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仙侠修真 > 书生剑气长 > 第5章 春去秋来
    陈先生挨家挨户跑了三次,三次都是劝村上村下的人送女娃读书,三次的结果都一样。

    大家都在背后议论先生什么时候跑第四次的时候,甚至还在打赌第四次会不会有哪一家人会同意送女娃读书。

    “我看村上李家的小女儿最有可能送去读书,李家出了那么多读书人,应该能够听陈先生劝。”

    “我看不一定,村下铁匠家的女儿才有可能送去读书呢,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你看铁匠家的女儿,长得多壮实,比我家同龄的小儿子都高一头,说话粗声粗气,不说是女儿的话,完全就是个小子嘛!”

    这话说完就引起一阵大笑。

    众人也就敢在刘铁匠不在的时候说说,传到他耳朵里保准第二天就找上门来了,而且以后到他家修锄修犁保准得比别人贵那么几文钱。

    等呀等,等了一年多也没见陈先生跑第四趟。也让村里人少了不少谈资。不过也多了一个谜:陈先生为什么不跑第四趟了?

    有人说陈先生是碰壁碰多了,不好意思跑第四趟。

    还有人说是陈先生在想一个能说服别人送女儿读书的新理由。

    更有人说,陈先生劝人送女儿读书的事被人传到城里了,城里的大官不同意陈先生这样做。

    但陈先生像没事一样,和往常一样上午在村塾教小孩读书,下午村上村下到处游荡,依然喜欢到田地里劳作,依然喜欢听妇人吵架。

    当然来了三年,先生还多了一样新的爱好:钓鱼。

    陈先生夏秋季经常去村外小河边钓鱼。鱼杆就是从村后的竹林里砍的竹子做的,可不是村民编制簸箕背篓的竹子,是本地的一种小蓝竹,竹身绿中带一点蓝,最大只能长到大人两个手指那么粗,但可以长很高很高,很是适合做鱼杆。

    鱼线是陈先生找人去城里买的,村上的人不时还是有人去城里,两三个月就去一次吧,毕竟有些有钱人还是在城里置了家业,时不时还是要去住上一段时间,一是房子沾点人气没那么容易坏;二来也防止长期不住被小偷惦记上。

    陈先生开始钓鱼的时候一群小孩总是围着在那儿看,你说小孩看什么?看钓鱼?还是陈先生钓鱼技术高超,想跟着学几招?

    都不是,村里谁家不会钓鱼呀,比陈先生这种初学钓鱼的人技术好多了,一上午就能钓一大筐。

    大家主要就是看陈先生的鱼线,一般村下人的鱼线就是细麻线,村上人的不知道,没见过村上人来河边钓过鱼。也许富贵人家都不钓鱼吧,想吃鱼花点小钱买来就是。

    陈先生的鱼线是透明的,很细,就只有几根头发丝那么细,但非常结实。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信,那么细的线怎么可能有多结实,平时钓鱼用的细麻线比陈先生的鱼线粗多了,村里的男人平时挑米挑谷的绳子就是手指这么粗的麻绳,可结实了。

    陈先生给大家试了一次后大家就不怀疑了。先生把鱼线绑在村塾里一个小孩腰上,然后把线头挽在一根大竹杆上,找了两个高壮一点的小孩两边一抬,还真把人给吊起来了。

    当听说陈先生让自己来试的时候,吓着那将要被吊着的小孩差点大哭一场。平时自己也没犯什么错呀,先生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一会抬起来,这么细的线一断,不就得把屁股摔平?

    从此以后,大家都不怀疑这根神奇鱼线的结实程度了,反而更好奇了。

    所以呀,陈先生一钓鱼,大伙就围了上去,就想看出这根线的由头。

    村里的大人也放心让自家小孩跟着陈先生,平日里家里忙,小孩上完学回来没人看着,自己出去玩还得担心,现在有个陈先生帮忙看着也不错,天太晚的话陈先生还会把孩子送回家,多好。

    但时间一久,大家都不去看陈先生钓鱼了,先生读书的学问很大,钓鱼的学问可真不怎么地。有时呀,一两个时辰都没一条鱼上钩。

    一直这么看着多无聊呀!

    先生的乐趣倒是没受什么影响,一日里就算一条鱼没钓上看着也挺高兴。

    云远就喜欢看先生钓鱼,就算先生没钓上鱼也喜欢看。不是云远喜欢看钓鱼,而是陈先生钓鱼是云远教的。

    陈先生最先想学钓鱼的时候让村塾里的小孩教,谁敢呀,学生哪儿敢教先生?大家纷纷摇头!待大家下学走了以后,云远偷偷溜了回来,找到陈先生说自己愿意教先生钓鱼,让愁眉苦脸的先生马上就喜笑颜开了。

    然后云远就教先生去村后的小竹林找竹杆,鱼线倒是先生自己提出不用麻线的。然后再教先生做鱼漂、做鱼钩、河边选钓鱼位置、下杆的地方,什么时候起杆。

    可是云远从来没对外说陈先生是跟他学的钓鱼,也不想说,更不想先生对外说,原因很简单。

    丢人呀!

    云远看陈先生钓鱼就是看陈先生什么时候能开窍,钓鱼技术也提高提高,这样也好第一时间对外吹吹:先生钓鱼是自己教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可看得越久云远也就越不抱希望。

    这天,小河边只有陈先生和云远,先生依旧不死心,兴致很高的在那儿钓鱼,云远坐在一边,无聊地玩着石头,一颗一颗地扔向河里。脸上满是犹豫的神色。

    “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我看你憋了好几天了,小心憋坏了”

    云远转过头诧异地看着陈先生,“先生怎么知道我有问题想问您?”

    “当然因为我是先生呀”这个回答和没回答一样。

    云远思考了一下,“先生,为什么你没跑第四趟?”

    陈先生回道,“事不过三,知道什么意思吗?”

    云远点了点头,先生教过的。

    “那为什么事不过三知道吗?”

    云远想了一会,摇了摇头。

    陈先生点了点头,“以前有位打仗的将军说过,打仗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我劝了三次也就没勇气劝了。”

    “先生我也很无奈呀!”

    说这句话的时候陈先生显得特别没落。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22396/5269106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22396/5269106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