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都市言情 > 人生1984 > 第93章 李云海,你要翻天啊!
    李云海在县城买了些肉食回来。

    他现在有了钱,花钱也就大方起来。

    李家的晚餐做得异常丰盛。

    有林芝最爱吃的猪血丸子,有新鲜辣椒炒五花肉,有一大盆本地土鸡,还有一碗炖得刚好的猪蹄。

    林芝连着两次跟随李云海到李家来,李家人勿需多问,也知道这个天仙一样的小姑娘,就是李云海的恋爱对象,所以对她极好,生怕招待不周,款待不好,慢怠了这个城里人家的好女子。

    林芝或许是真喜欢农村的生活,也可能是爱屋及乌,反正她在白溪村过得自由自在,开心快乐,见着什么事都觉得新鲜有趣,眼神、行动,没有一点对农村生活的嫌弃。

    她听说五妹头上长了虱子,拿了篦子帮忙篦头发,要是幸运的抓到一只虱子,她也会学五妹的,用两根手指头将虱子捏爆,听那“叭”的一声轻响。

    李家人个個都喜欢她,待她比亲人还要亲。

    饭后,李云海把父母喊到里屋,商量翻建新房的事。

    林芝也跟了进来。

    四个人就在李德明夫妇房间坐着聊天。

    李云海搬了两把竹椅进来,和林芝坐下。

    李德明夫妇则坐在床上。

    李云海开门见山,说家里房子太旧、太少了,他想翻建新屋。

    李德明吸着自制的卷烟,浓眉拧成了一个疙瘩,愁苦的说道:“现在的红砖,要4分钱一块砖,还要水泥、石灰、沙子、梁木、石子、屋瓦、铁钉、铁丝、瓷砖、钢筋、木板,还得费多少人工?这得需要多少钱哪?”

    在他眼里,大儿子虽然读完书了,但还是个半大小子,哪里懂得世路的艰辛?

    这房子是你说盖就能盖的?

    李云海却是老神在在,跟父亲算起了账:“爸,我了解过了。240厚的墙,每平方米需要128块红砖,100平方米的房子,建一层半,大约需要33000块红砖。”

    李德明微微偏着脑袋,他也没建过房,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砖、多少工,只知道这绝对不是自家能想的事!

    李云海说出自己的宏伟构想:“我家屋基大,把旁边的空地都利用上,每层可以建三百个平方米,建两层半楼,采用砖混结构。加上杂屋、猪栏、院墙,先买25万块红砖,少了再补便是了。红砖4分钱一块,砖钱就是一万块钱。”

    林芝坐在李云海旁边,安静的聆听他们父子的对话。

    她的双眼里闪着灵动的光芒,觉得李云海虽然年轻,却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真是一座宝藏!

    修建新屋,光是砖钱,就要一万块钱!

    林芝觉得这个数目不多,也就没有什么反应。

    李德明和张淑文听了,却是瞠目结舌!

    砖钱就要一万!

    一个万元户,都不敢建这么大的房子!

    李云海却不管父母吃惊的表情,继续算他的账。

    这年代建房屋,做的都是木窗,每架门窗从买木料到手工费,需要一百五十元。

    石灰两分钱一斤。

    每百平方米需要砂子80方。

    钢筋水泥需要多少吨?

    铺地基、砌墙、放板、粉外墙、刮内墙包括墙顶,需要多少工?

    李云海说得头头是道。

    林芝听得佩服不已,像崇拜自己父亲一样,看着眼前的男人。

    张淑文哎呀一声:“云海啊,你算来算去,这全是钱哪!没有几万块钱,肯定建不起这么大的房屋。咱们这房子现在还能住,不用翻建也行的。你反正在外面有工作,单位会给你分房子,你和林姑娘结婚以后,住在县城就好了。”

    家里人还不知道李云海辞职的事,还想着单位分房子。

    林芝听到结婚的话,脸蛋变得红扑扑的,也不说话,只是抿着嘴笑。

    李云海起身进了自己的房间,提着一个麻布袋子出来。

    他刚回家的时候,家人就看到了这个袋子,以为是李云海的私人物品,也没有留意。

    李云海回家后,一声不吭,把袋子藏到了自己卧室的楼板顶上,这时才拿出来。

    他打开麻布袋子,从里面拿出一捆捆用报纸包好的包裹。

    张淑文还以为儿子买了糖果回来,笑道:“家里又不做酒席,你买这么多的糖果回来做什么用?莫非伱和林姑娘要办订婚酒了?”

    李云海拆开一个包裹,露出里面的钱来。

    全是大团结!

    一大捆是一万!

    足足有四大捆!

    每大捆里面,又有十小捆,每小捆是一千!

    李云海把四万块钱,往父亲面前一推,说道:“爸,这里有四万块钱,我估模着这钱只多不少,你们拿着翻建新屋吧!”

    李德明和张淑文,惊得从床上一蹦而起,骇然的看着这四万块钱。

    他们活了几十年,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李德明的手颤抖着,连话都说不利索了,结结巴巴的问道:“云海,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你上回才拿回来两千块钱,怎么又有这么多的钱了?”

    林芝在旁边掩住嘴笑。

    她是个知行知止的人,不该说话的时候,她是不会插嘴的。

    李云海把自己辞职下海,在省城开修理店的事说了一遍。

    “你辞职了?没工作了?”李德明听到这个消息,比看到四万块钱还要吃惊!

    张淑文哎哟一声,拉着儿子的手,迭声说道:“云海,你怎么能不要工作呢?我们省吃俭用,在家里累死累活,不都是为了你读书吗?就盼着你有出息呢!你没了工作,以后怎么办?还是回来当农民啊?那你这些年的书,都白读了?”

    李云海握住母亲的手,轻声说道:“妈,读书是为了出息,这话我赞同。但工作也是为了养家糊口,也是为了赚钱。我现在不一样在赚钱吗?我赚到的钱,比工作多得多。要说报效国家的话,我以为职业无分贵贱,我干个体户,也一样是在为国效力。”

    他算了一笔账,上班每个月拿32块钱的工资,一年就是384块钱,50年也才19200块钱。

    “爸,妈,按照这个工资水平,我哪怕上一辈子的班,把退休的二十年也算进去,我也赚不到这四万块钱啊!”

    李德明一听,也是这个理,转念一想,觉得不对,说道:“这工资是会逐年增加的,你别以为我不懂!”

    李云海笑着摇了摇头:“工资为什么会增加?因为通货膨胀了。实际上的购买力,都是差不多的。我现在拿32块钱的工资,10年以后,我拿320块钱的工资,20年以后,我拿3200块钱的工资,但物价也会水涨船高!还有啊,我一个多月,就能赚到这么多的钱,我还有一辈子可以赚钱呢!不比工作赚得多?”

    他其实保守了,没有说除了这四万块钱以外,银行里还存着100万人民币呢!

    一来他知道低调的道理,越是赚钱越要藏拙。

    二来他真的怕吓着老实本分的父母。

    四万块钱,就足以让父母无法淡定了呢!

    李德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儿子的话,彻底的说服了他。

    在计划经济年代,95的农民是不需要跟粮油票证打交道的。

    粮票是吃商品粮的人才有的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96375/4931054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96375/4931054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