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 第九十四章 银行与结算中心
    自从港岛财经报道了财富榜以后,所有人才知道罗念中手里还有这么大一笔的流动资金。

    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他,想看看他手里这笔资金究竟会流向何处。

    通过这些,以此来分析这个行业的潜力,是不是能跟风一下,跟着首富先生后面喝点汤。

    10多亿美金?二十亿美金对于现在的罗念中都不成问题。

    这笔钱他确实不会在手里放着要投出去,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远东集团ceo韦尔奇的办公室,除了韦尔奇,罗念中,还有屈臣氏的总裁李想。

    “这么说,辉瑞是想拉入新的企业进来喽?”刚坐下,罗念中就开口询问想要了解一下医药布局的具体情况。

    “没错,我们的方案两家公司都同意了,不过它们觉得我们占股太高,要拉施贵宝入局”。

    韦尔奇把近两个月远东打算进入医药业的进展和罗念中简单了说了一下。

    “施贵宝,我记得这家公司也是漂亮国医药行业排名前20的存在吧?”。

    韦尔奇点了点头,给罗念中详细介绍了一下。

    “这家公司是吗啡和盘尼西林的主要生产商,而且它们在化妆品,医疗器械等方面很有建树,完全和屈臣氏能形成互补。

    再有就是它们在欧洲和南美的渠道,一旦合并,这些渠道就和辉瑞的会有重叠,完全可以卖给屈臣氏,让屈臣氏彻底完成全球的布局,之后只需要巩固发展就可以了”。

    “弊端呢?”这才是罗念中最关心的,他不相信没有弊端,不然韦尔奇不必急忙把他找来。

    “弊端就是,我们一旦同意四方合并,那么我们的股份将下降到30一下,虽然还是最大股东,但那三家要是联合起来,在董事会上会死死的压制我们”。

    利弊都和罗念中说清楚了,现在就等着他拍板了。

    “你的判断呢”罗念中不着急,还是想听听韦尔奇的意见。

    至于一旁的李想,他根本就没权决定,今天叫他过来,就是因为这事和屈臣氏有关。

    韦尔奇想了一下,说道“我倾向于答应它们。

    第一是它们不是铁板一块,都有各自的利益,没有那么容易走在一起,我们只需要拉住一个盟友就可以彻底掌握这家公司”。

    第二点就是,我们可以以此为条件,拆分掉它们日化,化妆品和施贵宝的渠道资源给屈臣氏,让屈臣氏完成蜕变。

    要是走正常程序我们要想拿下这些一定会付出不小的代价,这是一个机会”。

    这一块真的是太诱人了,屈臣氏被罗念中拿到手之后就开始砸重金在亚洲高速发展。

    如果通过这次合作拿下其他地区的营销渠道将直接上升到全球性的零售巨头行业,剩下的就是产品决胜负了。

    “可以,就这么决定吧”。

    罗念中同意了韦尔奇的方案。

    其实就算韦尔奇反对他也会同意,因为他有的是机会增持自己的股份。

    就在全集团的资源开始向这次医药行业的大合并倾斜的时候,罗念中在港岛终于对金融业下手了。

    港岛的银行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港岛本地注册的银行和非本地注册,在港岛经营分行的银行。

    前者的代表是汇丰,恒生等本土银行,后者则是以渣打为代表的欧美岛国等银行。

    别看外资银行来势汹汹,可就港岛的储蓄业务来说,他们是拍马都赶不上。

    光汇丰和恒生两家银行就占了港岛储蓄的将近一半,再加上众多的华资银行,可以说基本占到了港岛储蓄的八成以上。

    外资银行不用说,根本不可能让罗念中收购。

    而恒生的大股东又是汇丰,也不要想,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罗念中可以瞄准的就是那些实力较弱的华资银行。

    现在,就有个绝佳的机会,那就是万国宝通有意出售远东银行。

    远东银行,听名字是不是以为和远东集团有交集?其实并不是,它可比远东集团成立的早的多。

    它是由港岛商人邱德根创立的。

    五十年代出,出生魔都的邱德根和妻子来到港岛。

    先是在朋友那里打工,站稳脚步后,重操旧业,开起了影院。

    因那时地段好的闹事区都被人占据,他另辟蹊径把目光瞄向了乡下。

    果然,他的戏院一开张就大受欢迎,场场爆满。

    赚了钱,他就开始复刻这种模式,把戏院一家一家的开到每个乡村,这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钱后,邱德根知道这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这种老破小的影院早晚要被大戏院终结,于是他将目光对准了银行业上。

    和戏院一样,那个时候银行业都热衷于做市区有钱人的业务,根本就不屑于去乡下发展,这就给了邱德根的可乘之机。

    当时他就在想,乡下人虽然穷苦,但是能攒钱,而且人数众多,只要一个人存进来一点钱,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就这样,在1960年的时候,邱德根创办了远东银行,存款额位居新界第一,而且也没人和他竞争。

    有了大量可调动的资金后,邱德根开始向房地产发展,做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声称要在新界盖一座新界第一高楼。

    不久后,他命名为远东银行大厦的高楼破土动工,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建设完成,17层的高度让它在新界显得鹤立鸡群。

    这时候新界也引来了发展高潮,大批的工厂建立过来,也给远东银行带来了大量的储户,他们也不再是那些没有多少钱的乡下人。

    于是远东银行在新界大开分行,他也被称为新界银行巨子,新界首富。

    可是好景不长,1965年,港岛发生银行挤兑事件,这场危机很快就蔓延到整个港岛,远东银行自然也不可幸免。

    虽然远东银行挺了过来,没有破产,但实力以大不如从前。

    祸不单行,两年后的港岛事件让邱德根终于挺不住了,在69年的时候,把76的股份卖给了万国宝通银行,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花旗银行。

    双方经历了一段蜜月期后,矛盾开始突显,邱德根是把远东银行当成家族企业来经营的,大权独揽。

    可是现在的大股东确是花旗,而且还是绝对控股。

    他们不满邱德根的一些决策,称不符合北美银行的规矩。

    可是邱德根也非常强硬,告诉他们“这里是港岛”。

    这样的针锋相对也促使了花旗银行行使大股东权益,改组了远东银行的人事高层,彻底触动了邱德根的底线。

    两年前,双方对薄公堂,可是强龙难压地头蛇,别看花旗拥有控股权,但是在人事权上,法院的判决更有利于邱德根。

    如果不出意外,在一年多以后,这场长达四年的官司,以花旗把股份卖还给邱德根而告终。

    至于会拖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根本就没有人接手。

    汇丰有了恒生,根本就不需要远东银行。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280/6252579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280/6252579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