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都市言情 >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 第218章 第六十二章 死谏的秦桧
    带着檄文的还是那个金使, 长得一脸的和气,到真定时,客客气气地请城门官放他进去。

    他甚至还能自己掏钱住客舍, 反正在刘子羽登门时, 一点也看不出这人是金使,更看不出他是过来送檄文的。

    关于刘子羽的疑惑, 左瀛倒是很坦诚地回答了。

    “我此来的目的, 帝姬不是都清楚了吗”

    刘子羽说, “帝姬不曾召见你,你怎么就这样笃定”

    “我过拒马河,见数月间已修成许多坞堡,大营套小营, 沟壑交错, 营寨结联,”左瀛笑道,“足见帝姬心如金石, 不可转也。”

    “你既知道, 为什么不劝一劝你们都勃极烈, ”刘子羽说,“两国和和气气地交往,不好吗”

    左瀛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

    “有帝姬在卧榻之侧, 宗望郎君夜不能寐。”

    “这都是假话,你休听他的, ”帝姬一边剥葡萄, 一边说道,“有没有我都不耽误这一仗。”

    这话就有点接不下去了,因为檄文大家传着看了, 都知道了大宋皇帝陛下干了什么类人行为。

    “金人既然铁了心要打过来,朝廷的援军和粮草应当很快就会送来了。”

    “这个,”赵鹿鸣说,“你不妨这样告诉将士们,且让他们等着。”

    这是人之常情,所有人都会这样想。

    两国之间生死存亡的大战,后方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地望前线送粮送人呢

    士兵们收拾行囊时很紧张,也很兴奋。

    他们想象身经百战的西军被派过来,与他们共同作战,西军那神臂弓绞紧弓弦时发出的声音,是不是连天上的飞鸟也为之颤栗到那时他们一定要看一看前辈们的本事,学上个一两手

    学会了,他们也就有资格去穿去用那些大宋军队最好的装备,官家一定在送西军过来时,也不忘记送来最好的装备。

    还有牛酒

    他们要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在第二天晨光刚刚洒向大地时,轰轰烈烈地走向战场,用他们的一腔热血书写一段传奇,让后方的子民们十年百年地传颂这场战争的不朽史诗

    只有经历过这样的战争,他们才有资格衣锦还乡,带着丰厚的战利品与朝廷发下来的官职,昂首挺胸地走过丰收的原野,走向一排排低矮茅屋搭起的熟悉村落,再向赶来迎接的父老乡亲们张开他的双臂。

    他们是这样幻想的,蜀国长帝姬一点也不反对他们的幻想,甚至在有人悄悄提醒她,朝廷很可能不会如士兵们幻想一样快速给出援军和辎重援助时,帝姬忽然就笑了。

    她笑得很冷,但只有一瞬,像是一场错觉,错觉过后,她依旧抬起那双柔和而澄澈的双眼,虔诚地望向天空。

    “阿兄不会负了我,也不会负了将士们的。”

    她的语气那样柔顺,几乎与待宰的羔羊无异,在见到金使时,也完美地保持着这样的形象。

    金使在城中睡了一觉,和大家和和气气地告了别,立刻就马不停蹄地南下继续他的行程了,每到一处,都有人在他进城后,立刻派出了骑士,星夜兼程往汴京跑。

    不到五天,左瀛就跑到了汴京城下。

    但完颜吴乞买的檄文副本比他更早地进了大内,交到了官家的手上。

    汴京上下都静悄悄的,小贩们卖过了穄米饭,开始卖鸡头米,梁门里的李和家鸡头米卖得最好,宫中还派了小内侍出来买了几盒,那盒子镶金嵌玉的,看着同其他小百姓手里提的荷叶大不相同,虽说里面的鸡头米是一样的银皮子,嫩得让人流口水。

    满城都在忙着买鸡头米,尝新下来的瓜果,谁也没见到飞马冲进宫里。

    甚至连官家也当真动了动箸,夹了一点鸡头米来吃。

    “好像比去岁的味儿重了些,”他皱眉道,“李和家又换了伙计”

    梁二五赶紧上前尝一口,笑道,“麝香用多了。”

    官家的眉目就展开了,“是这么回事。”

    一派的岁月静好,就连下首处陪着吃饭的耿南仲都稳如老狗。

    吃过了鸡头米,宫女们将这些宫外的小吃都撤下去,又端上热茶,殿内就弥漫起了一股清雅的茶香,特别体面。

    “帝姬近日里可好我昨夜还梦到她小时候跟着我在资善堂上学的模样,”官家开口道,“那么个小个子,一转眼也长成个大人了。”

    “真定传来的消息,一切都好,”耿南仲笑道,“帝姬到底是修了不少营寨,将河北守得铁桶一般。”

    官家就轻轻地垂下眼帘,“她是个极纯孝的,不会放金人南下,只是到底年轻,思量浅,却放了金使来京中,令我烦闷。”

    “帝姬既能守住河北,”耿南仲依旧是微笑着,“官家不须攘外,只安内就是。”

    “怎么安”官家小声问,“这檄文能瞒一时,瞒不得一世呀”

    耿南仲说“原本宋金可结兄弟之盟,究竟是谁天天嚷着要防备金人,惹出这样的大祸呀”

    官家说“李纲可这事儿原和他没关系。”

    耿南仲说“不是他逼着官家,哪有这事儿”

    官家低着头想了半天,“是这个道理”

    到了第二天的朝会,檄文是已经进京了,可连着使者一起,都藏在宫里。

    满朝上下还瞒得严严实实,有人就上本了,说“而今京中无战事,只有童贯在柘城作乱,怎么能不派一个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宣抚捷胜军,将童贯的人头带回来呢”

    官家就叹气,“童贯是上皇最倚重之人,又在军中颇有人望,朕不知何人能平定此乱呀。”

    那个藏在下面的言官就说“天下人皆知李相力挽狂澜之能,臣想不到第二人选。”

    李纲在那低着头想北边的流言,听了这句时忽然就惊醒过来。

    “而今金国厉兵秣马,隐隐有南下之意,”他说,“臣不能离”

    “金宋之间既已有盟约,”耿南仲笑道,“怎么李相有再启战事,提兵河北之意吗”

    “耿南仲”李纲怒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臣不敢,”耿南仲道,“臣不知兵,只知陛下与大宋江山,朝廷若要臣去岭南,臣即刻收拾行囊,不敢恋权。”

    李纲的脸色就白了。

    耿南仲不要脸,口口声声都在骂他恋权不肯出京,他原本是可以很轻易将这顶帽子摘了的。

    但他再往上看一看,官家正在冷冷地看着他。

    耿南仲说的话,不是他自己的话,而是官家的话。

    但李纲也有自己的主意。

    他装病,直接上表致仕。

    他就不相信了,真要打起仗来,官家还昏头涨脑给他往外赶

    捷胜军那破事在大敌当前算个事吗

    毛都不算大家投鼠忌器是因为老赵家父子相残,可不是因为大宋真就对这一万多的贼配军无计可施

    没病过天,宫中藏着个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00764/6998631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00764/6998631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