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科幻小说 > 我在古代打辅助 > 第九十七章 是个圈儿
    “要的,很可能还不够,后面还得再要五千斤。”沈小叶说完,葛大夫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只怕整个灵河加宝河县都没这么多。”

    “有多少先要多少,主要是还想找您问个门路,府城哪家药材药可以供给更多。”为了挣回八百两银子,沈小叶不介意茜草目前的高位价。

    是的,别看卖给陆观和苗东家的红布每匹只能挣三十文,但青布挣钱呀!

    这次以后,她定要在茜草便宜时多备些,哪怕几千斤也行。

    想想都心痛,再过几个茜草收挖,每斤才二十来文,能省下几百两。

    葛大夫思忖片刻,“我这里可以按照六十文匀给你千斤,你找家人来取。

    另外,到府城找药商不如到津门,两边距离差不多,但因着少过几个税关,价格却差很多。

    到时向着河务段下游交易,很多商贾停留在下游就是不想被估货抽太多税,买到后走陆运更快。

    至于固定的药商,其实也就是那些,但有的货不能要,名单我会交给你外公。”

    沈小叶十分感激:“谢谢您。”

    “不用谢,倒是许久不见你外婆换药,不可大意。”葛大夫是个负责任的大夫。

    沈小叶压下心虚,她家换大夫了,“为了赶二十八的大集,家里太忙了,连着染布不歇。

    然后用偏方正隔天给外婆艾灸。”

    葛大夫点点头:“你外婆不能太劳累。

    艾灸很好,近来有位恒溪道长在灵虚观挂单,他尤擅外伤和四肢积寒之症,我们医馆请了他每月坐诊十日,可让你外婆来看看。”

    “那个,偏方就是找恒溪道长拿的。”唉,天下名医是个圈儿,它就这么小,沈小叶真的不好意思。

    然后,更不好意思的是,恒溪道长与一位病患掀帘出了诊室,“注意别贪凉。”

    “诶诶,道长留步。”病患一脸的尊敬,谢了又谢才去抓药。

    恒溪道长点点沈小叶:“小叶,你来找我?”

    “不是。”沈小叶刚一摇头,马上又点头:“是。”

    “到底是不是?我明天需要回一趟观里,有事快说啊。

    等会儿,我今天看诊时间还未结束。”恒溪道长看到有人进了他诊室。

    葛大夫看着他们很熟的样子,在沈小叶尴尬脸红时,有几分了然的笑了笑,“我给道长准备了些许点心,路上吃。”

    恒溪道长也看出了沈小叶的尴尬,“好啊,葛小友放心,贫道过两日就回来。

    技精于熟,灵河县这里水网密布,不少人苦于水寒,需我等协力根除。”

    “道长言之有理。”葛大夫并不介意病人换大夫,这太正常了。

    沈小叶在旁上给两人连连拱手拱手,真济世救人者矣。

    她在济仁堂验看过茜草后,帮着道长拎东西离开,两人直奔城门口,“道长,您不用代步车马吗?”

    恒溪道长:“你请?”

    “我请,租头也挺方便的。”沈小叶住步要往另一边的骡马交易市走。

    恒溪道长说:“不用,城外有师兄等我。说说,你找我何事?”

    “买原料,石灰,明矾,五倍子,陈年莲壳,还有茜草能匀些吗?

    我这里要染近三万匹布,一半用红色。”沈小叶顿住,犹豫了两三息没说下去。

    恒溪道长多聪明的人,让她走到路边没人“佘帐?”

    “嗯,现在买布的钱还没凑齐,来找您打听一二。”沈小叶如实以告。

    恒溪道长想了下,“拆借不易,但灵山寺有质库可以贷。你想要多少?”

    “两千两或者四千两,我只用半个月。”没办法,沈小叶不想丢开这个机会。

    恒溪道长:“借出一天也是按月计息,一千两还一千零五十两。

    你可想好了,借了就得多给人家百两。”

    “想好了。错过这次,以后就会错过无数次。”原始积累太重要了。

    恒溪道长又说:“我这里佘货没有问题,一两千斤茜草还是有的,但你得按八十文给,否则我不想交代。”

    太虚观上下都是花钱的主儿,师叔炼个丹几百两就祸祸了。

    “可以,能劳烦您带过来么?车马费我这边付。”沈小叶松了口气,两批原料起码可以染三千多匹布。

    恒溪道应下,在两人于城外渡口找到他师兄时,这位青溪道长正在一边吃着花米一边钓鱼。

    看见师弟过来,他还道:“给你租个竿儿?”又对沈小叶打招呼道:“小友的猫儿没来么?可惜了。”

    小猫钓鱼才有意思。

    沈小叶摇摇头,看看左右不见什么车马,道:“我给你们租辆驴车去。”

    “不用,你等会儿再走。

    师兄,你居然喝的是梨花白,发达了?”恒溪道长拦下沈小叶,在师兄身边转半个圈嗅了嗅。

    青溪道长咕哝着解下葫芦给他,“一半啊!”

    “还是师兄好。”恒溪道长三两下倒入自葫芦里一半。

    青溪:“哼,这次咱看风水挣了一千两,你再进城一趟,给师兄弟捎些东西回去。”

    “这么多!”恒溪道长接过一张银票,赫然是张百两的。

    他不由坐下问:“师兄,不止吧?”

    “就一千。”青溪道长提竿,发现鱼脱钩了。

    恒溪道长信他才怪:“师兄,想不想不入山点穴,躺在观里挣几十两。”

    “废话,能躺着谁愿意进山里望坟头儿。”青溪道长说完又警觉起来,他堪舆看风水都是凭本事挣钱,作奸犯科的事不干。

    恒溪指了指假装看风景的沈小叶,道:“她需要借调三千两,十天后多还回来一百两。”

    青溪动动手指让他靠近,然后问:“她是你流落俗世的女儿?”

