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15章 我大秦能者上第章 庸者下
    很多人都对手里的粟饭有意见。

    更多的人则是对秦军不发军饷这事有意见。

    在绝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憋着心里的怨气不敢发作。

    但奈何现在有人带头啊!

    当即就有不少人跟着喊了起来:

    “就是的,同在军中,凭什么区别对待啊!”

    “俺们也要吃精米!”

    “韩军虽然吃的也差,可韩军发军饷啊,比这秦军好多了!”

    “你是没给魏国当过兵,魏国不止给军饷,吃的也比这好!”

    “俺听说就是此军主将蛊惑了咱们大王,咱们大王才把屯留以西的地界送给秦国的,要不是此军主将,咱们还是韩人嘞!”

    眼瞅着士卒们的声音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名都尉循声策马而来,怒声呵斥:

    “都在说甚?”

    “闭嘴!”

    “谁再敢祸乱军心,当军法处置!”

    一见都尉,所有士卒顿时就老实了,赶紧半蹲下身子假装扒拉晚饭。

    只有恸夫还在梗着脖子反问:

    “俺说错了吗?”

    “此军主将就是看不起俺们上党人!”

    都尉策马走到恸夫面前,居高临下的呵斥:

    “将军就是看不起尔等,又如何?”

    “尔等先为魏人,又为韩人,再为赵人,今又为秦人,对我大秦哪有老秦人的忠心?”

    “临战之际,谁能信的过你们这些上党兵!”

    硬了!

    不少上党兵的拳头都硬了!

    自三家分晋以来,上党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韩、赵、魏三国对上党郡的争夺从来都没有停下过,而当秦国也开启东出计划后,上党郡的战争烈度变得愈发激烈。

    名传千古的长平之战,起因便是在于对上党郡的争夺!

    接连不断的战争不断摧残着上党郡,很多上党人手里都有三四份身份凭证,每一份身份凭证又都对应着他的一个国籍。

    但,这能怪他们吗?

    恸夫怒吼:“你当我等不愿意只是一国之民吗?”

    “我等有什么办法?”

    “昔年武安君攻打上党,我就拖家带口的想逃回韩国,是你们拦住了我!”

    恸夫的话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对啊,你当我们想打仗?你当我们想做秦人?

    还不是没得选!

    都尉狠狠的抽了恸夫一马鞭:

    “还敢扰乱军心?此罪当斩!”

    “带走!”

    两名军法吏出列,按住了恸夫的肩膀,押着恸夫就往外走。

    恸夫却还是不忿的大喊:“俺怎么就扰乱军心了?俺不服!俺说的都是真话。”

    “此军主将就是偏心!就是苛待我们上党兵!”

    都尉看不下去了,低声提醒:“行了,演的过了。”

    “伱是要被处军法的人,你该害怕,得哭才行!”

    说话间,都尉又甩了恸夫一鞭子,怒声责骂:“还敢继续扰乱军心?”

    “莫不是意欲连坐亲眷乎!”

    恸夫赶忙扯着嗓子哭嚎:“将军,是我失言,罪我一人即可,切莫动我亲眷啊!”

    “将军!!!”

    可惜,饶是恸夫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挤出一滴眼泪。

    因为他本就是听从这名都尉的命令而来。

    接下来的他也不会去接受军法处置,而是会去融入另一群上党兵,重复刚才的戏码!

    可惜,士卒们对这些一无所知。

    看着恸夫的背影,听着恸夫的怒吼,所有上党兵的心中都升起一丝悲凉,同时也升起一丝迷茫。

    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该算是哪个国家的人。

    如果有军饷的话也还好,就当是出来赚钱贴补家用了,给谁打仗都是打,可大秦连军饷都不发,他们凭什么为大秦而战?

    苏角的目光也有些失神,不解的反问:“既然主将信不过我等,又为何要征募我等为兵?”

    问话刚落,苏角身后传来一道爽朗的声音:“谁说主将信不过我等了。”

    “那都是妖言惑众!”

    袍泽看到苏角身后出现的人,赶忙笑着拱手:“确实,那新兵完全是在妖言惑众。”

    “将军怎么可能信不过我等士卒?不合理啊!”

    苏角皱眉反问:“既然将军信得过我等,为何我们吃的餐食和咸阳兵完全不同?”

    袍泽赶紧拉了下苏角的袖子,低声提醒:“别乱说话。”

    “此人乃是主将家兵,八夫!”

    “你若是乱说话,你的下场比刚刚那人更惨!”

    苏角顿时心中一凛,浑身肌肉都紧绷了起来。

    他万万没想到,他自己只是下意识的问出了心中的疑问,竟然就被主将的家兵给听见了。

    喂!你可是主将的家兵啊,你怎么满军营的溜达?你很闲吗!

    八夫哈哈笑了笑:“那么紧张做甚,俺虽然是将军的家兵,但谁还不是个人嘞?”

    随意的坐在苏角身边,八夫张口解释:“你不明白为什么你们吃的不一样?”

    “很简单,因为人家有爵位。”

    “朝廷运来的都是便于保存的粟,需要军中辎重营加以捣舂才能舂出米。”

    “军中辎重营就那么多人,根本无法做到供应全军吃米,所以军中只有簪袅爵以上者才能吃精米,这是《秦律》的规定,不是将军的规定。”

    “爵不足簪袅者,别管他是咸阳人还是上党人,皆吃粟!”

    苏角虽然心里紧张,但见八夫不像不好说话的人,还是继续问出了自己的疑惑:“那凭什么他们都有爵位,我们就没有?”

    八夫乐了:“你是对我大秦没有半点了解啊。”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19923/5236802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19923/5236802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