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风云录 > 第35章 人品
    宋梁惊了,对他竖起大拇指,

    “杨兄这般能力,叫我刮目相看,为何兄弟不思报效国家,为国出力,天天在这滥酒呢!”

    杨树禹暗自苦笑:

    “宋大哥,我为何不想报效国家,为何不想光耀门楣呢,只恨无人引荐,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施展,报国无门呐!”

    宋梁心想: 我大梁初建,需要这种人才,天天让吴用打点账本,确实是大材小用啊,这不送上门的算账小能手,不要白不要!

    杨树禹正好去接吴用的班,既能解放吴用,又能让对账之事,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且不知他人品如何,如果让心怀不轨之人去账房,那损失不可估量啊,待我一会试他一试。

    “杨兄之才,出类拔萃,是金子总会发光,不必忧伤。”

    “借宋大哥吉言!”

    几人吃完饭后,宋梁去付了钱,对杨树禹打个招呼:

    “今天很高兴认识杨兄,相谈甚欢,咱们日后有缘再见!”

    互相道别后,宋梁带着几人就走开了,消失在杨树禹的视野里。

    颜欣怡从刚刚的饭局里看出宋梁对杨树禹之才的爱惜,为何不招揽于他,很是纳闷:“宋大哥,此等人才为何不招为朝廷重用呢?”

    颜欣怡也是问出了吴雄几人的疑惑,

    “欣怡啊,千金易得,人才难求,我怎不知他是人才呢,不过是不知道其人品如何,杨树禹本人可为我大梁可塑之才,我想测试一下他值不值得我重用而已!所以,才不慌于招揽!”

    颜欣怡听后,小脸一红:“还是宋大哥考虑的周到,是我多言了!”

    李逵可不这么想:“真是麻烦,要用就用,还测试人家,你咋不上天呢?”

    宋梁见李逵一脸的吐槽样,真是恨不得将他这张嘴给封起来,得半分安宁也不错。

    杨树禹将他们送走之后,独自走在回茅草屋的路上,思考刚才宋梁的一番话后,心里一阵犯苦:

    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大树底下好乘凉,我这种没有背景之人,又怎敢幻想谋得一官半职呢。

    突然在他的前方,出现一个身穿名贵服装的公子,满身绫罗绸缎,在经过他的身边时,故意丢下一锭银子。

    也不去在意,径直向前走去,杨树禹看到他掉出来的钱,认为此人应该是不小心掉的,捡起一看,竟然是十两银子。

    他的双手捧着银子在发抖,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那么多银子,更别说现在亲手拿着。

    这沉甸甸的感觉,似乎就是命运在召唤呐,看着这发亮的银子,他深深地吞咽了一下口水!

    心里在作怪: 要是将这银子拿回去,肯定够自己疯狂挥霍一阵子了,想吃啥吃啥,还能去怡红院快活好几晚。他的心疯狂地跳着,心里已经将这锭银子的去处安排的妥妥当当。

    但是转念一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杨树禹虽然不是什么高尚之人,但也不受这意外之财,还是归还给他,就当结个善缘吧!也不枉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知了那么多的圣贤礼。

    他一路小跑,追上了那位公子后,轻拍了一下对方的肩膀,

    “公子请留步,您的钱掉了!”

    随后将那十两银子,双手捧出,那位公子接过钱后,连番道谢,还要邀请他去自己的府里做客。

    杨树禹刚开始是拒绝不去,但是经不起别人的盛情邀请,特别是以美酒款待,看样子再拒绝就是不给人家面子了,于是答应了去他家里做客。

    一问才知道,他家竟然在县衙里,可把他吓一跳。

    本来就与官府人员打交道并不多,这让杨树禹很是抵触,走在路上多次想开口推辞,但话到嘴边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他一路小心谨慎地跟着那位公子来到县衙正厅,看到正堂上坐着一个人,正在摇着头品茶,他定睛一看,竟然是宋梁。

    杨树禹开心的快步上前,

    “宋大哥,想不到在这里还能看到你呀,我们真是有缘呐!”

    宋梁也不含糊,直接开门见山问他:“杨兄,我要是给你一个机会,你可愿意为国家效力!”

    杨树禹一听,愣了半响,心里想到:这里是县衙,宋大哥又在这里,难道宋大哥想将我引荐给县令大人,官位虽小,但也能为百姓办事。

    便很快的向宋梁点头答应:“要是能得宋大哥能替我引荐,我一定不会忘记宋大哥的恩情,自当为国尽心尽力!”

    宋梁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以一种傲视的目光,对视着他的眼睛:“今日,我将你引荐给县令,让他给你留一个科举名额,你在此好生表现,做出一点政绩来,参加科举时也能有个加分项!”

    “宋大哥今日之恩,杨某定当谨记,来日一定报答!”

    那时的科举,想要参加,还得靠本地的县令选拔推荐,一般都是推荐富绅豪强,跟他这种最底层的人根本沾不上边。

    宋梁此来直接替他去掉了选拔过程,对别人或许不公平,杨树禹确实是他当下需要的人才,也只好破例了。

    宋梁高兴的又使劲拍拍他的肩膀,让他好好干,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并将自己的推荐信给了县令,再叮嘱县令一定把他看好了,宋梁可不希望自己找到的人才出任何情况。

    再将县令拉到一边,把自己对于改革科举一事以及武举和思想学派的想法,写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845/6274002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3845/62740026.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