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九百一十六章 巨人肩头(上)
    第916章巨人肩头

    “吕老,我的时间不多,只有一个礼拜。

    一些琐事,就不要说了……”

    吕老要说什么,李胜利也一样清楚。

    有市场就会有竞争,中医真正好玩的就在补益之上。

    人参多吃一点就能流鼻血,狗肉吃了会浑身发热,多吃韭菜炒鸡蛋有益于家庭,拉肚子了,烧个蒜瓣就能救急。

    这些生活经验,都是几千年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一旦生活条件有所好转,中医调养的作用,就会逐渐成为显眼包。

    西医在这方面,能达到同类效果的不是没有,比如激素疗法。

    但那玩意儿对人体的伤害不小,跟中医比补益,谁来都是趴下的。

    中医的延寿、补益之法,也是李胜利让人在下面悄悄传扬的。

    兜里有了钱之后,除了吃点好的,最重要的也莫过延寿之法了。

    农村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如今也是显而易见的。

    之前的农村,六七十就算高寿了,如今的农村六十多岁的老人也越来越多,这也是经得起调查的实例。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李胜利轻轻推动一下,中医的拥趸也是不计其数的。

    西医治病,还有一个槽点,无论是吃药还是手术,都有些拿人。

    小病上稍作对比,李胜利这轻轻一推,加上下边不断增长的医术,中医被普遍认可,也就是这一两年的功夫了。

    除此之外,邹锦在南边的医疗器械产业,很快也要成批的推出新产品了。

    因为资本丰厚的缘故,李胜利给邹锦那边的建议,主打的就是一个乱拳打死老师傅。

    一大批先进的医疗器械,成体系的流入国内、国际医疗市场。

    差不多先进一代的设备,不仅可以持续增加国际市场的萧瑟,也会凭着其先进,倒逼医院给出市场。

    后续,邹锦手里还有一代到两代的设备,兴许操作得当。

    国内的医疗设备行业,会跟岛上的电子产业结合,成为垄断市场的所在。

    这也是站在巨人肩头的好处,造飞机的马老可能不清楚,在集成电路驯化领域,邹锦这边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虽说后续的芯片技术存在短板,但有了如今的基础,加上岛上源源不断地专利技术,赶超或是替代,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因为邹锦在关口的产业,可不是电子厂那么简单,而是产学研一体,以教学为主的产业。

    李胜利的着眼点跟吕老完全不同,如今也不是中医主动退让的时候,而是真正打基础的时候,容不得半点退让。

    国内西医,不仅在医疗设备上跟国外有代差,技术领域也是一样,虽说偶有先进的技术,但只是一点,而不是大面上的技术接近。

    如今是西医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中医发展的黄金期。

    将中医跟西医手术结合,跟现代化医疗设备结合,才是吕老该关注的层面。

    错过这一关键期,中医院就要被西医院全面赶超了。

    这样的结果,还是源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的忍耐度也会越来越低。

    之前的医疗水平勉强够用,不是说西医院或是赤脚医生的本事有多大,而是人们对疾病的忍耐程度相对较高。

    小病被中医诊所跟中医院截胡,中病、大病,许多西医院的医疗技术不过关。

    就是吕老想要说的内容,无非中医院跟中医诊所的存在,极大的压缩了西医院在基础疾病上的获益。

    不是需要动手术的疾病,乡镇一线的病患,很少进西医院治病,就是如今多数地方的现状。

    乡下的病患被抢,城里的基础疾病也被抢,剩下的都是不好治的疾病。

    加上风停雨歇不久,西医院就被推向了市场,没了上级资金的扶持,西医院的现状,如今看来,确实有些岌岌可危。

    但李胜利知道,人家发展的黄金期马上就要来了。

    随着一批批医学生、医学研究生的投入,随着跟国际医疗市场的接轨。

    西医院,也会慢慢爬到巨人的肩上,高度上没了悬殊,西医在手术跟消炎灭菌上的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规模超越中医,或是治疗基础疾病的能力超越中医,也就是眼巴前儿的事了。

    消炎药、止疼药,也是人家不能不说的优势。

    中医新割治派的存在,就是为了拉高中医这短板而存在的。

    如今的新割治派,还不到大范围推广的时候,因为随着西医理论的发展,新割治派也要随之确立新的理论体系。

    在一些复杂手术上,新割治派的手法够用,但理论支撑不足,也是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事儿。

    剽一门医学体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如何让新割治派融入医疗市场,成为被各国医院所认可的体系,这条路且得走着呢!

