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四百八十一章 迁居落户(上)
    第481章迁居落户

    除了刘教授一节,马店集这边请人的过程算是顺遂,刘教授那边,只能算是给了李胜利当头棒喝。

    被敲醒的李胜利,也没有因为之后的顺遂而放下低调谨慎,反而是让肖虎这边更加的谨慎了一些。

    除了行动上的谨慎,跟着肖虎帮忙搬家的人员,也做了新一轮的筛选。

    虽说都是穷狠、穷横的,但也有顽劣跟实诚之分,顽劣的跟着大刘继续厮混,实诚一点的,家口大一点的,双亲俱全还顾家的,就另选了一批,专司帮着一些人搬家迁居。

    对李胜利而言,绝大多数人都不适合混世道,街面上的许多人,他们充其量只是混口饭吃而已。

    肖虎、王前进、大刘这类人另说,他们完全就是混世道的,不混将来也没有好的出路。

    帮马店集请人的过程之中,李胜利也在慢慢的与古城融合,背着斜跨小麻袋游走于大街小巷之间,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还是很扎眼的。

    走了两天之后,李胜利这边也上了新的装备,在北新桥信托商店,淘换了一辆已经被改的看不出原来牌子的破旧自行车。

    老对襟、老破自行车,这两样在一起就很般配了,而且不跟走路的时候那么显眼。

    麻袋改的搭兜前后一挂,虽说骑出了一身的臭汗,但李胜利也融入了四九城的日常之中。

    与其他人谈好了就算完不同,刘教授这边,算是交游广阔,除了之前提的那位李教授之外,其他人倒是好办一点。

    但李胜利也没全按刘教授的来,接触几家之后,也就有了大致的选择。

    有些人你给他递出了救命稻草,他也不领情的,对这路货,李胜利也没什么好感,知进退的他接住,不知道轻重的那些人,他也不去管,越管麻烦可能越多。

    大致办完了马店集请农艺师、工程师的事,李胜利这才撂下不怎么爱骑的老破自行车,带着史老去了山上村。

    “胜利,会到这种程度吗?”

    山上的别院,自然入得了眼,但史老对于人员迁居一事,还是有疑问的。

    “史老,有备则无患,中医所谓上医未病,也是个说辞。

    许多事,没有前后眼也是不成的,一旦如我所想,史老该如何应对?”

    到了如今,李胜利跟史老说话也少了遮掩,目的性也很明确了。

    “话是如此,但还有个进退失当的说法,我老了不怕。

    你还年轻,得了这样的批语,怕是于以后的前程不利。”

    对于李胜利的雄心眼界,史老是赞成的,但对于他的气量狭小、做事做绝,史老也是不赞成的。

    但他岁数大了,又有制药跟义诊的事挂怀,精力多少不济,干涉李胜利的作为,老头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史老,我这岁数能开新割治派,说是前程于我如浮云也差不多的。

    我的本事不止于此,只要不犯立死之罪,史老,将来谁能奈我何?”

    听到李胜利的实话,史老轻轻一叹,有些时候年轻人的本事太大,也不是什么好事。

    如李胜利这般,年纪轻轻就能开宗立派的更是如此,如果他能胸怀宽广一些,自然是大传承的好事。

    但本事太大又睚眦必报,可未必是什么好事了,最近通过李胜利的言语,史老也知道他在内科上的造诣不差。

    现在就有了这水平,十年二十年之后更是了不得,这样的人,只怕犯了立死之罪,也不会被立马处理掉的,不为别的,只为他能救许多人的命。

    但现在许多事对史老而言都力有未逮了,想想还成,真去教导与阻拦,他也没有那样的心力,按下心结,两人一起在山上村转了一下。

    除了上面的别院之外,山上村的村子里,还有百十座院落,用来养殖土鳖的院子,有二三十处也就够了,剩下的、相对条件好一些的房子,还是要用来住人的。

    “大致不差,就按你说的来吧,有备无患,也算是老成之言。

    胜利,面对如此山景,心胸还是要开阔一些的。”

    一圈转完,史老也只能赞同李胜利的迁居办法了,挡也挡不住,反对又能有什么用呢?

