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
    洛阳建都始于周公营造洛邑,后周平王东迁,正式成为首都。

    后汉光武中兴,兴建南北宫,毁于董卓之乱。

    曹魏建立后,文帝、明帝相继修建洛阳,于故址建太极、昭阳等殿。

    司马氏代魏,仍以洛阳为都。

    洛阳并不大。

    东西七里、南北九里,自汉以来差不多都是这个规格,与北魏时庞大的洛阳城不好比。

    四面开有十二座城门,曰大夏门、宣阳门、开阳门、上东门、平昌门等。

    洛阳城西北角有金墉城,乃曹魏时营建,分为三部分,联为一体,故称金墉三城,又名永昌宫。

    修建金墉城的目的是“备不虞”,这个习惯应该起源于曹氏在邺城西垣北段修建铜雀三台。

    金墉城的防御设施非常完善,与洛阳东北角的百尺楼一起作为全城的制高点。但在这会,却成为了废帝、废后及获罪宗室的羁押场所。

    汉魏、西晋洛阳城之外,还有许多建筑,居住着大量百姓,甚至公卿士族也多住于此,如太尉府就曾位于城南,城东还有吴、蜀二主宅第。

    就邵勋等人刚刚抵达的城南地区而言,灵台、明堂、辟雍、太学、国子学当是最显眼的“地标建筑”。

    他们入驻的就是辟雍。

    辟雍是公卿子弟学习礼仪、雅乐、舞蹈、诗文、骑射等技能的地方,这会已经停办,正好空了出来。

    辟雍之北是国子学,南面是一片民宅,西面隔着开阳门大街(南北向)遥遥相对的是明堂。

    此处离司空府不远,地方也算宽敞,正适合大军驻扎。

    先期抵达的潘园庄客、仆婢就集中于此,乱哄哄的。

    老实说,邵勋微微有些失望。很显然,裴妃并没有把他们弄进城内。

    不过仔细想想也能理解。

    洛阳城内要么是皇宫、诸衙、仓库、军营等官方设施,要么就是真正的巨室豪门、宗王宅邸。普通民房不是没有,但你至少得是曹魏营建洛阳城时的第一批居民,没这个时代红利的话,想住进去是有点困难的——未得圣命,乱糟糟的泥腿子、军士们如何能进城呢?尤其在紧张的局势下,人家还担心粮食不够吃呢。

    没办法,只能靠自己了。

    从抵达的第一天起,邵勋就开始观察附近的地形、建筑、道路。

    还好,他发现敌军若来,还是可以打一打巷战的。

    另外,从军事角度来说,他们钉在城外,可以与城内的驻军互为犄角,互相援应,让敌军放不开手脚,甚至前后夹击,还是很不错的,前提是城内驻军真的支援他们——可能吗?难说。

    “而今有三件事。”邵勋看着围在身侧的李重、黄彪、周英、钟獾儿、吴前五人,说道:“其一乃修缮辟雍外墙,其二为囤积军资器械,其三乃摸清友邻部队情形。”

    说完,他看向吴前,道:“修墙之事,你来办。所需劳力,就近征发。”

    “督伯,附近多公卿巨室,如何使唤得动他们?”吴前叫苦道。

    “此事我会与幢主商议,你做好准备即可。”邵勋说道:“都这個时候了,若还摆谱,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诺。”吴前放下了心,只要有人出头,他就是个奉命办差的人而已,不难。

    二人说话间,开阳门大街上响起了一阵马蹄声。

    众人寻声望去,却见数百骑策马而行,如风驰电掣般一掠而过。

    “这——骑战马赶路,莫非有紧急军情?”宿卫军出身的李重面色凝重道。

    一般而言,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军中是严禁骑战马赶路的,抓到就要被鞭笞。

    盖因马儿的体力很差,一天最多赶路两个时辰,其他时候要么休息,要么吃马料补充体力。

    如果骑战马赶路,却突然遇到敌人,当是时也,敌人马力充足,可反复厮杀,你的马儿却跑得体力不支,汗出如浆,还怎么打?

    眼前这数百骑兵,很显然没有赶路用的骑乘马,只有战马,却依然风驰电掣般前出,肯定是有紧急军情了。

    “没那么快来的。”邵勋安慰道:“至多是一些充当先锋的敌军游骑罢了,这队骑军应是出城驱赶的。或者,敌军尚未来,他们至外围部署。战洛阳,其实主要战的是外围啊。”

    李重默默点头。

    “只是游骑啊,那还好。”

    “游骑也很可怕,鲜卑还是乌桓?抑或是匈奴?”

