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隆万盛世 > 985三屯营
    “魏阁老所说,难道是辽东?”

    听到魏广德的回答,戚继光下意识说道,说完才觉得失言,立马闭嘴。

    见戚继光一下子拘谨起来,魏广德笑道:“怎么,可有什么不便之处?”

    “没有没有。”

    戚继光急忙否认道,“只要朝廷下旨,末将自然尽力而为。”

    “知道成化犁廷吧,这次派你去,就是要做这个事儿。”

    成化犁廷很是残忍,魏广德于是提前说出了,让他好有个心理准备。

    只不过魏广德毕竟不是军人,虽然上过两次战场,但其实都在打酱油,根本没炼到杀人不眨眼的程度。

    而戚继光是谁?

    当初在浙江、福建、广东打倭寇,死在他手下的亡魂不知道有多少。

    再残忍的事儿,他在江南剿倭的时候都已经见过了,早就练出一副铁石心肠。

    成化犁廷他听说过,不过在他看来,大小不过就是把敌人杀掉。

    杀人,当兵的要不会杀人还当个屁的兵,所以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他这个时候想到的,其实还是他带着蓟镇兵马跑到辽东,那边的将官能乐意?

    这不是明摆着抢功劳吗?

    看到戚继光没回话,魏广德看了一眼,见他在思考,也没打搅。

    过了一小会儿,戚继光终于是反应过来了,两位大人还在这里,貌似有些失礼,于是急忙找补。

    “魏阁老、谭大人,刚才末将失礼了。”

    “呵呵,看你在想事儿,就没叫你,现在想明白没有?有什么问题现在就可以问出来。”

    魏广德倒是不以为意,随口说道。

    “只要是朝廷的旨意,末将一定全力完成,只是人马到了辽东那边”

    戚继光起了个头,但还是没有详细说出来。

    关键这个话不好说。

    都是朝廷的官军,按说不该分什么彼此。

    但是呢,功劳就那么多,你得了别人就少了,为了功劳,对于外镇来的兵马,肯定是看不上眼的。

    现在的辽东还不是明末那会儿,辽东兵马对抗女真显得不足,需要从关内抽调大量的客兵支援。

    其实,就算是那个时候,辽东的主军还是看不起客军的,可以说把最危险的任务都交给客军,让他们去送死。

    战败后,责任大多也是扣到他们头上。

    反正功劳是辽东军打出来的,失败则是客军犯下的。

    人死了,都不能留个好名。

    “你们去辽东,也不用担心什么。”

    魏广德看看谭纶,这才对戚继光说道:“届时朝中会派出侍郎坐镇,主将用现任辽东总兵官李成梁,你是副将。

    李成梁那边,会有张巡抚跟着过去,他李成梁不敢搞出什么乱子。

    本来我最担心的不是你们和辽东军的关系,而是战时蓟镇军马的粮草辎重难题。

    前两日你打算组建辎重营倒是刚好解决这个烦恼,这段时间你尽快把架子搭起来,需要的骡马、大车,兵部会尽数拨给蓟镇。

    我现在惟一担心的就是,蓟镇兵马适不适应辽东地形。

    那里地形复杂,既有平原又有山地。

    你练的人马,能不能在那样环境下战而胜之,所以我就来了。”

    “请魏阁老放心,末将练的兵,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地,都有作战之法。”

    戚继光听到魏广德这么说,当即抱拳急道。

    开玩笑,魏广德的话不就是明摆着对他的兵有顾虑吗?

    这不能够。

    “你练的车营、骑营和步营,应该说擅长军阵杀敌,军阵,自然是平原交战比较合适。

    可是这次要打的地方,要么如江南水网纵横,要么就是山地,骑营还好说,可是车营如何发挥出战力?”

    魏广德开口问道。

    “魏阁老有所不知,山地战,车营除了守营外确实用处不大,而骑营和步营却是大有用处。

    至于如何使用,这得看战场地形,倒是不好详细说明。

    若是阁老担心,关外就有山地,末将可带步营和骑营演练给阁老一观。”

    戚继光急忙说道。

    好吧,说别的,他不敢拍着胸脯保证什么,可要说带兵打仗,他戚继光还真没怕过。

    当然,这带的得是他带过的兵。

    在浙江时,他最初带着卫所兵剿倭,喊冲杀时卫所兵皆畏惧不前,差点把他卖给了倭寇,这个教训太大,现在的戚继光是时刻不敢忘。

    魏广德闻言,也只是笑笑,说道:“这个不急,明日先看看军卒训练。”

