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2359章
    罗津湾地处偏僻,本地的常驻人口不过就只是附近海岸的一处小渔村,男女老少加在一起还不到两百号人。而离此最近的官府在一百多里之外,只有税吏会每年两趟来这地方收取税赋。申学义想在这里找到官府的人,自然毫无悬念地扑了空。

    折腾一番之后,申学义还是找来了这里的村长,亮明自己的身份,让他好好配合王汤姆的调查。

    这村长也不是什么显赫人物,只不过是个世代居住在此的老渔民罢了,之前见过最大的官也仅仅只是从六品的县监,哪曾跟汉城出来的大人物照过面,当下也是吓得战战兢兢,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王汤姆见状问道:“申学义,你之前不是来过这里吗?怎么跟本地人完全不熟?”

    申学义解释道:“将军,在下上次来这里只是暂避风浪,并未上岸与本地人接触。将军想知道什么尽管问,我已告诉他要好好配合,不得有丝毫隐瞒。”

    王汤姆想要了解的信息也都很基本,无非是本地的人口、生计、交通、收入状况、气候条件等等,这些问题也只能由本地居民来做出解答。

    老村长不敢怠慢,对王汤姆所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说明。本地的民众大多是在朝鲜进入李氏王朝之前就在此定居了,像老村长家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至少二十多代人。这里因为地方偏僻,周围全是绵延百里的山脉,所以在历史上也极少会被卷入战乱。比如去年朝鲜被清军入侵期间,这里就丝毫没有受到干扰,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至于气候条件,正如申学义所知的那样,这里在冬天极少会出现封冻的状况,老村长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也只见过一次浮冰封冻罗津湾的景象。就连由附近山脉汇集在罗津湾注入大海的河水,也极少会出现封冻的状况。

    而农耕方面,这里的河谷平原倒是有着不错的土质,但由于本地民众所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种一般,而且一年只有一季,所以收成并不理想。当然如果海汉要在这里组织农业生产,那肯定是按照自己的模式来搞集体农场或种植园,耕种效率会远远超出现有水平。以这里河谷平原可供开垦的耕地面积来计算,只要一到两年时间,在粮食产出方面实现自给自足肯定绰绰有余。

    罗津湾周围全部是茂密的山林,木材资源十分丰富,在本地建一间造船厂应该也不在话下。此外老村长还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罗津湾以北二十多里的山林中有煤矿,只是向外运输不便,所以一般也只有周围地区的民众会在冬季来临之前去那里自行采挖一些,用以过冬取暖。虽然具体的储量不详,但按照老村长的说法,这煤矿应该埋藏极浅,直接从地表开挖就能达到矿脉。

    王汤姆当下便让老村长找人去取了一些村民家中的煤炭来,查看这些样本的质量。让他有些惊喜的是,这些煤炭中的煤矸石含量极低,基本符合精煤的标准了。这就意味着如果能对附近的煤矿组织正规开采,那么未来这里甚至可以为蒸汽动力的舰队补充燃料。

    申学义还不作罢,又仔细问了一番,确认这罗津湾方圆几十里内是否还有其他的特别物产,但显然上天不太可能把所有好东西都集中在一个地方,老村长苦思冥想半天,也没再说出什么能让王汤姆眼前一亮的好东西。

    如果一定要给这地方挑一点毛病,那大概就是距离朝鲜的权力中心和海汉的控制区实在太远了一些。这里到大同江的直线距离超过千里,到汉城则还要更远一些。以这里的物产状况、周边环境、人口规模来看,显然不太适合作为贸易港来进行建设,基本上就只能充当军事用途,但前期物资、人员的调派分配,肯定也还会有许多问题需要慢慢解决,不可能当下立刻拍板然后一蹴而就。

    来都来了,王汤姆便决定让舰队在罗津湾休整一天,顺便抓紧时间完成各项测绘工作。本地的民众全然不明白自己的家园怎么突然就涌入了这么多的士兵,而且看其装束还不是本国军队,海边还停着那么多大船,简直像是末日来临一般,全都十分恐慌。申学义只得让老村长回到村庄说明情况,以免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这老村长倒是知情识趣,回到村里之后便立刻从各家各户组织了一些以各种食材为主的物资,主动送到海岸边,说是本地乡民的一点心意。王汤姆心知这些渔民应该担心被自己这帮不速之客劫掠,所以才主动进贡以示恭顺,当下便吩咐军需官从船队的货物中挑了些日用品作为回礼,以表明己方的善意。

    当然以海汉军来此的目的,实在没什么必要去做这些安抚民心的动作,王汤姆此举完全就是做给申学义看的,如果今后海汉真要在这里有所动作,那么申学义或许也能帮忙在朝廷上吹吹风。

