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三百九十六章 包工头(下)
    第396章包工头

    “只管饭啊?

    是不是有些诚意不足?”

    李胜利安排完,杜骄阳这边的话也就接上了,老师不提,一般工程师跟教授的工资可都不低。

    管饭,这仨瓜俩枣的,人家未必看在眼里。

    “这是知识与农村的结合,沾了铜臭气,岂不是拉低了人家的觉悟?

    就管吃管住,这事儿随缘……”

    给钱,马店集也不是给不起,但给钱,就降低了门槛,有些人李胜利也一样看不上的。

    才华如何,那是人家的事,李胜利这边看的只有能不能吃的菜根,那些个吃里扒外的、三刀六个洞的货色,死不死的跟他没什么关系。

    马店集管饭,那是纯羊杂,一般人家改善生活才有的伙食。

    再说了,统哥给的任务,不就是让他做个包工头吗?

    作为包工头,竹芯预制板可以压缩成本,只管吃住不给钱,也是可以压缩成本的。

    “胜利,咱们条件也到了,可以出钱的。”

    老支书的话符合杜骄阳的心意,但李胜利挥手就给打断了。

    “按我说的来,老支书,村里的房子也得腾出点来了,被窝铺盖,也得做一批了。

    我再走走武装部跟部队的路子,看能不能再弄点现成的被服。”

    如今攒家底、攒储备也是大前提,除了出口换汇、换物资,以及一些援助之外,储备,也是供应紧张的原因之一。

    储备物资、积存物资,有时候也可以划等号的,一些发霉的被服,之前都跟王前进说的一样,内部处理了。

    最近这段时间形势紧张,一些之前睁一眼闭一眼的事,也谨慎起来了,一些单位之间的内部发卖也有空隙,李胜利可以借机占点便宜。

    “胜利,被服不着急,现在咱们这边的工具缺的厉害,瓦匠工具也没多少。

    现在拖拉机多了,村里打算成立一个农机组,你看成不成?”

    按说马店集这边,应该不缺农机的,但坏就坏在马店集离城太近。

    城里的农机局,是有农机队的,眼巴前的马店集也就吃了分配指标的亏。

    购粮换来的尽是脱粒机了,用处更大的拖拉机指标,大多被城里的农机队给占用了。

    脱粒机,只能在三秋三夏的时候使用,而且价格不低,马店集那种两层楼高的大型脱粒机,更是个头大效率高,但除了每年的脱粒之外,那老大的玩意儿基本没卵用。

    农机小队,老支书王胜庭这边也不奢望,弄个农机组也就很不错了。

    说这话,老支书也打算占洼里跟山上的便宜,四辆崭新的拖拉机,在农村的大队用处可大了。

    “成吧,最近我再问问轧钢厂那边,看能不能给弄点。”

    想着自己设计的工业垃圾,李胜利也在想着能不能让李怀德那边更进一步。

    拖拉机厂就别想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倾斜照顾,原料的来源都是个问题。

    但制造柴油机可以,技术,轧钢厂可以直接从一机部那边调取,从制造工业垃圾开始,轧钢厂也是可以走出一条长远之路的。

    许多事,接手了就要做好,也是当医生容易养出的习惯,治愈患者,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觉着自己想的有点远了,李胜利回神扫了几眼马店集村,让轧钢厂的老李,再整一批收割机,也能空出不少劳力的。

