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都市言情 > 超神级学霸 > 第216章 最讲信用的乔泽
    各人有各人的烦恼。

    徐大江在想着如何制定规划,能跟得上学院的发展节奏时,李建高同样很苦恼。

    各种自荐跟咨询想要报考他研究生的邮件最近太多了,多到他都没时间去仔细看的程度。

    这么说吧,乔泽博士毕业后,现在他一天不看邮箱,学校数学院官网导师介绍中对外公布的邮箱里未读邮件就能有上百封。

    既有咨询想要报考他的研究生有些什么要求的,也有直接发简历的,更有洋洋洒洒写上大几千字,而且言辞还颇为恳切,就差没有赌咒发誓,要用一生供奉他这个导师的。

    其中大概有一小半是今年考研成绩过线,志愿里也报了西林工大,希望能找他当导师的。

    还有今年大三、大四的学生来混个脸熟的。

    最离谱的是还有一个学生专门写信咨询问他能否接受优秀调剂生的。

    真的,信中那操作让李建高看了都觉得头皮发麻,只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脑洞简直太大了,这家伙分数的确挺高,但如果李建高接受的话,他还是愿意开始调剂申请…

    关键是西林工大有调剂名额吗?

    好吧,李建高终于明白为什么他考研的时候,当时给导师发消息,收到的都是模版式回复了。

    这要让他每封信都认真读完,然后再一封封回复,那每天真的啥事都不用干。光守着邮箱都能让他心力憔悴了。

    最可气的是,最近百分之八十的来信都信誓旦旦的表示希望来他这里学习超螺旋代数跟超越几何学。

    虽然李建高很清楚,能有这么多人想要报考他的研究生,大都是看中了乔泽的这条大腿,但直接这么说明的确有些过分了。

    但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止在这些学生自发来信。

    乔泽博士毕业之后,之前跟京城两位大佬关于超螺旋代数研究所招考的报名工作结束,他也把微信换了回来。一众还不容易联系上他的老朋友们,现在特别热衷于帮他介绍学生了。

    好几位高校教授都给他打来电话,探他的口风,打算把自家优秀研究生推荐给他读博。

    基本上他只要点头,对面就写推荐信。

    万万没想到啊,研究所需要考试,这帮人就把主意打到了博士生这里。

    江大的张春雷更是把话聊的很明白。

    希望李建高能帮他個忙,接收他一个研究生。学院跟这个叫王宇的学生已经签好了协议,去西林去系统学习超螺旋空间代数跟超越几何学。

    如果这个叫王宇的学生能顺利从西林工大毕业,要回江大当十年的教授,专门负责帮江大培养能够教授这两个数学新理论的研究生。总之有那么点定向委培博士的味道了。

    但这种定向委培博士也占导师的名额,所以便提前跟李建高打了招呼。

    没办法,资源稀缺。

    换个别的导师,张春雷怕去了西林工大连乔泽的面都见不到。想修这个方向,都找不到人教。

    拜在李建高门下,咋说也是个师兄弟关系,乔泽看在不能让师弟晦了自家师门招牌的份儿上,平日里应该也会照看着点,提点几句,对学业有所要求。

    更别提背靠着专门的研究所,未来如果出了最新的成果,肯定能最先知道。

    这样三、五年后,起码在最新的数学研究方向上,不会掉队。

    很多人吐槽大学教育教材老旧,学不到最新的东西,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其实归根结底无外乎那两个原因,没钱,没人。

    或者说没钱就吸引不到人才,有点本事的也想尽办法跳槽走了。

    这种情况下哪怕引入了新教材,也很难找到合适的讲师授课。

    江大显然不在此范畴之中。

    作为华夏长期稳定排名前十的综合性大学,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但高校要保持竞争力,自然也得想办法在优势学科上不能落后太多。

    所以想给自家学生写推荐信的人很多。

    李建高也算是感受到了当红教授的烦恼。

    别说自招学生了,光是想直接塞给他的定向委培博士生都快招架不住了。

    压力山大。

    但没办法,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道理李建高还是懂的。

    总不能只享受好处不承担义务。

    虽然知道这些人都是冲着乔泽才找上的他,但也只能把这压力默默担了起来。

    问题不大,无非就是得罪些人而已。

    说起来他得罪人总好过乔泽得罪人。

    实在不行他还能找徐大江当挡箭牌。

    最让李建高想不到的是,学校还在准备接下来的超螺旋研究项目考试,他还在考虑今年招哪几个学生的时候,研究所这边先来任务。

    真的,如果不是官方提醒,李建高都快忘了,他身上还挂着西林数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的身份。

