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终于完成了第一卷。

    第一次尝试科幻,写起来确实有些吃力…

    这不只是题材的转变,还有风格的变化。

    苟道中人的风格是欢乐向的,而这本书是偏向赛博风的。

    这一卷,前期埋了很多伏笔,然后在后面收回来。

    ◎先说第一条线:灰烬医生。

    主角在第一章报案时,说出了自己的家庭地址,朗云水岸17幢2501室;

    然后在第七章的时候,卢队接到电话,提到资料上的名字,不叫周震;

    第十一章的时候,卢队查资料,查的就是朗云水岸17幢2501室,业主叫傅尚景,不叫周震,并且旁边的资料名单上,还有四个失控数字的称号:双缝人,数学家,灰烬医生,安博士…

    第四十一章,天赋配型的时候,主角回忆“前世”的记忆,配出跟医学有关的天赋;

    第一百零一章,傅尚景正式出场,代号就是灰烬医生,朗云水岸17幢2501室真正的业主,并且拥有跟主角一样的超频干扰。

    ◎再是第二条线:实验体。

    主角第一章的出生点,是一个地下停尸间,出来的时候,门上刻有倒挂权杖以及吐信双头蛇标志;

    第十九章的时候,幽灵小组调查被主角感染的三名感染者,注意力被灰烬秩序引走;

    第三十七章,主角跟黑老大立哥完成交易,整个黑老大的势力,反手就被灰烬秩序扬了;

    第五十四章,谢琼宁提到“第二阶梯”的晋升消息;

    第七十章,谢琼宁的老师出场,人物描写特意强调裙摆上的天平徽记,这是第二個非法组织黄昏审判的第一次露面;

    第七十二章,卢队听完谢琼宁的情况,提到了“大鱼”两个字;

    第九十三章,黄昏审判的观察者,需要更多的实验品,对接前面谢琼宁提到“第二阶梯”的晋升消息;

    第九十四章,黄昏审判的实验体登场;

    第九十九章,正式点明主角是灰烬秩序的实验体。

    ◎然后第三条线:人格分裂。

    第十章,主角在床上睡觉,半夜却从客厅醒来,第二天一早,又回到了床上;

    第二十一章,记忆移植技术,第一次出场;

    第二十二章,主角第一次出现保护机制;

    第二十五章,记忆移植的三个危险定律:精神排异、保护机制、人格分裂;

    第二十七章,使用张勇浩的数字域,性格变得跟张勇浩一样;

    第四十章,详细解释保护机制;

    第五十三章,主角第一次发现自己人格分裂,触发第二次保护机制;

    第六十七章,副人格上线,大杀四方;

    第八十章,主角第二次发现自己人格分裂,再次触发保护机制;

    第九十章,主角第三次发现自己有问题,但被电梯的声音打断;

    第九十一章,主角第四次发现自己人格分裂,这次在触发保护机制之前,给自己留下了提示…

    除了这三条线以外,还有主角外挂,就是那间教室的线,这个大家应该都看的出来,就不列出来了。

    还有一些小伏笔,比如那么先进的手机,打开相册居然会卡顿,因为里面装的不是照片,而是人…

    这些线索,拿铁写的时候,是分别埋在一个个事件里面,因为写的太明,感觉太没技术含量。

    但现在这种写作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一旦看漏一个细节,后面很多情节就会不通。

    比如第八十三章偷拍案里,就有部分读者因为主角没有怀疑自己,觉得主角降智…

    其实在第四十章里,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一旦触发保护机制,大脑会对那些不正常的记忆进行遗忘,以及跳跃式的修正,当事人不能靠自己发现自己的不正常。

    就像第五十三章一样,主角发现自己是人格分裂,但很快就把这个发现给忘了,并且大脑给了自己一个非常离谱的解释:自己是穿越者,教室里的其他人,全是自己这个穿越者的金手指…

    所以,第八十三章这里的情节,是一样的,主角前一天已经触发了保护机制,所有跟人格分裂有关的线索,已经全部忘掉了,并且大脑还对自己进行了欺骗,这种时候,主角是不可能怀疑自己的,除非开上帝视角。

    这就好比,别人说你偷了东西,并且在你口袋里找到了赃物,但你完全没有任何偷东西的记忆,这时你会怎么做?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59756/6161584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59756/6161584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