    “切。”恒溪拍开他的手退后,“要不要挣,一句话。”

    “忒低了点,那些和尚可是要到五。”青溪也是懂行的。

    恒溪道:“我们和他们能一样?济世救民,才是我派之门风。”

    “嗯,师门没说让放贷济民的。”青溪道长没同意也没否定。

    沈小叶知道这时该她了,她蹲下道:“朋友有通财之谊,我和恒溪道长是朋友,约等于也是您的朋友。

    一时周转之后,备上些许谢礼不为过的,只是不知道长需要哪些东西,想请您亲自采买。”

    “嘶,这事儿吧……”青溪道长只犹豫一息,就从心了,“我只有两千一百两。”

    恒溪挑挑眉,就知道师兄最会搂钱,可比掌观师兄那个散财的……哦呸呸,他俩职责不一样,都是好师兄。

    这边沈小叶连忙道:“十天后七十。”

    “给。”青溪道长从怀里拿出个破旧布包给师弟,意思是由他负责,收不回找他。

    恒溪道长看也没看随手转给沈小叶:“点点。”

    在她点看时,青溪再次用眼神问师弟:真不是你闺女?

    恒溪翻了个白眼儿,然后手指微动打了几个暗号,青溪不由多看沈小叶两眼。

    而小姑娘点验之后,很高兴的说:“道长,我给你们立字据。”

    “不用,你又跑不了,回去吧。”恒溪冲她摆摆手赶人。

    待她谢过离开,青溪问:“是她吗?”

    “应该是,她第一次到山门前,那棵老松就羽化了。

    而且不久,有玄猫和花豹出现在她身边。

    一直被掌观师兄猜测的前朝遗宝,就是因她发现的。”恒溪道长此刻再没有的正色。

    他道:“师兄,试试不算多,万一哪天被她遇上了呢?我们又没什么损失。”

    嘣

    他刚说完就被师兄用拂尘敲了脑袋。

    青溪:“你是没甚损失,我出了两千两。”

    “又不是不回来,还替你赚七十两呢!”恒溪夺过他的酒葫芦,满饮一大口。

    青溪连忙抢回,两师兄弟加起来快百岁的人,居然在河边夺酒玩闹……

    这边厢,沈小叶乐颠颠的回城,还用身上的零钱买了菜和水果回家做。

    不想进到厨房,才发现油盐酱醋都没有,上次大舅母全带回家了。

    她正犹豫要不要再去买些,院门被敲响。

    “谁呀?”沈小叶开门后,看到了方娘子。

    对方未语先笑:“我看锁头没在,想来就是你们在家。”

    “婶子请家里坐,前次大集上没见着您哪。”沈小叶把人让进门,没茶就先洗几个桃待客。

    方娘子不让她忙活,两个聊了片刻才说出来意,“我是想着,从你这里再要几十匹白布,不需细布,最粗的粗布就行。”

    “行啊,什么时候要。”生意上门,沈小叶当然行行行。

    方娘子叹道:“也就这一两天吧,是我一个远房的姑母,家在乡下也挺过的去。

    可这儿女们呀,在床前分了东西后不管她,如今就吊着口气。

    她这身后事,我就给出钱出力吧,麻布倒是准备了,但该披麻的那几个谁也不应声。

    发给本家的孝布,连备都不备。”

    “婶子心善,需要多少匹?”沈小叶能说什么,她明天在德润加要几十匹粗布应该可以的。

    方娘子不确定,“五十匹先拿去,多了可以退么?”

    “可以,注意别弄脏就行。”沈小叶想了想,还是提醒道:“婶子,离的远么?不远的话可以先带三十匹,中间不够我家随时送货。

    不然,这事办完后,主家儿女是要分东西的。”

    “哎呦,你提醒的事,就在城南十里外的杨庄。

    三十匹粗布你能多少钱?”方娘子希望不高。

    沈小叶道:“二钱一匹。”

    “这……五十匹呢?”方娘子刚一问完,院门就从外边推开。

    沈存庚率先跑进来,“我滴天,陆观的马车也忒快了,我的心肝脾肺都要颠了出来。

    啊,有客人在?我先去打桶水。”

    “要不,我明天再来。”方娘子看他又跑走,起身也要走。

    沈小叶想了下,道:“五十匹可以按一钱八分,但是不退不送货。”

    “那,三十匹一钱九分吧?”方娘子再次提出。

    沈小叶想想也行,虽少但比这批染布还赚,就点头同意了。

    方娘子似乎怕她反悔,连忙放下十文定钱离开,然后她在门外看到一辆很大很有些讲究的马车停下,黄氏从上面下来。

    两人打过招呼各自回家,沈小叶这里见到陆观跟来,且四舅舅先对自己点点头,就知钱有了着落。

    “大舅舅呢?”她没看到人。

    黄氏道:“毛驴跑不过马。”她坐在椅上揉腿,显然这一路颠的不轻。

    但见沈小叶放桌上一沓银票时,利落的站起,“哪儿来的?”

    沈小叶原原本本告之,黄氏不淡定了:“这也太儿戏了吧?随便什么字据都没立,就给你两千两银票?”

    她再联想到别的,“不会是要渡你出家吧?”

    沈小叶被她问的一愣,对面坐着的陆观笑道:“道家也讲究的随心而为,看重缘份,许是沈姑娘有什么地方得了缘法。

    但渡她入道门,怕不也不可能。”

    “嗯,太虚观的道长们,和我们平常人别无二致,且不禁婚嫁。

    小叶即便入道,也不过是挂个名。”沈长岁也没多担心,因为两千两虽难挣,但他们总有能力还。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532/6260559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532/6260559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