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 第125章 第 125 章 王忠嗣
    天宝元年十二月乙卯, 太子宾客贺知章告老还乡,帝王赋诗送之,太子领群臣送之。

    贺知章经过洛阳时, 秘密至伊川县李府,与李长安、严挺之私会一夜,第二日才再启程还乡。

    天宝二年春。

    一冬无雪。

    樊梨花死在了十二月的第一天, 她终究还是如她老师所言一般寿数当有九十一。

    这样的年纪放在什么时候都是喜丧了, 据薛家人所言, 樊梨花是在夜间去世,那一夜的星辰很明亮。

    薛家人没有告诉李长安,樊梨花去世之前最后观星占卜了一次, 大笑三声, 随后才离世。

    没人知道樊梨花的占卜结果是什么。

    直到天宝二年的五月, 薛嵩兄弟才闻讯从边关赶回来奔丧。

    随后在薛家待了几日, 又急匆匆返回了边关。

    中间跟李长安只见过一面。

    天宝二年六月,圣人又生了攻打石堡城的心思,他再次催促王忠嗣领兵攻打石堡城,王忠嗣言吐蕃军进攻朔方, 他身为朔方节度使实在脱不开身。

    圣人无奈作罢。

    六月末,伊川县迎来了两个故人。

    “小裴老师陈老师”李长安收到二人已经来到的消息之后立刻就骑马从洛阳城赶了回来。

    颜真卿在伊川县颇有政绩,上月被升为了殿中侍御史,奉命巡查河东、陇州。

    他出身本就清正, 自汉以后,儒家学说就占据了主流, 尤其是隋唐数本儒家典籍被纳入科举范围后,儒家声望更盛。颜真卿祖宗颜回是孔子爱徒,所以颜真卿的出身并不比寻常世家子弟差, 何况他不但有出身,自己也还有本事,更有李长安提携,升官就更快了。

    不过颜真卿在临离开之前为李长安引荐了他的侄子,颜季明。

    祭侄文稿所祭奠的那位侄子。

    如今伊川县的县令名叫张巡,开元末年刚中进士就被蹲在吏部等着他的沈初“一见如故”,顺理成章被调到了伊川县当县令。

    张巡这个名字远不如他的外号更广为人知,文天祥正气歌中“为颜常山舌,为张睢阳齿”中的颜常山指的是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张睢阳指的便是张巡了。

    战绩是带着三千人在没有任何外援的艰苦条件下死守睢阳两年,累计杀敌十二万,安庆绪派十几万大军强攻睢阳也被其拒之门外,守住了江淮之地,可以说要是没有张巡,睢阳守不住,那江淮地区也会沦陷,说不准安史之乱就真把大唐灭了。

    以三千抵挡十几万,两年抵抗叛军三百多次进攻,还歼灭敌军十几万堪称守城的神。

    洛阳如今正在修缮虎牢关,修缮图纸就是李长安与张巡一同绘制。

    赶来时,李长安身上还带着工地上的尘土。

    裴芸与陈国生从马车上走了下来,裴芸一见到李长安脸上带上了微笑。

    “瘦了,瘦了。”裴芸伸手捏捏李长安的肩膀。

    她摇头道“我阿姐性子你也知道,一旦做起事来就非要做完不行,她说田地里离不开她,就让我带着书先过来了。”

    她的声音里却带着骄傲。

    陈国生却没有过来跟李长安搭话,而是一下马车就走到了后面几辆马车边上,掀开车帘仔细观察着车中所载东西的状况。

    确认无误后才松了口气,走到了李长安身边,兴致勃勃道“你这丫头终于舍得把老夫放出来了用不用老夫顺带走一趟范阳把安禄山给一并炸了”

    李长安笑道“没了安禄山还有史思明,这可不是死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事情。”

    说话间李长安已经带着二人来到了厅内,“陈老师这次可把东西带齐了”

    陈国生摊摊手,无奈道“就跟我给你写的信里说的那样,黑火药的威力炸不开城墙,要想把城墙炸开得用硝化甘油,这个性状很不稳定,没办法车马运输,我得亲自去石堡城那边配。”

    那几辆马车中带的就是陈国生事先准备好的用具,他得到了军中以后再提炼炸药。

    “不着急,一时半会这仗也打不起来,明年能打起来都算快。”李长安道。

    二人旅途劳累,李长安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裴芸和陈国生先歇息一晚。

    第二日李长安才找上陈国生。

    “还要劳烦陈老师装神弄鬼一番。”李长安提着茶壶给陈国生斟了一杯茶,笑眯眯道。

    “炸药太过惊世骇俗,陈老师本职既然为道士,倒不如装神弄鬼一番,假托请雷公相助,方才降下雷霆劈开城门。”

    李长安已经想好了托词。

    倒不是说火药有什么隐瞒的必要,大唐如今虽然还没有将火药应用在战争上,可火药已经被发明出来了,也总会有那么几个倒霉道士练要把自己炸死。

    只是怀璧其罪,陈国生弄出来的这个威力太大,而且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的条件,只能小规模手工提取,对操作要求还极高

    “实在不行您就说这是火药。”李长安嘟囔道,至于为什么这个火药威力这么强,凑巧呗。

    人家汉光武帝刘秀还能召唤陨石跟大风呢。

    陈国生听到李长安的话呲牙咧嘴“又要装神弄鬼啊。”

    他还参加过“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呢,结果一睁眼当了道士不说,还得天天装神弄鬼

    “时代不同了嘛,咱们大唐人就信这个,吐蕃人也信这个,咱们大唐已经算不错了,吐蕃处于奴隶制社会对鬼神之说更敬畏呢。”李长安安慰陈国生。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天下苍生,你就忍忍吧。”

    陈国生长叹一口气“行吧,你帮我写个稿子我照着念我老头子一辈子没信过封建迷信啊。”

    李长安对这个已经十分轻车熟路了,自从发现大唐人信奉这些迷信之后,李长安就专门研究了大唐目前最流行的迷信说法又结合后来这一千多年流行的迷信说法,弄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糊弄人方法。

    李适之这样有文化的大唐宰相听了都深信不疑

    十月中旬,朔方都护府。

    尔雅曰“朔,北方也。”

    朔方就位于大唐的北侧,北侧紧挨着回纥,西侧是河西各镇,西南方则是陇右,距离吐蕃并不远。

    开元九年大唐置朔方节度使,领单于大都护府,夏、盐、绥、银、丰、胜六州,定远、丰安二军,在大唐的时节度使中,朔方节度使手下的兵力也是最充足的一个。

    王忠嗣便是如今的朔方节度使,他原名王训,是王海宾之子,王海宾在开元二年抵御吐蕃一战中战死,当时李隆基接见了战死将领的遗孤,王训才九岁,见到李隆基便伏地大哭。

    李隆基感慨“这是相当于霍去病的遗孤啊,等日后你长大,朕一定拜你为将”,于是便将王忠嗣收养在宫中,当作义子抚养长大。

    王忠嗣长大以后果然也没有辜负李隆基的信任,南征北战,成为了如今大唐首屈一指的名将,身兼两镇节度使,坐镇朔方。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37426/6050348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37426/60503480.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