    这对轧钢厂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弄来图纸,机修那边就能上马的小项目而已。

    村口一圈转完,回到村部之后,瓦工队的队长,也就是一队的马大队,马凤霞的老爹,也等在了村部。

    村里的营生就是这样,一些可以兼职的营生,都会选择兼职,不然就要浪费劳动力了。

    按照竹芯预制板的尺寸,给了马大队房子的跨度,按照二楼教室,一楼住房的结构,李胜利也大致画了二层楼的布局,开工也就是当天的事儿了。

    预制板的房子有缺陷,按说正常设计,应该一楼做教室二楼做住房的。

    但竹芯预制板的强度,终是不如全钢筋的预制板,用一楼隔间的实墙,增加支撑之后,二楼的安全性也就有了保证。

    活计安排下去了,李胜利就跟老支书分头行动,老支书要在村里转一转,安排其他活计。

    李胜利这边则是要安排杜骄阳跟她的三个保镖、一个生活助理,这词也就能这么说了,不然犯忌讳。

    至于对外的说辞,就是杜骄阳在马店集认下的小姐妹了。

    三个保镖,都是粗手粗脚的,一看就是干惯了庄稼活的,跟城里工作的大姐差不多,因为有手艺,眼神多半剽悍。

    至于王吉祥的妹妹,则是一个瘦黑的小姑娘,眼神算是清亮,但眼里的疲惫也是遮掩不住的。

    即便是住在京郊,这些村里的姑娘,也大多都是小学毕业就开始干活了,像马凤霞那样,一直上完中专的女孩,在马店集村里的比例也很低。

    原因也简单,村里活多,多一个劳力家里就多一份口粮,村里跟城里不一样,几乎没有挣钱的门路。

    定量什么的也没有,人七工三的分配方式,一个不干活的女孩子,能分到的也就寥寥,但干活挣工分就不同了,八成的工分挣不到,七成还是能给的。

    虽说四个女孩都仔细的收拾了一下,但也难掩家里的窘迫,其中的两个是穿着过年的棉袄来的,已近五月,一早一晚,棉袄都穿不住了,更别说白天了。

    “回城里之后,先去找王前进,衣服都给换了,旧军装就好。

    你们的关系你们自己处,人也不要都带着,留下看家的,给她们准备点初中的教材,自学还是要的。

    回去之后,问问邹姨,什么时候去看房子,你开车也成,让王前进开车也成,最好带上王前进,免得让街上的小混子冲了。”

    大致的交待了一下,就放走了不怎么愿意待在村里的杜骄阳。

    李胜利这边收拾了一下,就去了马店集的村部卫生所,放下药箱,扫了一眼破旧的药柜。

    本来是帮着马凤霞给公社、区里下的套,以期讹点药柜、家具之类。

    结果这套下的,还是落在自己头上了,最终还得自己挖坑自己填。

    “马凤霞,去喊王芷娘俩过来。”

    让马凤霞进中医大的新割治派,除了给她一个前程之外,李胜利这边想的是让王芷接替她的营生,做马店集的卫生员。

    延续王家传承,还是需要有个点的,城里,王芷去不了,村里,也就马店集有这样的人员基础,撑起一家医脉的延续了。

    洼里、山上那样的村子,一年也没几个人需要看病的,没了人员基础,医术也就无从磨炼了。

    虽说三个村子,都被李胜利巡诊过几遍了,但巡诊针对的主要还是有明显症状的疾病,一些需要调养的病症,都是慢工出细活,不够完成统哥任务的标准,也就被留了下来。

    中医的日常调养,是可以跟慢性病挂钩的,但怎么挂,李胜利这边也没个架构。

    就如今的医疗条件而言,有病治病、没病硬撑才是主基调,调养,拿上台面也会被扫下来的,正经的病都缺医少药,提这个多少有些心大了。

    大致想了一会儿,也没个头绪,李胜利就去村部给肖家打了电话,肖家人还是要有一个跟在他身边的,安全。

    安排完了琐事,李胜利也无心坐诊,统哥给的预制板详解,还得,在村里建预制板厂,也是眼巴前的活计,也就一个多月的筹备期。

    原材料怎么整,还是个问题呢。

    钢材紧缺,水泥也不是什么充足供应的物资,各处都缺呢,至于轻烧板这类预制板,强度太差,做临时的房子还成,不具备太高的实用性。

    “李兄,能不能去老宅说话?”

    被马凤霞喊到卫生所的王芷,见李胜利这边停顿,这才上前轻声的问道。

    “有事儿?

    成吧!

    马凤霞,你在大喇叭上喊一声,下午我在这坐诊。”

    见王芷有话要说,李胜利这边也一样有话要说,嘱咐了马凤霞一句,带着王芷娘俩就回了王家老宅。

    李胜利在前,王芷娘俩在后,进院之后,王芷顺手就关上了厚重的外门。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410/6256614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410/62566147.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