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带着制作工坊求生[综名著] > 第9章 姨妈巾和陶器
    大姨妈大姨妈大姨妈…

    不注意的时候还好,自从想到这一点,连秋的安稳生活立刻没了。本来还计划着把魔爪,不是,给山壁那边的小羊羔们一个家,现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想到这个。

    怎么办呢?

    连秋无意识把目光落到燃烧的火堆,话说,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古代的姐妹们好像用草木灰来着?

    连秋再次出发了,带着她的小筐三号。

    这次的目标是树?皮。

    她的树枝不是白捡得,山洞所在的那座山也在这个过程中被走了个遍,树的特性和利用的点都有点印象。

    万万没想到的是,黄软软还有这种用法。

    黄软软是连秋给树起得别名,姑且叫它树吧,长得和竹子有点像,外皮则像玉米,皮剥了一层又一层。

    撕下来的皮条纹是竖直的,淡黄色,摸起来软软的,让连秋看了就两眼放光,想着给床铺升级换代。

    现在,床单没用上,姨妈巾先来了。

    考虑到制作失败的可能性,不,是肯定性,连秋薅了不少,给十几棵“黄软软”瘦了身。

    小筐三号也没有直接送山洞,而是先在太阳底下晒,消毒杀菌,就算只是心理安慰连秋也要坚持。

    反正晒晒没啥坏处。

    等那些黄色的“树皮”带到溪水边用水冲刷后再次躺在树枝上在太阳下暴晒消去水分,连秋满意的将它们回收放在储藏区,最上面铺上一层干干净净的大叶子,用石头压着。

    等大雨再次出现她就可以开工了。

    至于现在,连秋抬头沿着山洞口抬头望天,热辣辣的阳光尤其是正午时分简直比蒸笼还可怕,她都不敢久待,就这样皮肤也是快速从冷白变成黑黄。

    不过与此同时她也有了新的想法。

    连秋想要喝水,从看到小溪的第一天开始。

    作为一个有点常识的正常人,知道生水里有多少寄生虫细菌的连秋指的当然是开水。

    连秋用竹筒装过一点,但水量不大,而且因为她不会封口必须要保持竹筒在火里开口向上。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竹筒表面光滑,连秋用来夹着它的树枝摇摇晃晃,喝得那口水废得心思她完全不想尝试第二次。

    这种时候,连秋格外怀念现代社会的锅碗瓢盆。

    钢铁制品复刻是别想了,但陶瓷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

    连秋异想天开,就想搞点尝试,人总要有点梦想,万一成功了呢。

    连秋对陶器的理解非常简单,陶土塑形,然后烧制,中间复杂的可能还有上釉什么的。

    多余的工艺是连一秒都没有想过的,陶器的制作就变成捏陶土,然后烧。

    听起来很简单,但连秋在第一步就卡住了,因为她不知道什么是陶土。

    这就很尴尬…

    但陶土既然和一般的土不一样总是有它的特别之处,从古代就有陶器出现说明这种不同不是用仪器检测,而是能用肉眼观察出来的。

    连秋能做得就是多采样做尝试。

    为了方便,所有的土都是加水团成球再一拍,放到太阳底下暴晒,旁边用树枝写上采集的地点和特点。

    至于其他时间,连秋都在积极搜集材料。比如不同大小带棱角的石头,不同硬度的树枝,之前类似柳条的枝条,干草等等。

    吃的自然也不用说。陷阱里兔子又多了好几只,幼鸽直接被放在靠山洞墙壁用石头垒起来的那一堆。

    看起来和它们的窝还是挺像的,反正也不会飞,跑不了。

    赶在大雨再次来临前,连秋终于在傍晚检查结果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不同的,呈现类似瓦片颜色的产物,看起来比周围那些碎裂的黄土块结实多了,用指甲敲还有清脆的回声。

    连秋:快乐

    连秋很快用小筐五兄弟把陶土带到小溪边,加水和成泥,黄色的粘土双手揉搓成细长条,绕着一手握拳锤扁的圆盘边缘向上盘,最后再用泥抹在上面修饰,尽量搞平整。

    最后小溪边出现了一堆大大小小的碗盆杯子之类的。

    下一步就是太阳暴晒,然而连秋不能把这些就这么仍在小溪边,晚上小动物出没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带回山洞消耗的时间和体力肯定也不少。

    连秋决定换一种方式,烧东西除了太阳,还可以用火嘛,本来陶器就是要在火窑里烧的。

    她不会做窑,但点火没问题。

    连秋在地上铺了一层树枝,把陶土捏成的器物小心放在上面,又绕着它们竖着立起树枝搭成立体的圆锥,外面又铺上一层厚厚的干草干树叶,然后树枝在木块表面快速滑动摩擦出火星点火。

    下午的阳光依然热烈,火焰瞬间沿着干草膨胀,连秋被热浪逼得连连后退,看了一会儿觉得无趣干脆收集了一些类似铁树的那种树木的树皮。

    它的树皮上毛绒绒的,可以一根根抽出来,虽然只有半条手臂上,一不小心还会扯断,连秋却又种直觉,它一定是有用的。虽然还没有想到可以用在哪里,却是不妨碍她先收集。

    连秋也确实在做这样的事,因为时间紧迫,她确实是在无脑聚拢物资。

    毛绒绒的树皮竖着叠放在一起,等火焰燃烧殆尽,连秋已经收集了三个筐。

    用树枝拨弄开灰白色还冒着红色火星的余烬,连秋看到了火堆里黑色的成品。

    看着天色已晚,连秋也没有等它们自然冷却,直接用树枝夹着往小溪里滚动,和溪水接触的那一瞬间发出“呲”的一声。

    过了一会,估摸着温度差不多了,连秋伸手下水把它们捞出来。

    制作的几十个陶器里,大一点的比如罐子都碎了,小些的杯子和碗也大多留有一些裂缝。

    好消息是它们大多数都产生了质变,除了极少数的几个还顽强保留着黄色能看出原料的外形,其他的都是偏向黑色的红。

    坏消息是能保持完整的只有一个碗和一个碗口大小的碟子,连秋珍而重之的把两个宝贝单独放在一个小筐,其余部分填满了干草和树叶生怕它们有什么闪失。

    其余的连秋也没有嫌弃。

    虽然不记得陶器制作的原理,但做饭搞发酵的时候不是常有把之前做好的加在新做的里面吗。还有穿越小说里常说的骨瓷,好像就是瓷器里加骨头粉。

    连秋不知道有用没用,但肯定没坏处就是了。她打算把这些产生变化的碎片带回去砸碎成粉,加在下一次制作的陶土里。

    除了这样的玄学行为,走在路上的连秋还积极进行反思,想着唯二成品和其他同类之间制作过程的不同。

    到山洞的时候,连秋总结出经验,可能陶器表面打磨光滑更有利于成型。

    做那两个的时候,她少女心发作特意拿旁边剥了树皮的圆棍把表面打磨了下,还画了简陋的花纹。

    下次试试。

    还没等到下次尝试,把小筐用藤蔓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49209/5821317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49209/5821317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