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二百七十七章 皇帝终究是老虎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七章皇帝终究是老虎当赵骏抵达睦亲宅大宗正府的时候,看到的只是赵允让夫妇的尸体。

    年轻的赵宗实只是乖乖地坐在外面的椅子上。

    他不知道。

    他的父母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死在了里屋的房间。

    他还懵懵懂懂,只是看着大批皇城司禁卫军,冲入他家的宅邸,便手足无措,局促地坐在那里。

    直到大批皇城司禁卫冲入了宗正府宅邸,把他的所有家人都带走,把他父母的尸体带出来,他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赵宗实哭嚎着冲了上去,然后被士兵们拉开,犹如疯魔了一样,整个府邸都好像能听到他的哭声。

    “知院。”

    曹修站在一旁,看到满府哀嚎,不忍道:“该如何处置?”

    “先抓起来吧。”

    “然后呢?”

    “然后就是关押着。”

    “就只是关着吗?”

    “那能怎么办,都宰了?”

    “好吧。”

    曹修只好应下。

    赵骏目光在府中被抓走的赵允让子嗣间穿梭。

    他其实也没有想好怎么处理他们。

    他是赵匡胤那一脉,论关系跟赵宗实属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超级远方堂祖宗。

    反正又不是直系亲属,按道理来说,赵允让一家子造反,与他无关,在古代满门抄斩都不为过。

    但赵宗实好歹也是宋哲宗的爷爷,哲宗赵骏还是很喜欢的,也是北宋最后一个明君,就这样没了也实在太可惜了点。

    虽然历史的轨迹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蝴蝶效应下,说不好哲宗就有可能不存在了。

    不过看在哲宗的面上,他倒没有直接下死手。

    让赵祯去头疼吧。

    反正关他蛋蛋事,杀不杀与自己无关。

    当下他下令抄了赵宗实的家,随后又离开,前往三衙去了。

    下午时分。

    赵祯被刺杀的消息传遍整个汴梁。

    紧接着军队开始大扫荡。

    四处抓捕勋贵。

    勋贵子弟们当然不止在自家府邸里。

    这部分人反倒是偏少数。

    大部分人在这个时间点,要么在街上当街溜子,要么在青楼、酒楼或者赌坊纸醉金迷。

    结果就是各大青楼和赌坊还以为官府在扫黄禁赌,一时间鸡飞狗跳。

    直到此时汴梁百姓才明白为什么朝廷忽然动手。

    后苑的那场宫变也让百官心惊,文官集团们迅速开始站边,上书讨伐将门勋贵集团,一下子弄得将门勋贵集团人人喊打。

    大宋文武分治太久,“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虽是孤证,不足为正史。

    但历史上文官集团拼命打压武将集团也是事实。

    包括对马知节、王德用、张耆、狄青等大量武将出身的枢密院高官弹劾。

    甚至还能编造莫须有,如御史中丞孔道辅曾弹劾王德用相貌不凡,有可能造反之类离谱的罪名。

    因此这次可谓是勋贵落水,人人喊打。

    倒是朝廷反而开始担心一旦对将门勋贵下手太狠,让军中人人自危,因而连忙下达政制院政令,表示只处置犯重法者,其余不会牵连。

    于是接下来几日,汴梁到处都是被抓捕的勋贵子弟,即便运气好逃出汴梁,也很快就被通缉。

    上百家将门勋贵子弟,除了十多家见机早,也没犯什么重罪,马上让曹家转达了表示愿意听从朝廷话的以外,光汴梁就抓了一万多人。

    并且各地还在调查在地方任职的将门勋贵子弟。

    如果加上与将门勋贵有牵连的普通中下级军官,恐怕至少要抓三万人以上。