    “出不了这三家吧。刚走的那批骑军,多半就是鲜卑人,只不过他们是禁军罢了。”

    “成都王麾下应该有很多骑兵吧?那可如何是好?”

    “只有拼了,拼死算球。”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邵勋皱了下眉头,他发现这些人很怕骑兵啊,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毕竟将来可是要面对铺天盖地的胡骑的。

    “我问你们,如果行军之时,在平原旷野之中遇敌骑,有什么办法应对?”他转过身来,看向众人,问道。

    场中一时间有些沉默。

    “督伯,或可学马西平故智,使用弓弩、车阵?”李重毕竟是禁卫军出身,谙熟军事,第一个想到。

    “这个办法为何有效?”邵勋问道。

    “车阵首尾相接,可阻敌骑冲阵。偏厢车一侧有挡板,弓手立于车上,朝外射击,可从容杀敌。”李重答道。

    “听到没?”邵勋看了眼众人,说道。

    “听到了。”

    邵勋当场俯下身来,拿匕首在泥地上画图解释。

    其实,核心就是制造障碍物,阻止骑兵直接冲过来。不一定要偏厢车,紧急时刻,辎重运粮车都可以,甚至可以用士兵单人能够携带的鹿角,临战之时掷于地上,这也不是没人用过,效果还很好。

    当然了,偏厢车肯定是最专业的。

    一侧有挡板,可阻止敌方骑射手的箭雨,挡板上还有射击孔,己方步弓手可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从容射击。

    考虑到骑射的稳定性、精准度、射程、射速、威力都不如步弓,目标还很大(有马),在对射之时,骑射手相当吃亏,根本坚持不下去。

    有偏厢车遮护,步兵还可以轮番休息,体力、精力得以恢复,能连续作战。到最后,怕是骑兵比步兵还累。

    马隆就是用的这一招,创造了奇迹。

    “但此法也有缺陷,谁来说说?”邵勋画完车阵示意图后,突然问道。

    “督伯,敌方如果有悍勇敢战之步卒,车阵就危险了吧?”黄彪思索片刻,说道。

    “不错。”邵勋赞许地看了他一眼,道:“黄彪回答得很好,诸位再想一想,还有什么缺陷?”

    “用火箭攒射,或有危险?”有人问道。

    “不,防火很容易做到,再想想。”邵勋摇了摇头,说道。

    “截断粮道,此阵不攻自破。”有人说道。

    “如果携带了足够的资粮呢?马隆当年随军带了足够三年所用之物资。”邵勋否定了,继续鼓励道:“再想想。”

    “挖断道路。”

    “填平道路很容易,这不是什么好办法,只能延缓车阵,而不能阻止。”

    “最主要的还是要挑选精锐步卒,马西平当年的三千五百人,都是精兵悍卒,诸般兵器都能使用,绝非乌合之众。”李重叹了口气,说道:“其实,草原也不是人人有马,战马亦很宝贵,能当上骑兵的,一定是优中选优,不会是滥竽充数之辈。反观步兵,低劣的发根木矛就上了,临战之时极易慌乱,一旦溃逃,会令全军士气崩溃。”

    “很好!”邵勋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前阵子我让大家都学射箭,很多人还不以为然,现在知道好处了吧?”

    说穿了,步兵的门槛太低,是人都能上,且世兵制下,大部分步兵的素质堪忧,训练非常不充分。

    反观骑兵,因为马匹的宝贵,天生就有门槛,水平低的人还没资格入选呢。

    一个国家,到底有多少马匹呢?

    盛唐之时,官营牧场加驿站,总共七十多万匹马。

    辽国的马政办得十分出色,但全国才百余万匹马。

    养马很不经济,牧民不一定爱养。且很大一部分牧民没有马,他们的身份是牧奴,没什么个人财产,平时骑着贵人的马匹,帮贵人放牧牛羊马驼,如此而已。

    在中古时代,骑兵、步兵的个人素质,天然就不对等,所以多次创造了骑兵击溃步兵的神话。但如果遇到与骑兵个人素质相当的精锐步兵,虽然仍很被动,但劣势会大大改善。

    “射箭太难了,没几年练不出名堂。”李重沉吟道:“其实,草原引弓之国,牧人少时骑羊,大了骑马,每年还举办集体狩猎活动,在骑、射这两项上,他们的基础很好。一旦入主中原,会愈发难以对付。”

    这会胡人的战斗力,其实也就那样,一般般。但如果他们入主中原,装备水平会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40204/5594813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40204/5594813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