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目睽睽之下,韩城抱了抱妻子,也挨个抱了抱孩子才依依不舍离开。

    之后的几天天气都很好,艳阳高挂,依旧很炎热,但是偶尔有风吹过,已经不是台风来之前那种闷热。

    苏家村上下一心,田地犁好之后,很快又要进入了双抢的下一个工作,那就是插秧,要把播种育好的秧苗铲起来重新插回稻田上,偌大的水田,每隔十几厘米就要种上一小撮,这也是个庞大的工程,虽然比割水稻少了个打谷晒谷的环节,这也是真正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弯着腰劳作,也很是累人。

    崽崽们干一天活下来同样也是累得不想动。

    连饭团都说以后一定要发明一个收割机还要发明一个插秧机,这样以后农民伯伯就不用再弯腰种地了。

    苏笑笑心想,我国本来就是农业大国,后世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个伟大的奇迹,当然杂交水稻之父袁爷爷功不可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饭团如果想当个农业机械设计师也挺好,他脑袋灵活,鬼点子特别多,设计好这个东西还真能造福人类,提高劳动效率养活更多的人口。

    插秧工作用了五天就已经完成,苏卫民说是抢收水稻练出来的积极性,这样的工作量往年都要用八到十天才能完成,今年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可见还有多少剩余劳动力,如果分田到户,积极性只会更高。

    所以插秧工作一完成,苏卫民就完善了苏笑笑的“计划书”,打算直接去找县领导提这件事。

    苏笑笑想了想,这个事她多少知道一点,干脆也跟着一起去。

    第215章

    苏笑笑已经许久没来过县里, 上一回还是几年前梁红梅的娘搞事情的时候,如今再来居然有种故地重游的错觉。

    小县城的生活气息很浓郁,也完全没有了几年前那种阴郁,颇有点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意思。

    小县城坐落在小江边, 两江入口的交汇处呈现两个不同的颜色, 一边翠绿, 一边橙黄,汇合在一起的位置正对着最高的大楼,那里就是县政府大院所在,小县城的部门分得没有那么清楚,几乎所有的政府人员都挤在这几栋楼里办公, 隔壁再走几步就是政府宿舍大院,旁边还有银行宿舍, 医院宿舍等等。

    因为每年台风季或者雨季, 合江都会涨潮, 沿江路一楼年年被水淹,最严重的一次淹到二楼, 因此, 在这个城里人一家几口挤在一个几十平不到的筒子楼里是常态的年代,沿江路所有房屋一楼都空置出来不住人的情况, 也算得上是这座南方小县城的特色。

    苏笑笑第一次来政府大院, 苏卫民倒是每年开会都会来, 可能县长和书记这些大人物不记得他这个小小的村支书, 但是苏卫民对这里倒是熟门熟路。

    登记过后说明来意, 门卫那边找人去通报过后, 苏卫民便带着苏笑笑摸到四楼, 县最高领导班子办公的地方。

    “闺女等下见到的都是大人物, 咱不用紧张,也不要胡乱说话,免得得罪人都不知道。”其实是苏卫民自己有点紧张,想了想又觉得自己这话有点多余,自家闺女跟着韩城在军区和首都生活那么长时间,什么世面没见过?又怎么会紧张呢。

    苏笑笑弯了弯眼睛:“爹你放心,你就当我是你的秘书,来给你壮胆的。”

    苏卫民忐忑不安带着闺女来到县长办公室的门口,张书记正好找李县长有事,在门口遇见。

    苏卫民连忙打招呼:“张书记你好,我是苏家村的苏卫民,这是我闺女,我们找李县长有点事。”

    张书记挑眉看了他,再扫一眼苏笑笑,停留了两秒,便收回视线看向苏卫民:“苏家村的村支书?这是你闺女苏笑笑?去年隔壁省的高考状元?”

    苏卫民点点头:“是的。”

    张书记又扫了这对父女一眼,眼神有些复杂,苏笑笑本该是他们省的高考状元,可惜嫁到隔壁省去了,要是没有远嫁,县里出个省状元那是何等荣耀,结果被隔壁省捡了便宜,真是可惜了。

    “幸会,苏笑笑同志现在应该是在首都大学上学吧?”张书记随口问道。

    苏笑笑笑着回答:“是的,放暑假带着孩子们回来看看父母。”

    张书记点点头:“不错。”

    苏笑笑不知道他是说在首都上大学不错,还是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35333/5452628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35333/5452628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