    至于将西医理论跟中医医理相合,之后再蜕变出新的中医医理,那就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

    返本归源,只是总结,想要在总结之上更进一步,现在的西医还不足以作为样本。

    简单说来,器官移植,如今还远不如后世。

    这种尝试能否成功,李胜利也说不准,可能会很简单,也可能会难如登天,这事儿虽说跟他有关,但也跟他无关。

    跟他有关的无非就是支持而已,跟他无关则是需要中医新割治派的人砥砺前行,他不怎么想学西医。

    被李胜利这小子两次拒绝,吕老也就知道了他的态度。

    务实不务虚,既是李胜利的好处,也是他苛刻的地方。

    比如下面怨声载道的学员们,比如举步维艰的西医院。

    没了面子上的虚情假意,剩下的都是干货,对很多人而言,压力都有些太大了。

    “胜利,高压学习法,筛除了许多有资质的学员,你看能否放宽一些?”

    西医院的事,吕老可以不说,但函授学校,包括各地分校、中医专科学校的事,老吕自觉还是要替学员们发声的。

    “吕老,如实给他们讲好了,如今中医师跟赤脚医生的数量太多。

    医疗市场养不住,我们也养不起。

    告诉他们,愿学就学,不愿学就走。

    以后的中医师,要全部出自赤脚医生。

    说白了,不管是学员还是学生,不经历赤脚医生这一节,就没资格拿中医执业资格证。

    我们的中医大传承,需要的是基础过硬的中坚力量,不需要半吊子。

    再说,我的钱也不是白来的,他们不愿学,我也乐得少花钱。”

    如今西医师的数量不过二十多万,中医连同赤脚医生,至少十倍于西医。

    如今的医疗市场虽说也在慢慢的兴盛,但离着养活一两百万中医的规模还差的很远。

    一个县城几十万人,真正的医生数量,到了后世也没多少的,这里面还有参差不齐的因素。

    实际算来,正经的执业医师,中西医都算上,到后世也不过几十万的数量,弄不好这个几十万还要算上牙医的。

    如今赤脚医生这一项,就远超后世医生的数量,筛选也是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

    “唉……

    依你……”

    医生数量,吕老也是耳熟能详的,李胜利这话说的不错,不论收入,如今的函授学校加上分校,一年的补贴就要大几亿的。

    这笔钱,也是让部里挠头的存在,因为不赚钱,所以吕老这边虽说有压力,但压力还不是太大。

    吕老也想过,如果下面的中医院大笔的赚钱,可能就不是如今局面了。

    挡住吕老的话,李胜利按照杜老爹给的联系方式,联系了总后那边。

    京郊的这处机场,也是特殊的所在,不仅保密级别高,正经的级别也不低。

    接收物资,各单位还能自行其是,真正到了运输环节,就属于总后的差事了。

    “李教授,我们的话还没说完呢……”

    见李胜利打完电话就要走,被陈工搀着的马老,可就不乐意了。

    治病对他而言是小事儿,飞机却是天大的事儿。

    “您先治病吧!

    这次要弄得不仅是安-124,白天鹅也在我的筹划之中。

    你们回去之后,只管帮我宣传中医就好,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样机我会帮你们弄回来,技术跟参数我也尽最大可能保证齐全。

    我这边基本不会掉链子,你们那边别掉链子才好。

    邱小姐长不上翅膀,咱们就是囊膪!

    谁都能捅咕我们几下。

    借来的翅膀终不是长久事,翅膀没了,别人还会捅咕我们。

    另外,组织几个能通飞机全套的年轻工程师,这次跟着回去,做我的参谋……”

    李胜利跟陈工的买卖,只是一时兴起的玩笑话,这三年在奥恰基,对他而言,基本就是苦修。

    医术虽说长进了,但生活也真的有些枯燥,这也是李胜利不打算再学西医的原因。

    中医的进境,他还有个内科八派高级的基础,声色犬马见惯了,再去苦修西医,真的没多大意思。

    给马老、陈工吃了一颗没谱的定心丸,李胜利跟岳老,坐上吕老的汽车就离开了机场。

    至于飞机上的针灸铜人,王主任说错一句话都要带铐子,少了,那有人就得吃枪子儿喽,绝密可不会跟任何人开玩笑。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410/6771500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410/6771500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