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科幻小说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二百四十五章:卫家嫡长女卫静姝,嫡长子卫弃疾
    包孝肃耗尽最后心血写了份札子,名为《上皇帝言朋党书》。

    全篇共计三千七百字。

    由其子代写,功成后,包孝肃昏迷不醒。

    御医诊脉,说包孝肃生机已断,就在这几日了。

    此刻,宣政殿内。

    朱总管将‘上皇帝言朋党书’双手呈递给赵祯,并且将包孝肃命不久矣之事说出。

    赵祯感慨万千,道:“包卿真乃社稷之忠臣。”

    他暂时未将这札子公之于众。

    七月三日,包孝肃与世长辞。

    卫渊得知此消息唏嘘不已,

    “前世历史上,有个包青天,乃是嘉佑七年去世。”

    “此世与宋朝颇为相似,包孝肃较于包拯,也不过相隔一年光景离世。”

    “而且,诸多人物也都能与宋朝不少名人相似甚至重迭”

    “除了时间线有些错乱真不知将来何去何从。”

    如果大周真的是大宋,他倒是没有那么多忧虑了,毕竟,此时之大宋,至少还能维持许久太平。

    但大周不是大宋,更像是宋、明结合,也不知,有生之年,会不会发生‘靖康耻’那样的事情。

    包孝肃去世第二日,朝议,赵祯以包孝肃生前遗折为由,将种谔升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杨怀仁继续留在京城,任步军司副指挥使。

    至于那札子中对于朋党之争的各种利害描述,赵祯却未说出。

    未平息武将心中怒火,赵祯又采纳卫渊的意见,任宁远侯顾廷烨为渭州团练使。

    在对夏一战中,顾廷烨战绩突出,但也不足以任团练使,这都要归功于种、杨二人的吃亏与卫渊的推波助澜。

    解决完延边一战的功臣赏赐一事,党争并未结束。

    原先是文武之争,现在倒是没武将什么事了,但清流与望族,改革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恩怨,却如火如荼。

    赵祯就是要让他们闹,只要还在可控范围内,只要不至于闹成国不将国的样子,就随他们去。

    欲要使人灭亡,就要先使人猖獗。

    七月六日,卫渊送种谔离京,

    “这段时日,京城都不会太平,你去镇守延边,反而弄落个清闲。”

    种谔作揖道:“卫侯爷为末将仗义执言,末将感激不尽。”

    他指的是卫渊想让他进爵一事。

    闻言,卫渊老脸一红,道:“以后会有机会。”

    种谔点了点头,“今后若有侯爷您用得着的地方,您尽管吩咐。”

    这句话就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了。

    如今文臣们都在忙着拜山头,想要赌两相谁会胜出。

    因武将过于团结,所以,他们能拜的山头只有一个,那就是张辅师徒。

    拜张辅与拜卫渊,本质上并无区别。

    卫渊道:“有一事,还望种老哥能够鼎力相助。”

    言外之意是说,我已经同意你得拜山头了,今后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你损。

    不怕有事,就怕没事。

    如果没事,种谔这个山头拜得还有何意义?

    想要长久的关系,就是需要为彼此做事。

    “侯爷但说无妨。”种谔作揖。

    卫渊直言道:“渭州团练使顾廷烨资历尚浅,又是初出茅庐,我担心他会稳不住延边诸将,还望种老兄多多提携帮衬。”

    “就这事?”种谔笑道:“请侯爷放心,包在末将身上。”

    顾廷烨任渭州团练使,乃是卫渊布局延边的重要一环,不容有失。

    待种谔离去后,赵祯唤卫渊前往宣政殿。

    来到此殿内,赵祯便是出口询问,“种谔走了?”

    卫渊作揖道:“刚走,臣与他说了些对应西夏之事,臣担心,西夏仍旧有不安分的可能,如今西夏内忧之甚,已让西夏百姓不堪重负”

    赵祯笑道:“卫卿多虑了。”

    “朕偶然间听说一事,桂芬那丫头快生了吧?”