    这还没算军队当中这些人的士兵狗腿子。

    皇城司监狱人满为患,不得不借用开封府的监狱,才把这些人给关押了进去。

    到七月十七日。

    这场风波过去了差不多二十天的时间。

    各地大部分奉使调查兵籍的使者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任务。

    除了南方一些偏远地方的厢军以外,其余奉使都已经把情况写成奏折,交回了兵部。

    富弼把数据进行统筹了一下,汇总又重新写成了奏折交到了政制院。

    下午崇政殿。

    七月初,正是初秋时节,但温度却没有降下来。

    所谓秋老虎,便是说秋天剧烈升高的气温像老虎一样猛烈。

    阳光炽热,骄阳似火,每个人都穿着清凉的丝绸短衣,有点像后世那种丝绸唐装。

    赵祯和赵骏则干脆穿着t恤和大裤衩。

    说起来赵骏也是四月份去的四川,当时眼看就要夏天了,因此行李箱带的衣服基本上都是t恤、亚麻长裤、沙滩裤以及马裤之类。

    八年过去,这些衣服倒是没怎么穿过了,因为怕磨损,只能珍藏起来留个念想,所以现在穿的都是自己设计。

    下午正是太阳最毒辣的时候,阳光透过纸窗透进来,照得整个崇政殿异常光明。

    大家还是老样子。

    赵祯坐在书桌后面,正对着书桌两侧各摆着六张椅子。

    赵骏坐在赵祯的左手边下方第一个座位,他的对面则是吕夷简,旁边是王曾和范仲淹。

    此刻赵祯的桌案上摆着今天上午富弼送到政制院的劄子。

    “兵籍一百二十五万九千,我以为吃空饷有个二十万差不多了,没想到啊没想到。”

    赵骏摇摇头,竖起四根手指头道:“四十万啊,三分之一啊,现在禁军数量才六十多万,厢军才二十多万,空额差这么大!”

    吕夷简叹道:“这就意味着每年高达五六千万万的军费开支,除了用于器械、装备以及粮食补给以外,光俸禄这一块,将门勋贵们每年要从军队吃将近一千万贯的军饷,真是触目惊心。”

    “是啊,以前我们估算五六百万贯差不多了,以为将门勋贵们不至于太过分。因此为了安抚他们,对他们做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万万没想到啊。”

    “果然,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去查才能搞明白,不然永远都是被蒙在鼓里。”

    “终究是从前我们对他们太纵容所致,若是严查兵籍,每年惩罚一批过火的将门勋贵,他们也不至于如此。”

    众人也是没想到军队糜烂到这个地步,纷纷感叹不已。

    仁宗时期上等禁军实发到手的钱是每月一贯,一年十二贯。但这是纯工资,还有各类补贴、津职、粮食、薪柴、布匹之类。

    加起来上等禁军一年约五十贯,中等一年大概三十贯,下等和厢军一年在二十到十贯之间。

    除了下等禁军和厢军待遇差点,中上等禁军的待遇都不错。

    即便是取平均值,约四十万空额,几乎每年朝廷有差不多一千万贯的财政被各大将门勋贵瓜分,每家每年能分到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这还没算上贪墨军械、倒卖物资、吃的剩员等等。

    若是全算上,恐怕大宋每年五六千万贯军费,至少三分之一落入他们手中。

    难怪赵骏给出了条件他们没答应。

    毕竟除了他们干了不少违法的事情怕查出来以外,相比于去海外经商可能有风险的情况,又怎么比得了这样每年几十万贯稳赚不赔的固定收益呢?

    “唉,以前碍于皆是太祖太宗对将门勋贵们的赏赐,朕和父皇都没有插手过军队的事情,结果谁能想到”

    赵祯颇为自责,苦笑着摇摇头。

    赵骏说道:“还好也算是查出来了,而且在宋夏和宋辽战争中,我们依靠火器取胜,否则的话,要是没把火器搞出来,后果不堪设想,怕是老范去都未必能胜。”

    范仲淹沉声道:“现在也不晚,若是之前就开始这样,怕是即便有火器,也难以抵挡辽夏一起进攻,如今这样,已是最好的结果。”

    “嗯。”

