

    毫无疑问,今日陈以勤设宴只邀请了殷士谵和魏广德。

    “来,先满饮此杯,至于善贷问什么事儿,相信你们多多少少也有所耳闻。

    时辰尚早,不急,先把酒喝了,再慢慢说。”

    陈以勤端起酒杯冲殷士谵和魏广德敬了敬,看到他们也端起身前酒杯后这才抬手把酒杯放到嘴边,袖袍遮面一饮而尽。

    殷士谵和魏广德也有样学样,都是喝尽杯中酒。

    其实对于这时代文人墨客、风流雅士的流行着装-道袍,魏广德并不怎么喜欢,在家里他还是喜欢穿窄袖的衣服。

    只不过去内阁要穿官服,而平时在外赴宴也只能按照大家的衣着标准,穿上宽袖的道袍这种常服出席。

    道袍在后世其实指两类衣服,一种是是道教服饰。

    道教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以上服装,均取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

    又取直领,以示潇散。

    道教道袍承传有序从未断代为道袍之正宗。

    不过魏广德可不是道士,这时代文人穿着是汉服道袍,是一种相传由周武王亲自定制的服饰“褶”。

    褶在明代演变为道袍,是明代男子居家时的外衣,也可作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后在清初“剃发易服”的政策下消亡。

    其特点是直领,大襟,两侧开衩,有暗摆,为汉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服饰之一。

    道袍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领镶嵌有白色的护领,两侧开衩,接有暗摆,暗摆打三个褶或不打褶,以系带系结,穿着时可配丝绦、布制细腰带或大带。

    道袍在明朝总的演变趋势主要就是两袖不断增宽,大而长的袖子受到人们的青睐,到明末,袍服的“大袖子”发展到有些夸张的地步。

    成语衣袂飘飘,衣是衣服的意思,袂是袖子的意思,衣袂飘飘的意思就是行进间衣、袖随风飘摆,有出尘之态。

    一杯酒下肚,三人又拿起筷子夹了几口菜,都是浅尝辄止。

    宴会,特别是有重要事情要商议的宴会,吃饱饭一般是不可能的,只是尝个味,主要还是说事情。

    “最近京城来了个丹阳商人叫做卲方,在朝野上下游走,结识了许多官员,不知你们是否听闻过?”

    陈以勤开口问道。

    魏广德没开口,但微微点头。

    卲方来京城是以经商的名义开的路引,商人到了京城,作为和这一群体联系比较紧密的魏广德,当然会知道这个人。

    至于原因,则是因为虽然自称商人,可是对于经商一道貌似一窍不通,倒是喜欢巴结权贵,到处砸银子结识在朝官员。

    这么反常的举动,自然会让京城各大商行掌柜的侧面,不免都会多看一眼。

    “我听人说起过,出手很大方阔绰,不知道做什么生意,但喜欢褒贬朝政。”

    殷士谵闻言笑道,“估计是哪家派到京城来谋官的吧,不过太高调了点,呵呵”

    “看来正甫那边已经有人和他走动上了?”

    陈以勤笑道。

    “是啊,吏部下面一个郎中和他接触过几次,和我提过此事,只是还不能确定是否真是新郑派来的。”

    殷士谵开口说道,“一个是丹阳人,一个在新郑,还真看不出怎么搅和在一块去的。”

    “我找你们来此就是说这事儿,他应该是肃卿派来的,或许是为了试探现在朝中对他的态度,毕竟他的老冤家徐阁老已经致仕一年有余,他起了这个心思也不奇怪。”

    陈以勤一脸严肃说道。

    “正甫兄说人家高调,殊不知这正是高明的地方。”

    魏广德却是笑笑,随口说道。

    “确实不好动他。”

    殷士谵也是尴尬一笑,刚才只是随口一说,确实口误了。

    若人真是高拱派来试探的,高调才是王道,摆在明面上,让他们这些人都不好用出什么手段。

    要是偷偷摸摸的进行,其实还更好处理一点。

    “从他和那些人交谈的话语还有行事手段看,他是那人派来的无疑。”

    陈以勤开口说道。

    听到陈以勤的话,魏广德和殷士谵也收起笑容严肃起来。

    他们当然明白其中的厉害,也知道陈以勤叫他们来喝酒的缘故,自然是商议他们对此事的态度。

    “正甫,你怎么看待此事?”

