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带着制作工坊求生[综名著] > 第11章 桌子,匣子和炭
    比上次还要长的阴天让连秋确定现在正处于雨季。

    不点亮火光,山洞几乎是黑糊糊的,深处真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外面的天色也是阴沉沉,偶尔一不小心睡过去,醒来颇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迷糊感。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了一回,她把记录时间提上了日程。

    画正字?打绳结?方法都是有利有弊,当然基于藤蔓表皮露出的那点干枯发黄的状态,怕彻底腐蚀记不清数,连秋拿了石头,对着洞口的透过来的光在临近的石壁上狠狠刻了一笔,保证有光清晰可见,没光也能用手感受出来。

    时间在一笔一划中走过,山壁上出现了两个正字,山洞里也相应变化不少,少了什么,也多了什么。

    消耗的自然是吃食。

    葡萄彻底没有了,在连秋发明了葡萄十八吃之后。

    葡萄可以直接剥皮吃,也可以用树枝挑着一串靠近火堆加热吃,适用于晚上温度降低的时候。

    当然也可以剥皮加在碗里,还可以精细些,再加水加热成为葡萄汤。

    可以把皮就着雨水洗干净,煮出紫色的汤水,打上几个鸽子蛋,也可以配上兔子肉或者鸽子肉,还可以把去皮后的果肉堆在碗里用木棍捣出汁水直接淋在烤肉上。

    这可是很重要的。

    幼鸽肉还好,占着鲜嫩,没有调料也没什么要紧,兔子肉就不太行。

    不过她也只试了一回,因为吃烤兔肉的时候觉得缺点什么,灵光闪现发现效果还不错,连秋忙把它记在食谱上。

    以后逮着兔子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

    除此以外,还有的晾着晾着可能通风还不错,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成了葡萄干。

    葡萄没了,瓜果自然也是。

    小瓜作为饭后水果没开发出新世界已经以最简单的模式消失在连秋口中,之后位置由橙子顶上,尤其在连秋吃完肉类后。

    柠檬作为肉和汤的调味剂,或者干脆用木片刀切片泡水。

    是的,木片刀,这是山洞多的部分之一。

    做完了装骨针的盒子,连秋打开了新思路。

    因为之前的木片用的并不是太顺手,连秋干脆重新做了一个,这次不是简单的木片。

    连秋点燃火堆后,用树枝在旁边地上画出水果刀的形状,给自己做参考,防止制作过程出现偏移。

    木片的材质不错,用起来比石块还要快些。

    因为这种木头拎起来手感就和其他树枝不同,沉甸甸的,连秋尽管觉得累,也是收拾了不少断枝,估摸着肯定有用。

    果不其然,连秋挑了比地上图案略大的一段,拿了石片,用锋利处慢慢磨,断了十几块才有了刀的雏形。然后拿着简陋的木块,像当初做骨针一样,拿到洞口坐着在大石块平面打磨。

    木头可能因为密度高,过水也不湿,刀完成后使用感非常棒,把连秋乐了好几天。

    也因此,那种木头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

    小的边角料被他磨出了六颗细长的木钉,为了保存,一样做了盒子。

    两个盒子珍而重之放在单独显眼的位置搏得午睡的连秋一笑。

    别人家的女儿匣子里装的是首饰,她连秋盒子里装的是骨针和钉子,可以说非常有特色了。

    因为这奇妙的联想,兴致起来,还特意又拿了石片的棱角在盒子表面刻画了祥云图案,这也勉强算是连秋小姐的首饰匣了。

    连秋小姐就是这样不走寻常路的奇女子。

    奇女子就着雨水洗干净头发,细长浓密的金发早已经齐着脖颈用石片一小块一小块的割断,因为动手的tony老师是个新手,工具也不趁手,连娃娃头都没得到,垂下来的发尾参差不齐。

    原本应该爱美的连秋也不生气。毕竟是自己动得手,有滤镜加成。况且她又不是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如今这情况,只恨不得剃个光头,忍去洗头发的麻烦。

    以及,她的下限,随着荒岛生活,也解锁了不少。

    在羞耻心和舒服一点形成对抗时,连秋在来到这里的第二个雨期里解锁了洞口一键脱衣成就。

    漫步在大雨里,抹了把脸的脸的连秋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突然闪现出热带地区的草裙。

    她…应该…不会到这种程度吧。

    用裙子擦干净身体,然后把半干不湿的裙子用树枝支起挂在火堆旁边晾的连秋深思。

    连秋的恐慌只有时间知道答案。

    在走向答案的日子里,石头堆的石头被挨个挑选,为了合适的形状被大石块沿着木棍蘸着草木灰划出的印子砸。

    石堆里探头的幼鸽越来越少,石头堆也逐渐削减,取而代之的是靠近山壁洞口的姑且称之为桌子的东西。一层层石块磨平六面,尽量整齐摞上去的,最上层的表面被打磨的格外光滑。两个匣子?也被珍而重之转移到那里。

    桌子做好的三天后,天色放晴。

    连秋按照之前的想法,背了陶土过来加水活成泥,又加上砸碎的这些天积攒的雨水洗干净的骨头制成的骨粉,抹在石块堆砌的灶台上。

    晴朗的天气,树枝实在好找,火焰第一次日夜不停的烧着,厚厚的黄土块变硬,表面也发生了某种质地的转变,不太像陶,但连秋想要的效果是达到了,距离鸟/枪换炮就差一个陶锅。

    想到之前制作陶器硕果仅存的两个,连秋叹了口气,开始思考怎么改进。

    之前失败的陶器碎片被砸碎,用石块平整的表面慢慢砸成了粉,她预备加在之后的陶土里。

    连秋使劲回想曾经的课本,或者听到过一耳朵的相关知识,她是没有多次试错发明创造的能力的,兴趣也不在那里,在认清自己的长处短处上,她还算是有些心得。

    陶器,在她的印象里,包括砖头什么的,好像是要在窑里烧的。

    连秋曾经听过一句歌词“天青色等烟雨”,有科普说是瓷器的制作和温度有很大关系,只有烟雨天才能得到那抹天青色。(注1)

    温度,瓷器是,陶也差不多吧,反正两个她也傻傻分不清。

    此外,连秋还隐约记得,陶还是瓷还是砖来着,有说工艺提升离不开温度的提升。

    温度很重要,而且以她目前的条件来看,应该是越高越好。

    那问题来了,怎么增高温度。

    她目前能用太阳光暴晒,火烧,再提高温度,现代是窑。

    窑这种技术含量高的东西她肯定不会做,有关它的印象就是密闭的至少不太通风的地方?

    等等?为什么是密闭狭小的呢?

    温度到不了更高,是不是可能和热量传递有关?火焰中心外层远处的差别?如果尽量阻止热量流失,回收利用,温度是不是就高了。

    就像冬天旷野点一个火堆,和在一个房间里点火堆,温度肯定不一样。

    还有炭好像也和这有点关系。

    炭肯定是能烧的,宫斗剧里不得宠的小主待遇其中一个经常是炭变成有烟的,被呛得咳嗽。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49209/5821317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49209/5821317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