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 第61章 扬州刺史
    刘馥正在喝水,听陈飚这么一说,差点喷了出来。他要敢去曲阿,孙策宰他就跟宰刘繇一样。

    “我于去年底得知任命,听闻将军与孙策在淮南大战,将军大败孙策,我便来这淮南寿春,本想以寿春为治所,哪知寿春被袁术搞得破败不堪,人烟稀少。我只好来庐江,请将军帮忙?”

    “帮什么忙?我现在最想干的事情就是把先生给杀了,好歹一起烤过鱼,就忍不住不动手。”

    “将军,你这不妥吧?”陈飚直言不讳,反让刘馥以为是开玩笑。

    “那你说吧?你想怎么样?”

    “听闻将军正在筑城合肥城,不如让我去合肥城?以合肥城为扬州刺史部,我欲收拢百姓,迁移于合肥,而后在合肥兴教化、兴水利,治理地方。”

    陈飚听了,陷入了思考。刘馥的想法倒是和他一致,而且他也正好缺一个人去干这件事。只是,这刘馥是曹操的人,万一在合肥搞鬼,那该怎么办?

    “刘先生,淮南之地已归我管,你滞留合肥并无意义!”陈飚思考再三,觉得还是要拒绝刘馥,只是他没有说得那么明确。

    哪知,刘馥却假装不明其意:“将军,淮南乃朝廷重地,我是扬州刺史,岂能不管?”

    这刘馥显然想急着留在扬州之地,陈飚又思考了起来。

    “好!”略微思考,陈飚就同意了。他觉得可以先让刘馥在合肥收拢百姓,只要张辽控制好兵权,就不会有事。他日,他再招揽人才,替代刘馥。

    “既然刘先生执意如此,我就不多说什么,但我有几个条件,还请先生答应。”

    “将军请说。”

    “第一,先生只管治理地方,不准染指兵权,亦不准招收士兵。”

    刘馥知道陈飚在防他,他心中无惧,便答应了。

    “第二,你在合肥行事,大事需先向我汇报,方能施行,不得擅自做主。”

    刘馥一听,心中有些恼怒,如此一来,他岂不成陈飚的部下了吗?他犹豫了一下,心里想着如果拒绝,他得走人,又有些不甘,便又点了点头。

    “好,既然刘先生没有异议,那合肥就由先生治理了。对了,以后不能叫淮南郡了,那是袁术改的。我要改回去,以后叫九江郡。”

    刘馥向陈飚施了个礼,便告辞离开,往合肥而去。

    处理好战后事宜之后,陈飚开始对外招揽人才。他手里只是多了一个九江郡,却觉得人才不够用了。他也想过,学历史上的曹操发布举贤令,但又觉得时机不成熟。举贤令必须在他实力强盛之时发布,才不会太大的反对声。目前,他的实力还不够大。所以,他仍是以察举制为主,靠手下人推荐。

    相对于以前,现在他更容易吸引到人才。原因很简单,人才也是看局势来投靠的。以前他占据庐江、江夏之地,仍很弱小,稍微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他将面临孙策的讨伐。所以,大多数有才之人要么投孙策,要么选择观望。

    如今他战胜孙策,虽地盘只是多了一郡,兵力也没明显增加,但威名涨了不少。有些人就会认为,投靠的时机到了。例如国渊很快就推荐了个让他惊喜的人物,便是他的同乡左伯。此人正是左伯纸的发明者,也是陈飚最急于寻找的人才之一。

    左伯是青州东莱人,年已四十多,早年曾为躲避战乱,和国渊一起去了辽东,后来又回到青州。为躲避青、徐战乱,他便来到皖城,投靠国渊。国渊此前就曾想在陈飚面前举荐于他,但他自己并不愿意。

    陈飚击败孙策后,他心中大定,就想出来做点事情,以免辜负一身所学。既然是国渊举荐的,陈飚便接见了左伯。

    “哈哈哈哈,今日得见左先生,真是三生有幸。”

    左伯自觉才能一般,却没想到陈飚很看重他。

    “将军言重了。”

    “左先生客气了,左先生懂造纸之术,这造纸之术乃旷古烁今,我仰慕已久,今先生愿意在庐江出仕,我心甚喜。”

    左伯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他改进了造纸术不假,世人也乐于使用左伯纸,但不代表世人认可他的成就。或许陈飚是唯一认可他的成就的人。

    “本朝蔡侯造出纸来,但这纸极为粗糙,不易书写,且工艺繁杂,成本极高,不易推广。先生之纸,我亦喜欢,易书写许多。”

    “今日先生来投,我希望先生能继续改进造纸之术,使其更易于书写。”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4953/6309450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4953/6309450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