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仙侠修真 > 书生剑气长 > 第1章 大寒时节是大喜
    “院主,我想去北方看看。”

    一位近四十岁文人装扮中年人开口说道。

    听他的语气,不像是在征询背对自己之人的意见。

    只是在说自己的决定。

    “你已经做了决定,又何必说‘想’呢?我也阻止不了你。”

    背对之人一身灰衣,一头白发,嗓音却不显苍老。

    不知道是花甲老人还是人少头白。

    更可能是前者吧,毕竟被中年人恭敬地称为院主。

    中年人没有接话。

    两人就这么沉默着,直到白发人再次开了口。

    “你愿意放弃成圣列祖的机会?要知道这么多年来,你是最有希望走到那一步的人。”

    中年人没有回答,只是沉稳地点了点头。

    白发人依然没有回头,“那就去吧!”

    中年人双手作揖,深深地向背影拜了一拜,毅然转身而去。

    等中年人走远了,白发人才转过了身,生着一张出乎意料的年轻面孔,轻叹了一声,“但愿你还能回来。”

    在那遥远的北方,也有着自己的故事默默地发生。

    古有历法,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此地因处夏国,历法亦称夏历。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对于这个小村子里世世代代以务农为生的村民来说更是难熬,为什么呢?因为大多人都不富呀,或者可以说是穷!

    不过今年还好,冷是冷了点,还没积雪,相对也就没那么冷了。

    不过也愁呀,瑞雪兆丰年,到现在还没下第一场雪,明年的收成可怎么办?人活着总是有那么一点艰苦,现在不冷了又该担心明年是不是会饿肚子!

    愁呀!

    平日里,村里日子过得不那么艰苦的,靠着平时上山捡拾的柴禾取暖。更多的人平日里是舍不得烧柴禾取暖的,不还得考虑一日三餐吗?

    所以呀,全村最有生气的时候就是大伙起灶做饭之时,远处看来,家家户户炊烟渺渺,好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色。

    当然,这幅景色只有村里吃饱穿暖的富裕人家才有心情欣赏,穿着暖和的裘绒,房子里烧着红红的炭火,打开窗户从村里高处看向村下。

    饿着肚子袖子里拢着双手相互取暖的人可没心思赏景。

    所以就更希望太阳跑快一点,一来有了日头可以晒晒太阳取暖,一般人家省了柴禾,穷苦人家也能出出门借着晒太阳的机会与人闲聊几句;二来时间过快一点也能早点起火做饭,太阳晒得再暖和也不能当饭吃,吃饱了才是最重要的。

    冬日里,对于不知世事艰辛的小孩有两大乐趣,一呢是帮着家里人起火做饭,可以烤火暖和暖和;二来就是把没烧烬的柴禾放在自家竹编的炭炉里,提着一边取暖一边找同伙满村玩,比比谁的炭炉烧得最久,甚至于可以在炭炉里放一个小小的红薯,烤熟了吃着可香了!

    当然这点乐趣自然只存在于村下,村上的小孩自然是不稀罕与村下的孩子打成一片的。

    这个村子叫古村,并不是说村子历史很古老,村里有很多先人古迹、古物。

    古村就是村子的名字,至于为什么叫古村,连村里最长寿的老人也不知道,世世代代就是这么叫的。

    当然也许有人知道,不过他们大多已经不怎么把自己看做普通人了,更喜欢别人叫他们仙人或者天上人,他们比村里最长寿的老人还要长寿,都不知道是两百岁还是三百岁了。有人貌如稚童,有人常年若少年模样,当然更有白发长飘、脸色红润、仙风道骨般的老仙人。

    只是村里不知道有没有出过这样一位仙人呀!

    大寒时节天才露白,村下的云家已经忙碌很久了,天还没亮就把邻村有帮人接产经验的婆婆请过来了。今天对于云家可是大日子。

    古村很小,小得都没有专门的产婆,平时村里有人生娃都得去十几里外的浮楼村请,但总有那么一些小娃等不了产婆到来,就想提前看看这个世界。

    这不,云家老二就是这么一个小娃。距离十月怀胎还有足足半个月呢,就等不及要降临这个世界了。

    根据老一辈的说法,这种小孩由于在娘胎里呆的时间不足,先天气不足,不易养活呀。所以云家当家男人云华又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第二个孩子总算要出生了,担心的是不知道这个娃会不会先天精气不足。

    愁呀!

    云华爱他的妻子,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云华年轻时家里穷,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好在云华自己争气,在外读了几年书,在村里教书的先生走了后,作为村里唯一在外读过书的人,为了方便照顾卧床不起的母亲,云华也就留在了村里成了教书的先生。

    云华的妻子黄氏是从几百里外的长安镇嫁过来的,也不知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反正最后黄氏是远嫁了过来,跟着云华一起吃苦受罪。

    为什么说是吃苦受罪呢,因为在云家老大快出生的时候,云华都快揭不开锅了,还是黄氏的娘家从几百里外挑了米面蛋肉来给二女儿养身子,听说黄氏的父亲是手艺人,不能大富大贵,但至少也比云华家强。

    其实,云华更为担心的是妻子,古时,女人生娃从来都是到鬼门关走上一趟。

    更愁呀!

    不知道是老天爷听到了云华心里的祈祷,还是邻村婆婆的经验发挥了作用,或者是黄氏及云家二娃的命好,顺顺利利的小娃就出生了。

    孩子抱出来后,云华第一眼就看向了孩子的双腿之间,然后眼睛就笑成了一对月牙!

    又是个男娃!云华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想法是:又是一个儿子,以后家里养的猪不用请外人帮着抬去卖了。

    这个想法看起来可笑,但对于村下的人并不可笑。那时一般每家里一年也就只能养肥一两头猪,过年的时候把两头猪都送到山外卖了,买上三四颗甜甜的果糖或者一个糖人带回来给家里的小孩。

    再给家里长期操持家务的妻子买双新鞋;钱多一些的还要给家里人每人买上一套好看的新衣服,这个年就算过得美美的了。

    至于当家男人,也就算了吧,只要老婆孩子高兴,自己也就高兴了。

    村里人是傻吗?猪不是有腿吗,可以赶着去山外呀,为什么要找人抬着,还享受一下老爷的待遇,虽说肯定没有老爷的轿子舒服。

    洽洽相反,村里人都不傻,猪自己走到山外的话,称重的时候不就得轻上那么一点吗?要是运气还差一些,遇到聪明些的猪,知道自己走的是断送路给跑了,就亏大发了。

    反正村里男人们的力气不值钱,也不在乎抬那么几趟,谁家没有求人帮忙的时候呢。

    云华说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其实也不能完全说是个教书的先生。村里读书的娃不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22396/5269106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22396/5269106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