    “民间都说你这位卫侯爷是重女轻男,甚至想好了女子之名,却未想男子。”

    “朕实在不解,卫卿这是何原由?”

    卫渊笑道:“不瞒官家说,臣是真的喜欢女孩,若是生个男子,调皮捣蛋,臣想想就觉烦闷。”

    赵祯咳嗽两声,笑呵呵道:“生女子又不能传承家业,若你卫家无子,将来忠勇伯之爵位该由何人继承?”

    卫渊故作一愣,皱眉道:“臣还真是没想过这个,臣只是想着,有生之年,能北伐收复燕云,能为国效忠尽力”

    “至于何人袭爵,这臣觉得臣还年轻,实在是没用心考虑过。”

    赵祯大笑道:“那怎么能行?你这一身武艺,也该有个人继承才是。”

    “再说,生男生女,又非你能掌控,不可厚此薄彼。”

    卫渊恭敬道:“臣受教。”

    赵祯又道:“你为将来所生之女儿取名为卫静姝,朕认为,这是个好名字,静女其姝甚好。”

    “但这男儿之名,你到底想没想过?”

    卫渊故作面露难色,摇头道:“臣实在没想过”

    赵祯大笑两声,“你既然不曾想过,朕就赐个男儿之名如何?”

    “若桂芬那丫头所生是女儿家,就用你想的名字,若是男儿,或者今后你卫家有子,就用朕所取之名。”

    闻言,卫渊一脸激动,道:“若官家能为臣之子赐名,实乃臣之福分!”

    赵祯点了点头,想了片刻,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弃疾’二字,

    “弃疾,卫弃疾,朕希望,你卫家之子,能为朕,为后世之君,为大周,祛除心腹之患!”

    赵祯病入膏肓,取这样一个名字,可能也有他个人的美好寄托在这里,

    “朕希望,将来世人谈及卫家子,会说,古有霍去病,今有卫弃疾!”

    他言至于此。

    卫渊深深作揖道:“臣谢陛下!”

    待他离开宣政殿。

    赵祯喃喃自语,“重女轻男重女轻男好啊。”

    “无论是卫卿想要向朕表明什么,亦或者他真是如此,对他,对朕,对曦儿将来,都是好事。”

    卫渊真的重女轻男吗?

    他要让卫家成为大家族,而且是有钱有势的家族。

    怎么能缺了男丁延续香火?

    他故意表现的过于重女轻男,就是要让一些人对他少些提防。

    毕竟,重女轻男,注定难以将家族兴盛。

    ――

    嘉佑六年,七月下旬。

    张桂芬临产之日将近。

    卫渊特意向赵祯请了半个月的长假,就是希望在张桂芬生产之日当天,他能陪伴。

    直到八月初旬左右。

    某日。

    卫渊、卫恕意等人,都在陪着张桂芬聊天。

    明兰不时打趣道:“舅舅一连休沐半月,官家也当真愿意?”

    卫渊笑道:“自你舅妈有了身孕,舅舅我一直都没好好陪着你舅妈,近日朝中无事,我也乐得清闲自在。”

    一旁的昌哥儿皱眉道:“朝中无事?外甥听国子监的同窗说,如今党争之势愈发严峻”

    卫渊突然打了一下他的脑袋,神情严肃道:“你还小,这些事情,莫要过问!”

    昌哥儿极少见自家舅舅这般肃穆,连忙点头。

    卫恕意道:“昌哥儿那么小知道什么?你就知道欺负昌哥儿,昌哥儿,来姨母这边坐。”

    卫渊没好气儿道:“不小了,再过几年,都要参加会试科举了,从此时起,昌哥儿就要学会养望与审时度势,不然等成了进士,再学这些就晚了。”

    众人说笑间,忽的,一直注视着张桂芬的明兰忽然见到有水滴落,

    “呀!”

    “舅妈,您这是要生了吧?”

    闻言,张桂芬方才后知后觉,感到下体一阵湿润。

    卫恕意对生子极有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49764/6856707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49764/6856707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