    接到的通知也很简单,研究所全员又要接受涉密培训。

    但跟上次不一样的是,这次的涉密培训可不是学校里闹着玩,是直接去专门的机构学习。

    明确说了,这次培训之后,西林数研所又要挂上涉密的牌子,同时还会承接重要的研究任务。

    收到通知的时候,李建高人都有点懵。

    好嘛,这下还真是人走到哪,涉密的牌子跟到哪了。

    而且这次的涉密等级明显更高。之前汉娜还能跟团队一起做研究,但如果严格按照这次文件的要求,外籍学生已经不能随便进研究所主楼了。

    好吧,指不准又要搬家。

    又要搞超螺旋空间代数的学术研究,还要接涉密项目的话,学校给的那三层楼明显不够用了。

    事实也不出他所料,根本不需要他这个所长操心,主动去做汇报,学校便主动找了过来。

    这次来的还不是徐大江,而是学校一位今年刚刚调来学校,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左诚征。而且这位空降的校领导来的很快,李建高开学开会时才看到人事部的文件,拟任这位他为本科高校副职,下周就直接上任了。

    不过对于学校层面的人事调动,李建高其实并不太关心。

    他也没想过要在学校里担任行政职务,主要是那种他的性格不适合做这些。

    如果不是考虑到新成立的西林数学研究所谁来担任所长乔泽肯定都不会太满意的话,他连这个所长都不想当。

    那些需要他参加的会议也是能推就推。实在推不过去了,才去听一下。

    李建高并不认为这是特权,主要是让大家习惯,等乔泽担任所长了,每年会不会出门参加一次会议都是问题。像这种事情主动找上门来探讨才是正理。

    至于搬到哪,随便吧。只要在学校里就行!

    同一时间,正在准备试题的乔泽也收到了一份正式回函。

    看到这封回函他也挺意外的。

    这都过了大半个月没消息,突然回函说他的“深海幽影”计划被通过了。

    不止如此,这次还让他提交一份更详细的计划书。乔泽大概浏览了一遍,就是让他预估项目预算要多少,预计多少时间能完成整套系统的设计,还需要哪些帮助,项目完成之后大概能达到何种效果,等等…

    另外还有份附表,这次是甲方提要求了。

    乔泽看了下,满满十多页纸,都是甲方对系统功能的要求标准,很专业。

    关键是这份申请书还涉密。

    有点莫名其妙。

    说起来,乔泽还真从没填过这些东西。

    项目他倒是申请过,还拿过学校两笔专项的科研资金,不过那都是李建高帮他填的。

    乔泽也不是填不来,就是不太清楚计划书有什么用。

    如果只是要一套软件层面的多模态感知系统,外加一套自适应指挥系统的话,难度并不大。

    只需要把豆豆的内核代码改改应该就差不多了。

    不需要太多额外的研究成本,测试的话可以直接用超算模拟,他能调用算力正好还有富余。

    关键是这设计出来了,会不会使用才是乔泽最关心的。

    这套系统可不是光有软件就能工作的,最核心的部分还是要生产出适应海下区域的设备。

    仔细把手中这份回函读了一遍,乔泽思考了片刻,才抬起头看向把这份公函送到他手中的经手人问道:“你看过了吗?”

    吕北犹豫了片刻道:“公开渠道的函件,除非特别标明,都在我们检查范围之内。有些信封内怕有不好的东西,您能理解吧。”

    “哦。”乔泽点了点头,又问道:“你觉得这套系统设计出来能用吗?”

    “额…应该可以的吧?”吕北一脸懵。

    他就是职责范围内送个信而已,怎么还被这位大佬盘问上了?

    这种事情是他能决定的么?

