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恐怖灵异 > 化工帝国1980 > 第十章 意外收获
    “呵呵,我这不算什么,小许你能上吉林大学,这也了不起的事情,这些年咱们县城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也不多,个顶个都是人中龙凤啊……”

    1975年左右能上大学的都是工农兵大学,不需要高考,都是推荐上去的。

    在这个群体中,有插队多年的老知青、基层干部,有高干子弟,有工厂的技术骨干,有部队的宣传干事……有真正落实推荐精神、经过相对严格入学考试进来的,也有组织指派进来的,甚至不乏走关系者。

    但无论如何,能这个时候上大学的人,那绝对不是一般人。

    “人中龙凤谈不上,只是运气好罢了。”许强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在大学的时候,我一直都很努力学习,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建设家乡……”

    “呵呵,建设家乡,说的不错。”王忠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当年我也是抱着这个理想回到家乡的,只不过分配的单位专业不对口……”

    “都是为人民服务,哪個岗位都一样,况且我早就听说王主任在县城工作非常出色,咱们县供销社那是最受当地百姓信赖的地方,从来就不卖以次充好的东西。”许强微笑着说道。

    “那是!我们供销社卖的都是最好的东西,很多都是从上海厂家进的货,东西可能有些贵,但绝对耐用!”说道这里的时候,王忠脸上露出了几分自豪。

    “王主任您领导有方……”许强这个时候连声附和了一句。

    正在这个时候,服务员端着饭菜走了过来。

    看着桌上放着的茅台,和陆续端上的饭菜,王忠脸上开始露出惊讶的神色。

    “你到底是做什么的?”王忠再次忍不住问道。

    “我就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已经被分配到胜利机械厂了。”

    “那你这次找到到底有什么事情。”眼见桌上的饭菜越来越丰盛,王忠似乎感觉到事情不简单。

    “是这样的……”眼见时机差不多了,许强从内衣口袋中掏出了一张清单,递给了王忠,说道:“我想买些化学实验用的东西,刚才去你们供销社看了,没有卖的,不知道王主任能不能帮忙买一些回来……”

    “额……”王忠接过那张清单,看了一眼后,顿时疑惑的问道:“酒精灯,烧杯,试管……这不是学校化学实验用的么?你是给学校买的?”

    “是我自己用。”

    “你自己用?”

    “没错。”许强点点头,接着说道:“这次大学毕业回来,我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事情,我本身是化工专业毕业的,所以想自己提炼化肥,帮助咱们农民致富。”

    “你能提炼化肥?”王忠嘴张的能吞下一个鸡蛋。

    “其实就是用土法提炼腐殖酸,咱们当地泥炭储量丰富,我觉得咱们不能白白浪费这样的资源,所以我就在村里找了些帮手,准备撑个摊子生产化肥。”面对王忠,许强直接摊牌了。

    许强明白,这个王忠能在供销社干这么长时间,绝对是阅历丰富的老江湖,自己如果找其他理由搪塞肯定会被识破,索性明说了。

    “腐殖酸可是好东西啊!”听到这里,王忠顿时眼前一亮,随即问道:“你真能提炼出腐殖酸!?啊!我忘了,你可是化工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说起腐殖酸化肥,在当前可以说是热销货。

    早年农村用的基本都是粪肥,人粪鸡粪猪粪牛粪,堆在地头发酵腐熟之后使用,只是肥力不够,增产效果有限。

    现如今改革开放进入第二年,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开始实行联产承包制,土地包干到户,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增,化肥也就变的越来越走俏。

    而在这些化肥中,腐殖酸还是非常受欢迎的,全国各地都是如此,只要是卖化肥的,没有不知道腐殖酸的,绝对称得上是炙手可热的紧俏商品。

    “目前我只是刚开始做这件事,不过我觉得条件到位,再多些时日的话,这件事肯定能成。”许强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关键是我目前很多工具都买不到……”

    “这件事包在我身上!”王忠很干脆的说了一句,接着说道:“你想买的这些东西咱们供销社目前没有,我需要去物资局进货,估计两天后就能帮你买齐。”

    “那真的是太谢谢王主任了!”

    “客气什么,咱们好歹也都在东北上过大学,这都是缘分!”

    “对对对!缘分!”

    “不过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什么想法您尽管说!”

    “是这样的,如果伱们真的能生产出腐殖酸,可以卖给我们……”王忠正色说道。

    “那当然没问题!”

    听到王忠这么说,许强顿时面色一喜。

    他万万没想到,今天到镇子里只是买点东西,然而却意外的找到了一个大买家。

    按照许强的计划,他是打算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先把泥碳场那边做起来,等到能顺利规模化提炼出腐殖酸后,在寻找卖家,可现如今,镇供销社主任居然主动提出要买他们的产品。

    实际上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要知道,随着这两年农村联产承包制在江西大规模的实施,农民对化肥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国内化肥厂生产的产品基本都是供不应求,大石镇供销社每年进的化肥都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量,所以当得知许强想搞化肥生意后,王忠自然也想从他那里进货。

    其实江西这边不光现在缺化肥,以前化肥也是非常紧俏的商品,早些年知青在当地下乡的时候,如果谁能从城里搞到一车的氨水,那村里就给他直接记上一年的工分,什么活都不用干,由此可见化肥的紧俏程度。

    “不过话我要说清楚,我们供销社从来不卖伪劣产品,你们的产品必须要通过检测,合格后我们才会买,如果纯度不够或者杂质太多,那咱们这生意就没法做了。”王忠说道。

    “这个没问题,只要王主任能帮我买到这些化工用品,我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许强一脸自信,接着说道:“你们供销社做生意讲究诚信,我们也一样,歪门邪道的东西不长久,这事我们也不会做。”

    “这就好!”王忠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说道:“另外就是价格问题,市面上什么价格,我给你什么价格,不过……”

    “我可以给您一成的回扣!”不等王忠说完,许强直接说道。

    对于这个时代的商业,许强还是有些了解的,他知道很多私企和国企做生意,没有回扣是很难把生意做成的。

    在八十年代前,价格全国统一,同类产品,无论在城市、在农村,都是一个价格,尽人皆知,所以供销社这边也不可能在商品利润方面做任何的手脚。

    但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基层社的门店经营,绝大多数还是大集体经营,基层供销社统一组织对工业品的“联购分销”和对农副产品、废旧物资的“分购联销”。

    在经营管理上,逐渐引进了超额奖励制度,浮动工资、奖金制度等等,以刺激门店经营的积极性。

    但这种大集体经营方式,逐渐被人为地给破坏掉了。

    从“购”的方面,因为供销社系统内的主渠道已经被破坏,基层社的进货渠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其他经济组织,从生产厂家,从批发市场等渠道进货,是常有的事。当时基层社派出去的采购员,是相当“牛”的职业,从一定程度上操控着基层社的效益。

    而由于人自身的“劣根性”,社会层面上就出现了所谓的“吃回扣”现象,各种怪象频发,让基层社防不胜防。于是,也就出现了以次充好,甚至是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4652/6298179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4652/6298179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