    陈以勤看了眼两人,随即就问道。

    殷士谵想想才说道:“派人盯住他,对他联系的官员进行一些警告,甚至可以考虑把人抓起来,核查他路引。

    据我听到的消息,这个叫卲方的可不像他路引上说的,是个商人。”

    殷士谵明显表达了一丝担心,于是说道。

    魏广德虽然有些纳闷,一开始他的态度可是没那么郑重,可也仔细想了想对卲方能采用的手段,最后发觉其实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

    除非暗中派人威胁,明面上还真没太好的办法。

    陈以勤摇摇头,殷士谵的法子他老早就想过,但是不可行。

    若人家是暗中进行,这么做还可以,可卲方是大张旗鼓来到京城,又四处活动,对他采取行动只会招来旁人非议。

    “善贷,你怎么看?”

    采取不满意,于是又看向魏广德。

    “没什么好办法。”

    魏广德摇头苦笑,“也只能是盯人,看他接触那些官员,对他们进行一些警示。

    至于动用顺天府的力量,还是算了,影响不好。”

    魏广德的话让陈以勤眉头微皱,只是用平淡的语气说道:“你说,当初他和徐阶斗的厉害的时候,我们袖手旁观,会不会遭到他的记恨?”

    “以肃卿的为人,还真可能会?”

    殷士谵低声道:“他只会认为都是别人的错,他是被人算计了,而不会考虑到其实是他为人有差,才导致那时候大部分官员都支持徐阶。”

    魏广德闻言只是微微点头,不过他对高拱回朝这件事儿是真没放在心上,因为他只知道张居正牛逼,高拱不行。

    既然笑道最后的是张居正,那就没什么好怕的。

    想到张居正,魏广德轻笑道:“逸甫兄,正甫兄,你们其实不用太担心。”

    “为何?”

    殷士谵问道。

    “内阁中除了我们三人,可还有李首辅和张叔大。

    若是高拱回朝,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李首辅,高肃卿向来不愿屈居人下,他一旦还朝必然剑指首辅之位,那位才是更应该头疼的人。

    至于张叔大就更不必说了,他高肃卿被逼离开所为何人?

    虽然徐阁老已经致仕,可朝野公认,张叔大就是徐阁老的继任者,高肃卿要是回朝,还不把火气都往他那里撒。

    再看看六部堂官,你们觉得谁会喜欢高肃卿回来,对他们处理政务指手画脚?

    现在的朝堂,和当初驱逐他时并没有丝毫变化,除了低品级不得志官员或许会生出这种心思,其他有多少人会愿意让他回来?”

    魏广德分析了朝堂的局势,朝中的几股势力说白了自然是内阁的特殊三角关系,加上六部堂官各自形成的圈子。

    魏广德思来想去,都不认为会有人乐意看到高拱回归,所以他即便知道此事,也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而且,魏广德还想到内廷。

    以魏广德对隆庆皇帝的了解,若是高拱回朝,对他们这个圈子打击可谓沉重,可是高拱对皇帝的影响太大,无疑这会严重影响到另一伙人的利益,那就是腾祥、孟冲这些宦官。

    当初倒高拱的时候,李芳在内廷话语权很重,所以当时倒高拱的势力主要来自朝堂。

    离开容易回来难,李芳已经不在,内廷宦官也不会希望高拱回来,这对他们来说威胁太大的了。

    由此可以看出来,能够接触到皇帝的高官权贵,其实都不希望高拱回朝,他拿什么来斗?

    陈以勤听着魏广德的话微微点头,这点他有想到,只是生性谨慎的他还是把人召集起来商议,希望集思广益,想办法彻底杜绝高拱回朝的可能。

    不过殷士谵此时则是拍手叫好道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4881465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4881465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