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 > 第631章 兵临长安
    他哪里知道,长安内部确实发生了纠纷,韩遂却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决心一战。这么说来,鲁肃是弄巧成拙了。他如果快速进军,可能抢在田乐、阳逵大军之前,占据潼关。

    在西凉军到达潼关的三天后,鲁肃大军姗姗来迟,终于到达潼关,得知西凉军先占据关口,他便明白,韩遂想打这一仗了。既然敌军想开打,他当然也不惧。

    田乐和阳逵得知敌军到来,也是大吃一惊。尤其是田乐,他根本就不知道洛阳出兵的消息。刚刚接任阎行之职,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派到潼关驻军。

    直到洛阳的大军兵临潼关,他才明白,韩遂提拔他,是为了抵抗洛阳的大军。这么想来,他总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莫非韩遂让他来此当炮灰的?饶是如此,他仍然做好备战工作,坚守潼关。

    休息一天后,鲁肃列阵于潼关前,下令攻打潼关。

    鲁肃率领的陈军步兵,如潮水般涌向潼关。他们手持着刀,步履坚定而有力。阳光下,士兵们眼神坚定,展现出一股不可一世的霸气。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大战一触即发。

    田乐所率领的西凉军,则稳稳地据守在潼关的城头之上。他们手持弓箭和短刀,灵活而敏捷。城头上,战旗猎猎作响,与士兵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壮烈的画面。

    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鲁肃一声令下,陈军士兵发起了猛烈的冲锋。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向潼关城头冲去。西凉军则毫不示弱,他们弓箭齐发,箭矢如雨点般密集地射向冲锋的敌军。

    城下,尘土飞扬,战鼓震天。陈军步兵不断有战士倒下,但他们的攻势却丝毫未减。冲到七八十步时,陈军的弓弩终于发挥了作用,很快压制了城头上的弓箭。

    陈军将云梯架设于城墙上,开始攀爬,企图登上城头。然而,这并非易事,潼关依山而建,城墙高大而坚险。

    攻了半个时辰,鲁肃看到云梯攻城的方法不能奏效,就下令鸣金收兵,陈军撤了回去。

    城头上,田乐和阳逵看到陈军退了回去,大松一口气,陈军的弓弩太厉害了,射得自己的士兵都不敢探头。

    鲁肃攻潼关不下,一点都不着急,因为,他在等另一支军队的消息,那便是诸葛瑾率领的军队。

    ……

    许昌。

    诸葛瑾驻军许昌,他与鲁肃约定,一起出兵关中。所以,在鲁肃出兵的同时,诸葛瑾也以贺齐、朱桓两人为将,率两万大军,从许昌出发,目标直指关中。

    不过,诸葛瑾大军从许昌出发,需先进入南阳,走蓝武道,才能进入关中,这路程要比洛阳走潼关道远上不少。

    蓝武道是连接南阳和长安的通道,经过峣关和武关,因峣关在蓝田县境内,又叫蓝田关,故此道又称蓝武道。不过,这可能是唐宋以后的叫法,汉代可能就叫秦岭古道或武关道。

    通过此道可穿过秦岭,大军直达京兆尹蓝田县,而蓝田县距离长安仅百里左右。

    诸葛瑾早就计划好了行军路线,是以水路进军为主。他率军先至淯水,准备好船只,走水路进入汉水,再沿汉水进入丹水,沿丹水直达蓝田。不过,丹水水道狭小且极为复杂,又弯弯绕绕,大军仍花了不少时间。

    大军行军了一个多月,一路上走水路又走陆路,诸葛瑾终于率军来到了蓝田。他让军队休息一天时间,次日迅速进军,向长安而去。两天之后,大军到达了长安城外,诸葛瑾下令安营扎寨。

    此刻,韩遂正关注着潼关战场,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率军支援潼关,否则潼关不能长久据守。

    这时,士兵跑了进来,已是气喘吁吁:“报将军……报将军……”

    “有什么新战报?”

    “敌军大军从蓝田方向而来,已经兵临长安,据测兵力约两万左右。”

    “什么?简直是胡说八道!蓝田方向怎么会有敌军?”

    韩遂一直以为陈飚的大军一定会从潼关方向而来,不会走蓝武道,是以对蓝田方向不加防范。如今听到敌军从蓝田方向而来,也是一时惊愕。

    “将军,敌军正在城外安营扎寨!”

    韩遂连忙来到城头上,眺望着远方,看到远处炊烟袅袅,敌军似乎正在埋锅造饭。看来,斥候所报不虚,确实是敌军来了,他一时精神恍惚。

    次日,诸葛瑾列阵于城下,准备开战,他要用一场进攻,来宣告自己大军的到来。

    长安城下,战鼓擂动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4953/6791494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4953/67914941.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