    “这样,你先问问,这个项目到底是只做水下无人系统的软件部分,还是同时包括了硬件部分。这样我才好决定该怎么填这份表。”乔泽说道。

    “额?要不您打公函上的电话问问?”吕北哭笑不得的说道。

    “解释起来太麻烦,你帮我问吧。”乔泽摇了摇头,笃定说道。

    “好。”吕北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没办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吕北敢说他已经比乔泽更了解乔泽的性子。

    请访问最新地址  基本上如果乔泽提出要求的话,最好只拒绝一次。

    如果推辞一次之后,乔泽依然坚持己见,那说明他是确定对方能办到的,如果再次拒绝的话,乔泽也不会说什么。

    但以后基本就真的很难合作了。

    吕北都不知道乔泽哪来的自信。但巧的是乔泽拜托的事情,他还真能帮着问了。

    为了不让以后的工作难度激增,他也只能答应。

    “麻烦。”乔泽客气的点了点头。

    “那个…其实说白了,您就是想把这整个项目都包下来对吧?”吕北犹豫着又问了句。

    “不,我只是想让这个项目能尽快落地,我最近有空。下个阶段开始忙起来,就没时间处理这些事了。”乔泽头也没抬的纠正了吕北的话。

    吕北诧异的挑了挑眉毛。

    要这项目尽快落地?

    好家伙,知不知道自己说什么?

    “只靠这个研究所,想要让项目落地怕是有难度吧?”吕北人哭笑不得的说道。

    乔泽点了点头,道:“的确,很难。但西林工大有顶级的材料实验室,跟国内顶尖的机械制造、机电学院,你不要看不起他们。”

    “我真没有…不是,您的意思是让整个学校都参与?好,我懂了。”吕北没在废话,立刻转身就走。

    说实话,吕北是大概了解过乔泽关于深海幽影的构思。

    如果真能实现的话,他当然是支持的。

    数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的小型无人单元沉寂在海底,不需要的时候,让它们自主游弋,或者在特定区域待命,需要的时候一个命令就能在迅速传达所有单位。

    且每个单位都还能通过定位各自所在的方位、储电量、洋流等等外在条件,自行规划完成任务的最佳方式。

    如果这套系统跟产品真能落地的话…

    “对了,还有个事。”乔泽突然叫住了吕北。

    “嗯?”刚走出门的吕北站定,回过头看向乔泽。

    “这套系统主要是做科研用途,可以用于高效的测绘海底地形。让全世界科学家都能了解海面下每时每刻到底都在发生什么。”乔泽很认真的说道。

    “啊?哦,对,科研用途,科研用途。”吕北连续重复了两遍。

    谁以后敢说乔泽不懂人情世故,吕北必须上去就是两个大比兜!

    先是大项目想着把学校各个院系都拉上,这套系统要是真仅靠西林工大一家大学就能完美落地,未来西林工大在华夏的地位明显又要提升一大截。

    再有什么重点项目,首要考虑的依然是西林工大。

    一个海底科研项目还顺带着把整个项目的立意都拔高了。

    华夏开发这套系统可是为了世界科学发展而服务的,说不定未来某个时期,这些无人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就跟全世界共享了呢?就好像华夏的无人探测器上月球,带回的月壤也跟世界共享一样。

    大国格局一下就上去了。

    咋说呢,乔泽真的太懂了。

    目送着吕北离开,乔泽站了起来,走到窗前,思考了片刻。

    从博士毕业之后他就一直在整理资料,准备开启下阶段的课题研究。

    至于后天就要举办的超螺旋空间代数考试,他都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对于别人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对于乔泽来说,他脑海里本就已经构筑了整个代数几何结构框架,所谓的研究无非是把那些他已经融入到论文论证过程中的东西完整的总结出来。

    问题其实不大。

    之前在小院里他跟来自京城的两位教授聊过下阶段他想继续的命题,真正的大统一理论。现阶段在整理跟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涉及到引力的部分包含了许多宇宙学观测数据的部分,又让他产生了些新的想法。

    现在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宇宙大爆炸,大概率是错误的。

    数学直觉告诉他,如果想要让暗物质引力波成立的话,推导出的许多结论,肯定会跟宇宙大爆炸理论所推导出的诸多结论相悖。

    这其中涉及到的东西很多,包括了宇宙的膨胀速度,已经探测到的物质衰变周期,再到对于黑洞的描述,等等。

    换句话说,还没开始研究,乔泽便发现他的构想跟宇宙大爆炸起源论两者之间大概率有一个是错的,又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61875/6080516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61875/6080516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