    赵骏点点头,然后看向赵祯道:“老哥看到没,你这仁宗盛世底下,藏着多少污秽。”

    先是无忧洞、鬼樊楼等黑恶势力。

    然后是遍布大宋的贪官污吏。

    接着又是烂到根子的军队。

    这还没算上全国各地那些吸着底层百姓血的地主豪强呢。

    赵祯羞愧道:“幸好有大孙,否则朕那所谓仁宗盛世,当真是令人蒙羞。”

    “老哥也不必自责,现在盘子小,全国才不到一亿人,船小好调头,好好整改,还是大有希望。”

    赵骏很满意赵祯的态度,就希望他软绵绵,老老实实不敢跟自己顶嘴的模样。

    “那现在我们应该如何?”

    赵祯问道。

    “还是按照我之前说的,开始大规模整治吧。”

    赵骏环顾四周道:“空额全部查出来,里面的肮脏事情也查出来了。虽然不一定能全部搂干净,但只要把九成以上处理好,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压迫在底层士兵头上吸血鬼处理完,总归是能让底层士兵看到希望,也能大幅度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现在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兵部那边要把军队法庭、军队发响、升迁等等事情处理好,以后这些事情就不再归将领管,由兵部管,军队也可以常设将领保证军队训练。”

    他说道:“第二个问题是裁减军队的问题,没想到有那么多缺口,那么原计划保留八十万军队就不太靠谱了,必须要有新的军队规划才行。”

    “如何规划?”

    众人看向他。

    赵骏想了想道:“军队应该再次进行精简,保留五十万禁军即可。老弱淘汰掉,朝廷进行安置。有缺额就募兵,厢军则转为建设兵团,提高他们的待遇,这样在整体上就是七十万总部队。”

    兵籍上有一百二十五万,结果空额四十万,那么实际兵员数量大概在八十五万左右,这是加上了地方厢军,如果不算的话,那么禁军数量只有六十多万。

    赵骏的意思再裁撤十多万老弱,保留五十万精锐之士,常设将领,开始大幅提高军队战斗力,并且过渡到火器时代。

    目前整个军队中只有五万人拥有火器,五年之内,赵骏打算让大部分军队都必须有一个火器营。

    比如一军是五营两千五百人,那么至少得有五百人是火器营,配合步卒战斗,这样才能在正面战场击溃西夏辽国骑兵。

    “嗯。”

    赵祯觉得没什么问题。

    见他同意,范仲淹说道:“那我让富弼拿个章程出来,算算这样做朝廷每年要花销多少。”

    “让夏竦和他对接一下,除了军队以外,后勤部门也要进行整改。”

    赵骏继续道:“三衙与兵部合并了,这帮勋贵子弟,该处理的处理,该宣判的宣判,剩余的人”

    他想了想,说道:“就挂个武将虚职,让他们养老去吧。”

    “如今各地都在抓人,很多营军官缺额非常大,若是短时间内不能调集人员递补的话,万一辽国和西夏打来可就麻烦了。”

    范仲淹提出了问题。

    现在朝廷抓了不少人,包括各地钦差奉使也抓了很多人,全国各地加起来现在在牢里的估摸着有那么两万多了。

    如今还处于收集证据阶段,大理寺、审刑院以及警察部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在审查公文。

    唯一被处理的就是谋逆案,在翌日就被当庭审判,诸多参与者死刑,大量涉案人员的家属遭到株连,如马家、杨家、韩家、赵家以及王家。

    估计未来几个月有得忙了。

    而且这么多人被抓,他们的缺口暂时没人补上,这又得调集大量人手。

    “宋夏和宋辽战争中涌现出那么多优秀勇敢的士兵,朝廷对他们的英勇表现做出赞赏,提拔为军官也很合理。”

    赵骏想了想道:“老范这事你让兵部去处理,跟富弼商量个章程,把你之前训练的优秀士兵补上去。”

    赵祯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咽了下去。

    还是老范注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77870/6187847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77870/6187847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