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三国游侠 > 第83章争帝
    时间往前数,渭南大战正酣,段煨在风陵渡前被张济拦住。

    “我就知道!”他悲愤不已。

    经过一开始的懵圈后,回过神来的段煨开始怀疑沈定的用意。

    他立马就想到近在咫尺的张济与董承!

    于是赶忙求见天子,请求天子幸华阴。

    他的想法很简单,惹不起还躲不起嘛?

    直接护着天子在华阴呆几天,等沈定击败白波军之后赶上来,他立即把护送乘舆的任务交还回去。

    至于沈定不追上来怎么办?

    那他段煨自然干不出来劫持乘舆的事情,到时候派个几百人,直接把天子公卿礼送出城,谁愿意送谁送!

    然而!天子他不同意!

    天子一定要立即往东!

    公卿大臣们还一个劲地附和!

    想到此处,段煨扭头看向乘舆周边护着的公卿。

    也不知道他们是真心保护天子,还是觉得乘舆所在最为安全。

    段煨满怀恶意地揣测公卿们的心思。

    然后又叹一声。

    “打吧,打吧,幸而我早有预料,昨晚就派人回城调兵。”

    段煨调兵遣将,抵挡张济。

    只是他这边缺少猛将,张济却是叫侄儿张绣带兵冲阵,一时之间竟无人能制!

    眼看着阵型松动,段煨再也等不住,把指挥权交给手下校尉,自己翻身上马。

    就在此时,援军到了!

    段煨抓住时机带着牙兵纠缠张绣,待援军整好阵型后,才退回本阵。

    张济兵也不多,一部分分守各县,潼关、函谷关也要分兵把守,他带到华阴的只有区区一万,也就比段煨多了四千。

    然而进了华阴之后,河谷地带狭窄,人多也无法展开!

    如此竟被段煨凭借着劣势兵力守住了!

    “陛下!”暂时休战,段煨立即求见天子,“张济明知乘舆在此,而纵兵进攻,实欲反也!”

    天子惊诧莫明:“张卿岂会反邪?”

    你问我,我咋知道!?

    段煨一噎,不想解释了,直接就道:“臣军兵寡,难以支撑,请乘舆退往沈骠骑处!”

    然而天子却不乐意:“本已东归,岂可退回?张济乃忠臣,勿交攻也!”

    说着,他令身边侍中书写诏令,安排人手送往张济处。

    张济很快回应,给了一份正文只有十几个字的奏章,希望天子幸其营。

    天子反复翻看奏章。

    没有暗语,没有夹层,甚至因为字太少,连暗示都没有!

    他这才不得不相信,张济大抵是真的反了。

    “段卿。”天子依然平静地叫来段煨,“前有叛逆,可暂时折返。”

    段煨心中一喜,立即应下。

    他匆匆返回中军帐,召集部曲:“天子松口了!我们立即撤往西边!”

    话音未落,帐外传来斥候声音:“将军!风陵渡董承渡河了!”

    董承是有备而来,得知张济与段煨已经交战。

    为避免段煨误判,只是架好浮桥,令先锋把守。

    中军还未渡河,他就立即遣使要求段煨送出乘舆。

    然而段煨根本不敢信!

    甚至没等使者抵达,在收到斥候消息的那一刻,立即下令猛攻渡口,阻止董承渡河!

    “他打我作甚?”董承听到消息,整个人都懵了,“不可理喻!无脑鼠辈!”

    骂完仍不解气,想了想又恶狠狠地补充一句:“小儿不如三明远矣!”

    三明指皇甫规、张奂、段颎,三人表字皆有“明”,同为凉州人,又以治羌出名,故被称为“凉州三明”。

    作为段颎的弟弟,段煨字忠明,然而并没有什么人和他并称美名。

    气归气,骂归骂。

    天子就在对岸,富贵就在眼前,董承下令不计伤亡,全力渡河!

    只是这架势,叫段煨看见,只觉得自己的判断果然没错,董承心怀不轨!

    他一面通禀天子,一面阻止董承渡河,一面催促部下护着乘舆迅速西撤。

    天子坐在乘舆车上,头脑被颠得迷迷糊糊。

    怎么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变成反贼了呢?

    他想不通,董承也想不通。

    说得好好的,护送天子回洛阳,怎么就打起来了?

    想不通不要紧,把天子抢到手就行了!

    他们这边打得热火朝天,东边张济当机立断加入战场。

    他不求杀敌,只求天子!

    两面夹击之下,段煨终于无法承受,无奈选择放弃乘舆,一路往华阴撤去。

    果然,董承与张济都没在意他,即便少了个段煨,战斗也没有结束!

    只是从张打段、段打董,变成了张打董,少了中间层。

    终究是董承离乘舆更近,最先来到乘舆旁边:“陛下!臣救驾来迟也!”

    天子还有些懵,但他一听董承说话,下意识就对道:“幸而有卿!”

    这话一出,董承心中安定,眼见张济攻势甚急,他连忙道:“济、煨等谋反,陛下当速渡河!”

    哪知天子却出声拒绝:“不可舍百官而去!”

    董承急道:“陛下先行,百官自随后至!”

    说完立即招呼部曲护送天子往浮桥去。

    杨彪连忙阻止:“河深水急,岂可以万乘之躯轻赴险难?!”

    董承四下一扫,一拍脑袋:“以绢帛系腰,可防坠河!”

    想到就做,他一面命人速速拆绢帛为绳,一面高声道:“事急,陛下速行!”

    天子公卿既出,董承令人寻到董贵人,塞到天子身边。

    一行人在喊杀声中匆匆步行来到浮桥边上。

    最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2699/6607387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2699/6607387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