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 第151章 卫宁的奏疏
    卫宁送走汉武帝,心中有些温暖。

    自从娘亲走后,就再也没长辈对他这么好过,他很幸运,遇到了卫青,遇到了汉武帝。

    两个人都是位高权重,却都对自己爱护有加。

    不管怎么样,也需要替汉武帝想一想,不管后人怎么评价他,最起码现在卫宁觉得他很好。

    天子缺钱……我有什么办法能帮他在国家层面增加税收呢?

    卫宁坐在书房内沉思,一时间也没好的想法。

    ……

    这两天驿站生意开始正式投入,卫宁期间召见过田忠和赵策一次。

    他需要先掌握一下各地的经济情况。

    卫宁很少外出,活动范围仅仅是蓝田、长安和定襄。

    这三地的物价经济水平他是知晓的,也熟稔于心,其他地方他就不得而知。

    卫宁需要田忠和赵策,收集各地各行业的收入情况、消费情况、各商业物品的物价等等。

    这可以方便他直观的了解大汉,士大夫们从来都不重视这些细小的事,他们重视的是如何实现王朝大治,如何劝谏君主仁政。

    这些对卫宁来说都太假大空了。

    赵策和田忠的办事能力都很可靠,效率也高,尤其田忠,这让卫宁更加欣慰。

    当初收拢田忠为己用是个无比正确的决策。

    仅仅不到五天时间,田忠已经将一份粗略的各地经济情况汇总给卫宁。

    春二月,天气稍稍变暖。

    卫宁坐在侯府书房内认真的看着田忠送来的地方经济情况。

    起初他只是为了简单了解各地经济情况,好便于他随时调整驿站的基础价格。

    但看着看着,卫宁眉宇却忽然蹙了起来。

    他发现越各地物价十分不平衡,譬如醋在长安仅仅卖五钱三厘一斗,但到了新郑等地,却要卖到五钱八厘,越是到北方越是夸张,有些地区甚至卖到了八钱九厘。

    各地区不同,原材料的获取自然也不同,价格高低不同其实可以理解,但差一点半点没问题,这实在差的太多了。

    长安是富饶地区,价格便宜没问题,但新郑等地都在关中,也不算偏远,为啥价格会被抬这么高?

    卫宁命人去召了田忠过来,问田忠原因。

    田忠嗨了一声,对卫宁道:“卫侯爷,额一开始也不晓得这同一件东西在不同地方会差别这么大。”

    “你真厉害,要不是你让额去收集这些,额都发现不了。”

    他多少也算跨入低层权贵阶级,对物价自然不会如此敏感。

    还是卫宁让他收集物价他才知晓这里面猫腻这么大。

    “额后面查了原因,说也简单,地方物价的高低,全都是商人们自己决定的呀。”

    “看他们心情。”

    卫宁瞪大眼睛,一脸惊愕的看着田忠:“啊?”

    田忠点头:“是哇,就是这样,假不了。”

    市场调节在汉朝还没出现,最起码现在还没出现。

    起初卫宁以为物价的高低是根据地方的富饶和贫穷程度以及物品取得的难易程度、成本等因数决定。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各地的物价高低,居然是根据商人的心情。

    这太荒唐了!

    卫宁点点头,先让田忠离开。

    秦汉的商业才起步,统治者们农业都没整理明白,更别提花功夫在商业上。

    也就到汉武帝时期,国家没钱了,才开始重视商业,准备从商人手中攫取利益。

    但如果这种野蛮的抢夺商人利益而不加以遏制市场的话,会辐射到全国百姓,给百姓带来灭顶之灾。

    卫宁坐在书房内思忖片刻,他认真的写了一封奏疏,然后对外道:“给送去皇宫,交给天子。”

    “喏。”

    做完一切后,卫宁便带着红将军出门,在长安城区和郊外漫无目的的转了起来。

    他在家中想了很久,也想不到用什么办法能帮汉武帝在国家层面弄点钱,所以才出来转一转,整理整理思绪。

    ……

    未央宫。

    下午的时候,汉武帝处理好了奏疏,在纸张推广全国之后,国家办事效率也随之提高。

    汉武帝批完奏疏后,就躺在榻上小憩了一会儿。

    等醒来后,内宦才小心翼翼的对汉武帝道:“启奏陛下,镇北侯给您送来一封奏疏。”

    “哦?”

    汉武帝饶有兴趣,这个小子居然也上奏疏啦?

    他还没见过卫宁给自己写奏疏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98018/5467668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298018/5467668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