    这会儿太阳也要下山了,三人自然不可能留在军营过夜,一起骑着马出了军营回了三屯营里的总兵府。

    后世的迁西县三屯营镇在明代时就已经是蓟州镇府驻地,因明初此地有三百屯田军户而得名,原名三屯忠义卫。

    明天顺二年,蓟镇总兵胡庸群修筑城池,并将蓟镇府迁至三屯营。

    既然是镇府驻地,该有的城防自然也是有的。

    从天顺年间开始,三屯营就从原来卫所兵的土围子很快就改成成了营堡。

    之后随着边防压力越来越大,三屯营的驻军也越来越多,到现在的三屯营不仅在城外有占地巨大的军营,就算是镇堡也被扩大了数倍。

    现在的三屯营城墙墙高三丈,周围七、八里,设三个正门,名为南景忠、东宾日和西巩京门及两个便门,分别是小东门和小西门。

    城上建有五座角楼、九座敌台和两处水关,城北无门,城台上建有紫极宫,极为壮丽,蓟镇镇府雄居正中,钟鼓二楼巍然屹立。

    魏广德进了三屯营后,没有直接进城,而是骑马上了城门边的马道上到城墙上。

    后世的三屯营早就破败,虽然时不时有挖掘出明代古遗址的消息见诸报端,但是毕竟已经荒废了。

    这次魏广德直接上到城墙,也是想要好好看看这座城堡的全貌。

    顺着城墙往前走,不时朝城内城外看看,戚继光有点明白魏广德的意思,于是不断向他讲解城里的布置。

    “中间那个就是你的镇府?”

    魏广德指着远处建筑问道。

    “是的,魏阁老。”

    戚继光答道。

    “那广场还真是大,能集结多少人马?”

    镇府门前有个巨大的广场,不仅让整座镇府看起来更加气派,还有聚兵的作用。

    “可聚千人。”

    戚继光答道,“我刚来的时候广场没那么大,不过考虑到快速出兵,所以把周围一些房屋拆掉,扩大了广场面积。

    又把三条道路拓宽,这样在此地集合兵马后,可以快速派遣到东南西三个方向。”

    魏广德看着镇府门前“t”字形街道,旋即点点头。

    三屯营里的镇府位于镇堡中心,周围道路密布,确实可以快速调兵遣将。

    “镇抚前面左右分别驻防的是车营和骑营,靠近城墙的营房是步营”

    戚继光继续给魏广德介绍城中营房分配,魏广德不断点头。

    “平时人都住在堡内,不过每月都会把人带出去一趟,在外面扎营住上几日,让士卒们习惯野外扎营。”

    戚继光又说道。

    “不错,若是都住在堡内,早晚人都养废了。”

    魏广德称赞道。

    后世的军队不也要时不时拉出去拉练,都是在荒郊野外驻扎,就是怕把兵养好了,以后拉不出去。

    后世还有诸多科技手段可以弥补侦查敌情可能出现在疏漏,带了古代,虽然也会放出去许多探马,可是也一样不能保证没有疏忽。

    所以扎营就是非常重要的事儿,营盘外面不仅要放一圈栅栏,还会挖许多壕沟、陷阱,防备被敌人偷营。

    军营里的帐篷搭建也是非常讲究,不仅营内通道用帐篷阻隔,搞成七弯八拐,还要适当留出空地保证士卒有地方集结。

    当然,这种扎营盘的方法也就是汉人的军队才用,向蒙古人的营寨就不会这样,只会搭个简单的营栅栏,隔一段距离打一根木桩,栓上一条狗。

    为了保证蒙古骑兵能够随时出动,营内道路也是笔直,可以放骑兵出动时有空间加快马速。

    简易低矮的栅栏,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放倒,这样就不会影响骑兵从任意方向冲出军营。

    栅栏外面自然也不会挖掘战壕、陷阱一类的东西,不然敌人没有防住,倒是把自己困死在营盘里。

    围着三屯营转了半圈,最后走到紫极宫。

    建造紫极宫,其实就是为了便于总兵官指挥战斗,所以这里是三屯营最高的建筑。

    北面不设城墙,也是因为大明的威胁大多来自北面,所以处于战备考虑,就只在三面建造城墙。

    魏广德和谭纶直接上了这里,整个城内布置一览无余。

    谭纶很熟悉这里,毕竟他担任过蓟辽总督,虽然不是驻防这里,可是那时候也没少来三屯营。

    也就是魏广德初来乍到,才会感到稀奇。

    “魏阁老、谭大人,其实早些天我就想上奏,现今城里空间狭小,已经不方便军士驻扎,所以”

    戚继光这时候有点吞吞吐吐的说了半句,就戛然而止。

    “怎么,你还想扩城?”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6289965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48870/6289965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