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社员不解,水稻明明再过十天半月就能长到十成熟,到时候收成肯定要比现在抢收多个一成半成,现在收了岂不是可惜吗?都纷纷跑去问苏卫民怎么回事。

    苏卫民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伙说了。

    有人跟着担忧,也有人觉得他过分杞人忧天,这天气好好的,往年台风也没有这么早来,不过苏卫民是支书,苏振华又是大队长,人家家里不缺这口饭,什么时候收还不都是人家说了算?就算他们不同意又能怎么办呢?顶多就是慢点干活多拖几天,收到后面的多少能多一点收成,也能多分一点稻谷。

    经过这一次,苏卫民更加坚定了要分田到户的决心。

    只要把田划分到各家各户去,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省得像现在这样各怀鬼胎。

    第209章

    其他公社听到苏家公社要提早抢收水稻也纷纷表示不解, 收割水稻的第一天就有人把这事捅到了县里。

    清晨的苏家村依旧闷热,一点风都没有,沉甸甸的稻穗耷拉着脑袋一动也不动, 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柱子和饭团一大早去给赵先锋打电话, 说他们已经回了苏家村, 能不能让小鱼儿有空过来玩几天。

    结果赵先锋告诉他们:小鱼儿去了首都找他们, 昨天上的火车, 不提前告诉他们是打算给他们一个惊喜!

    柱子和饭团你眼望我眼, 瞬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饭团告诉他赵叔叔, 让小鱼儿先去柱子家找张爷爷玩几天,他们在首都还有其他任务,七月底一定会赶回去。

    赵先锋没有办法,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柱子这边第一时间给老爷子打了电话, 让他带着小鱼儿玩几天。

    几个崽崽都经常提起小鱼儿, 老爷子对这个和他们一块长大的小伙伴自然也不陌生,还打趣说走了一群孙子又来了一个孙子陪他, 高兴着呢。

    打完电话, 大宝小宝饭团柱子四个能当半个大人用的劳动力跟着大人们下田加入抢收大军。

    四个小的自然也跟着去,不过他们还小,下地也是碍手碍脚,就让他们在边上的田埂抓蚱蜢蜻蜓玩。

    李玉凤和苏笑笑当后勤, 在家里准备绿豆汤和酸梅汤, 随时给在地里劳动的人们补给。

    韩城本来也要跟着他们下田, 可被苏卫民拦住, 说他那双救生扶伤的手不能有所损伤, 万一被镰刀或者稻草割伤就麻烦了, 硬是把他撵到晒谷场去晒谷子。

    苏卫民说:“你别以为晒谷子的活容易, 我们站在水稻田里还能凉快些,在晒谷场上烤才是最热最累的活,你如果怕苦怕累就下来吧。”

    韩城:“……”他又不傻,晒谷场没活的时候他自然会找地方乘凉,又不会一直站场子上干晒,不过对于老丈人的良苦用心,他也欣然接受,反正这些活也是需要人干,就跟着另外几个人去了晒谷场。

    饭团和柱子第一次踩到冰凉凉软绵绵的土地里,还觉得挺好玩的,割水稻也不是什么技术活,大宝小宝教他们几下就能学会,割得特别顺溜。

    社员们都打趣苏卫民说:“苏支书,你们家几个城里来的外孙一个比一个细皮嫩肉,倒是不怕脏啊,干活也麻利,可别晒伤了才好。”

    苏卫民乐呵呵回应道:“我们家孩子没有那么娇气。”

    李玉凤给他们一人一顶竹帽戴着,可崽崽们白嫩的脸上还是晒得红扑扑,苏卫民看着也是心疼,不过闺女说了读万卷书不如自己亲自经历一次,只有亲自去田里锻炼过才知道稻谷是怎么来的,才能明白“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实在受不了的话他们自然就会回来。

    “大宝小宝,我捡到一个大田螺!”饭团小时候韩城带过他去山涧的小溪里捡过石螺,也跟着苏笑笑去赶海捡过海螺,这还是他第一次捡到真正的田螺呢!

    比脚指头还粗的田螺打开掩盖露出须须吐着泥糜,饭团轻轻一碰它的须须就赶紧缩回去,还一个劲往泥里钻,被饭团一把抓住,可好玩了。

    柱子羡慕地看着:“好大一个呀。”

    李玉凤给他们带着几个小竹笼,就是用来装田螺泥鳅这些东西。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35333/5452626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35333/5452626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