    许多事,史老看的也明白,柳家这位年轻的家主,是把他这老头当做挡箭牌了,虽说这事不怎么地道。

    但放在中医大传承上,也是他这老汉的责任。

    “史老,早先我就跟说过,我其实更想当一个歌楼听雨的五陵少年,但有些人不想这么干啊!

    中医大传承想要挣出来,宽和仁厚是不行的,温文尔雅也是不成的。

    民国大医横行,是有其时代因素的,当年,太多文人没了科举这一宣泄口,所以就投身了医界。

    那些人一辈子浸淫于古文之中,对于医书不说一看就会,也能深度理解其中的说法跟医理。

    如今的孩子们,可没有那样的古文造诣了,对他们而言,长风破浪需要等待,如今正是行路难的时节。

    无人护道,大传承这路可就要走歪了,我作为自封的护道人,拿不起打打杀杀的手段,又何来护道一说?

    史老,以后您就得带着各地医家,在山上村为孩子们搏一个将来。

    如何能将医理阐述明白,而又不失了典籍真意,就是你们要为中医大传承站好的最后一班岗了。

    许多人,住下之后可能就要长眠于此了,史老,今天我带您来,看的不是活人住的房子,而是将来的阴宅……”

    面对史老,李胜利感慨一番之后,对于各地名老中医的归宿也不讳言。

    山上村就是史老一行人最终的归宿,没有什么意外可言的。

    “哦……

    原来如此啊!

    此话倒是说的恰如其时,走吧,看看你这小子为我选的阴宅是个什么样子。”

    带着史老进山,李胜利也是有准备的,山上村所剩不多的壮劳力,加上太师椅改的滑竿,就是史老进山的交通工具了。

    临上山之前,李胜利又带着史老去了一处院子,看到屋里堆叠在一起的寿材,史老的面色一变。

    “胜利,不是不兴土葬了吗?”

    看着满屋的寿材,史老这边忧中带喜,到了他这个岁数,将来的归宿也是一大关。

    “史老,有备无患么……”

    这些寿材,一多半都来自东华门那边,之前是装瓷器的,以后么,装的就是各地来的名医名家们了,这也是住在村里的好处之一了。

    各地名家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结,都是老派人,之前也都是这么来的,所以李胜利就跟东华门的刘科长做了交易,先弄了百来付寿材,放在了山上村这边。

    能放在信托商店的寿材,几乎棺棺精品,还有一部分老刘那边需要筹措一下,算是后续了。

    “倒是好归宿……”

    轻声一叹之后,史老就跟着李胜利进了虎峪山林的外围。

    在一处破败小庙的遗址上站定,这也不用看什么风水了,古人已经帮忙给看过了,有寺庙道观的地界,风水指定错不了。

    “史老,京郊出药材的山林,多半有早前儿的药王庙存在,这里就是一处遗址。

    等条件好了,这处肯定是要重修的,你们将来就要安置在药王庙四周的山林上了。

    此处往下,山地平缓,待返本归源之事有了后续,这里就是将来北方医界的源地之一。”

    面对八十余的史老,李胜利也不跟他讳言生死之事,寿材也不是白弄的,将来后人有凭吊的地方不说,也是一个可以真正团结中医的地界。

    “唉,你这人,就是这点不好,死人也要用上一把的,不过这地方不错,合老朽之意。

    胜利,将来事也莫要强求,实在不能躺进寿材,也是没办法的……”

    没去理会史老的哀念,将来这批各地的名家,以及京中的名家,注定是见不得光的,埋下也就埋下了。

    以后再给扒出来火化,那就不是个事儿了,时代的遗憾不是吗?

    山上这一圈转下来,一天的时间也过去了大半,村里山色不错,史老有意在这住上一晚,李胜利这边也是主随客便,将史老安排在了村里,自己则是住在原来的别院里。

    刚刚开门进屋,山上村的小寡妇杨玉莲就来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410/6256623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410/62566232.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