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225章 你们大秦玩儿的怎么这么脏啊!
    与此同时。

    楚军中军的气氛并不和善。

    自开战至今,楚军已有三万余士卒战死。

    对于楚军整体而言,这个伤亡并不算重。

    但其中两万余战损皆是由景氏承担,对于景氏而言,这份伤亡就太重了!

    景氏一共才派发了七万士卒,战斗至今,一座城池都还没拿下呢,景氏已经战损了近三成兵力!

    而更让景氏愤怒的是,凭什么只有景氏伤亡惨重,其他氏族却在摸鱼划水,坐视景氏和秦军厮杀?

    代价由景氏付了,硬仗由景氏打了。

    结果等到夺城时景氏却很可能因为兵力不足而无法先登,便宜都被其他氏族给占了。

    这不公平!!!

    景氏诸将心里那是一肚子的委屈。

    所有景氏族人都对项燕怒目而视,景畴更是正声道:“上柱国,末将先不说此战我族战死的士卒已逾两万。”

    “也不说攻城至今,我族始终承受着秦军主攻。”

    “更不提上柱国是否早已预料到秦军会主攻东城,方才令我部攻打东城门。”

    “但就说今日,明明秦军入城的方向是东城,上柱国的中军也已至东城之外。”

    “为何上柱国却突然率部前往北城,令得我部被秦军前后夹击不能相顾?”

    景畴嘴上说着这也不提那也不提。

    但实际上,景畴全都提了!

    若是寻常将领如此质问项燕,项燕理应将其当即拉出去处斩!

    可景畴乃是景氏的族长。

    项燕背后却只是区区项氏。

    项燕若是真敢以军法斩了景畴,那项燕的军职、爵位和家族就都保不住了!

    所以即便项燕心中怒火升腾,却也只能耐心回答:“在本将心中,没有景氏、昭氏或项氏之分。”

    “所有将士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楚军!”

    “本将的一切布置皆是为了赢下此战!”

    “且本将也令东城放开通道,放任秦军入城,并未令景氏与秦军死战。”

    项燕解释的很清楚,景畴也知道项燕说的都是实言。

    但道理是道理,利益是利益。

    景畴摇了摇头:“景氏为王效力,故而发兵参战。”

    “但景氏承受的战损已经太多,末将会即刻上禀王上,退出此战!”

    屈桓当即宽慰:“景兄何至于此?”

    “此战鏖战至今,景氏付出良多,也立下了不菲军功。”

    “若是此刻撤军,非但无功还会有过,不值当啊!”

    景畴坦然道:“本官宁可回朝后被大王问罪,也不能继续坐视我景氏好儿郎白白赴死!”

    昭愿等将领也纷纷劝说,但景畴的态度却很坚定,就是要撤军!

    苦劝无果后,屈桓终于开口:“景氏承担的战损颇多,这一点全军都看在眼里。”

    “景氏为大楚披荆斩棘,大楚也不当让景氏白白付出。”

    “本官以为,此战斩获可由景氏先占一成,何如?”

    景畴当即发问:“可是总斩获的一成?”

    景畴提出撤军是出于利益的考量。

    景畴当然也会因利益而继续留下来攻城。

    屈桓失笑:“景兄怎会说出此等荒谬之言?”

    “自是归由公族分润的一成。”

    景畴闻言摇头:“若如此,景氏不若撤军!”

    项燕突然开口:“除屈司马所言之外,大梁城以东诸城皆由景氏为先锋!”

    “诸位将军以为,何如?”

    屈、昭、斗等氏的将领窃窃私语,低声商议。

    如果此战得胜,秦军必然会向西北方向撤军,位于大梁城东的城池守备会十分稀疏,若景氏为先锋,景氏很可能一轮猛冲就拿下城池。

    项燕的安排对景氏而言是一个不菲的诱惑。

    而对于其他氏族而言,虽然他们不知道嬴成蟜为什么找准了景氏主攻,可若景氏撤军,嬴成蟜的主攻方向必将转向其他氏族。

    届时,由景氏承担的战损很可能落在他们头上。

    既如此,分出一部分利益让景氏继续帮忙抗住秦军也并非不能接受。

    几经商讨过后,一众将领齐齐拱手:“唯!”

    项燕声音转而肃然:“而今秦军将主攻方向定为东城。”

    “这确实令景氏损兵折将,却也给了我大楚以布置的机会。”

    “令!”

    “其余三城强攻城墙,景氏据守城下,抵御秦军进攻!”

    昭愿等将领颇有些不满。

    但屈桓和景畴却已拱手:“唯!”

    见屈桓和景畴已经认同,其他将领不得不拱手应令。

    项燕声音环视众人:“一切斩获都建立在此战得胜的基础上。”

    “若此战不能得胜,所谓分润、所谓战利皆空谈尔!”

    一众将领再度拱手,领命而去。

    待众将离去,项燕疲惫的长叹一声:“何其可笑!”

    “若各氏族争斗不休,此战我楚军不战便当自溃!”

    项燕身为主帅却无法对大军如臂使指。

    屈桓、景畴名为副将,在军中的实际权力却远高于项燕。

    项燕的大半精力都用于处置各族之间的矛盾,一身实力连三成都发挥不出来。

    但嬴成蟜可不是项燕只发挥三成实力就能对战的寻常小将啊!

    屈桓温声宽慰:“上柱国勿忧。”

    “虽然我楚军内部并不齐心,但秦国长安君却也不过尔尔。”

    “开战至今,长安君的表现不过是寻常将领之流。”

    “而今虽然秦军援军已至,但我军依旧坐拥优势兵力。”

    “我军此战定能大胜!”

    项燕看向屈桓:“屈司马应能看得出,本将的战场在安陵城,但长安君的战场却在我楚军!”

    “本将大开东、北二门,却仅有五万援军入城,这证明长安君依旧理智,即便城内兵寡也不会收拢超过安陵城承受范围的兵丁。”

    “观首战之日长安君的军略调动,他绝对有能力以更小的代价对我军造成更多的伤亡。”

    “但长安君却宁肯承受更多的战损也要主攻景氏。”

    “长安君的目标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挑拨我大楚的内部矛盾,乱我大楚军心!”

    屈桓默然。

    嬴成蟜玩的那点手段还骗不过屈桓。

    但身为屈氏的族长,虽然屈桓心中希望楚国强盛,却也不会主动帮自己的政敌开脱。

    能不对景氏落井下石,主动提出提高景氏的战利分成,已是屈桓所能做到的极限!

    为了屈氏的利益,屈桓甚至不能明着认同项燕的说辞,只能侧面回答:“上柱国令东城据守,其他三城猛攻,想来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项燕略略颔首:“希望如此。”

    ……

    在再次划分过利益后,景氏固守于东城之外,不再主动攻城。

    屈、昭和王室兵力开始猛攻城墙。

    历经鏖战,终于有一支先登勇士踏上城墙,项燕当即下令:“传令昭愿所部,夺城!”

    昭愿振奋大喝:“将士们,冲锋!”

    呼喝间,昭愿所部迅速前冲,接替了先登勇士的位置,顺着云梯向安陵城攀登而上。

    就在一名昭氏士卒距离城墙仅剩一丈距离时,突然抽了抽鼻子:“怎么这么臭!”

    士卒警惕的仰头,就见八夫站在城墙边,手里还拿着一柄冒着热气的木勺。

    四目相对,八夫咧着嘴露出灿烂的笑容:“张嘴!”

    呼喝间,八夫扬起木勺对着云梯用力一甩。

    一摊黄褐色的粘稠液体对着楚军当头泼来。

   &n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19923/6222762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19923/6222762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