    第二天上午,在测绘工作告一段落后,舰队便再次扬帆起航,沿海岸线继续南下。驶出海湾的时候,王汤姆对海湾入口处一大一小两个如同门神一般的岛屿再次发出了赞叹,其位置只要设立哨所,便可以让预警监视的范围增大许多,甚至还能架设炮台,帮助罗津湾构建起完善的防御体系。

    不过王汤姆旋即也意识到,其实能对罗津湾形成海上威胁的外部势力,在目前来说基本是不存在的,不管是日本、满清还是沙俄,当下都没有能够威慑此处的武装舰队。而海汉对于这处港湾的需求,或许也没有自己所认为的那么迫切。

    离开罗津湾后,舰队一路南下,四天后才在江原道的江陵停下来补给淡水。

    舰队在罗津湾便补充过淡水和物资,实际上能在海上持续更大的航程,在这里停下来其实是申学义的主意。这里的地方官申永思与申家是同族,申学义是想居中介绍,让这地方官能跟海汉人搭上关系,看看能否在江陵搭建起跨国贸易的渠道,大家都能搞点油水。

    王汤姆其实对贸易方面的事务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以前虽然促成过一些与朝鲜的贸易项目,但也只是顺手为之罢了。申学义的面子可以不给,但他老子可是兵曹判书,手握朝鲜兵权,有很多军事方面的事务都需要跟兵曹衙门接洽,维持好双方的私人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像这种以私人关系来牵线的买卖,王汤姆当下也不能确定是否会与兵曹衙门那位申大人有直接的关系,就没有断然拒绝申学义的这个提议。

    “申大人,不知道本地有些什么物产,能不能简单给我介绍一下?”王汤姆见到申永思之后,就很快切入了正题。

    但实际上江陵所在的江原道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大宗物产,无非便是煤矿、铁矿、木材,这些物产在朝鲜半岛十分普遍,在大同江下游流域便有这类资源正处于海汉牵头的开发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根本没有空闲去处理新项目。所以除非品质出众,海汉眼下大概是没有办法再同时开发其他的同类项目了。

    至于申永思准备好的样品,王汤姆看过之后并没有表明态度。他虽然不是贸易专家,但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过跨国贸易中的种种猫腻,并不会轻易认为申永思所提供的这些样品就能代表本地物产的真正品质,除非是像之前在罗津湾的渔村那样,随便从渔民家中拿出来的煤炭便能达到精煤的品质。

    只有实地考察,亲自见证,才能确定商品的品质,这是以前施耐德给他说过的一个商业规则。虽然这种知识平时派不上用场,但王汤姆还是牢牢记在脑子里。

    但他没有多少时间在江陵逗留,或者说他本来就不愿为了这些“琐事”在江陵耽搁太久。在他看来江陵这地方没有天然良港,几乎全是山地,周围也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不太可能发展成朝鲜人所期望的贸易港。

    不过王汤姆当着申家这两人的面,倒也没有把话说得这么直白,只说会将江陵提供的这些货物样品送到汉城,由海汉的商业机构来对样品进行专业检验,然后提出合适的报价和贸易方式。总之是摆出了公事公办的态度,让申家二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舰队在江陵逗留了一天之后,便再次出发向南行进。临走之时,那申永思还送了一批物资给舰队,鸡鸭鱼肉,虽然价值不算太高,但却很是实际,也算是博取到了王汤姆的一点好感。

    从江陵南下四百里,舰队到达了兴海郡,这里有一个朝向东北方向的大型港湾,在当下这个年代虽然没什么名气,仅仅只有几个渔村而已,但王汤姆却是特地要来这里看一看。在他穿越前的那个时空中,这里可是非常有名的浦项港,是朝鲜半岛最主要的港口之一。

    这里的港湾附近地区有许多山间平原,而且水利条件相当不错,单以发展前景而论,条件要远胜王汤姆先前造访过的罗津湾和江陵。不过这里距离北边的罗津湾已经有一千五百里之遥,就地理位置上而言,如果在这里设立军事基地,大概很难辐射到日本海北部区域了。

    由这处港湾继续向南航行一百多里,便到了另一处天然港湾蔚山湾。这里隶属于蔚山郡的辖区,与新罗古都庆州相邻,发展时间已经很长,所以要比之前造访过的几处港湾繁华得多。不过王汤姆没有安排舰队在这里停留,只乘船在港湾内外转了一圈之后,便继续启程南下。

    自蔚山向西南方向行进数十里之后,就又有一处天然良港釜山。这里在后世是韩国第一大港,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港口之一。东南百里之外便是日本国的对马岛,港湾西侧是洛东江的入海口,有大片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而南侧的港湾外还有多个岛屿形成的天然屏障,算得上是朝鲜半岛南端的海上门户。

    由于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早在两百多年前便被李氏王朝指定为商贸港口,专门从事与日本的跨国贸易。

    不过在1592年日本入侵朝鲜的战争中,釜山因为是距离日本最近的大型港口,所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6701/480713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6701/480713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