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霸王附体,貂蝉为我更衣 > 第131章 曹操震惊,老夫又有两个儿媳了?
    庞德公看到诸葛亮的模样,眼神中似乎有那么一丢丢的生无可恋,问道:“孔明,难道你大哥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不,大哥很好!”

    诸葛亮摇了摇头,合上诸葛瑾送来的书信,忍不住又叹息一声。

    庞德公更是疑惑了,一副不解的模样,说道:“既然你大哥过得很好,你怎么神情不对劲呢?”

    诸葛亮了无生趣的说道:“大哥替曹昂效力了。”

    庞德公忍不住笑了起来,打趣道:“孔明啊,老夫就说一切皆有可能,你偏说不可能。你姐姐是曹昂的女人,你大哥也为曹昂效力,你何必留在隆中呢?”

    “我不会去曹昂的麾下。”

    诸葛亮眼神笃定,一副自信模样,再一次重复道:“庞公,我不会替曹昂效力的。”

    庞德公却是心中一笑。

    说不为曹昂效力,真到了效力的那一天,得到了器重,指不定就是一句‘主公真乃明主。’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庞德公和诸葛亮纵论局势,讨论天下的大势,不可避免会谈到曹昂。诸葛亮言谈中,对曹昂用兵和作战颇为推崇,却又忍不住说曹昂厚颜无耻。

    当政者,怎么可能是君子呢?

    当政者,怎么可能是圣人呢?

    对一个普通百姓来说,要求他遵守道德底线,把君子作为他的追求,让他践行仁义道德,这是合适的。

    对一个官员来说,要求他往圣人方向发展,要两袖清风,要大公无私,也是非常合理的。

    对皇帝来说,就不能要求他这些,相反一个皇帝太单纯太善良,必定不是好皇帝。

    一个好的皇帝必然是政治机器,因为优柔寡断和太在乎感情,势必被太多的因素影响。

    一个好人不一定是好皇帝。

    一个好皇帝,极大的可能不是好人,因为皇帝权衡的是利益,在乎的是整个天下。

    同样的道理搁在曹昂身上,似曹昂这样掌握着权势的人,不能以‘厚颜无耻’来衡量好坏。

    庞德公没有去说教,问道:“你大哥的书信中,说了些什么?是否劝你去曹昂的麾下呢?”

    诸葛亮解释道:“大哥说离开徐州后,就流落到了庐江郡,恰好曹昂收降庐江太守刘勋,在庐江招贤纳士,大哥去投奔后,曹昂认出了大哥。”

    “现如今,大哥担任庐江郡丞,协助刘勋处理庐江郡的政务。大哥的书信中,说希望一家人团聚,让我去庐江生活。亦或者让我直接去许都,先在许都立足。”

    “言外之意,还是让我为曹昂效力。”

    庞德公捋着胡须问道:“你怎么想的呢?”

    “不去!”

    诸葛亮摇了摇头,眼中有复杂神色,说道:“暂时先等一等,过段时间再说。”

    庞德公问道:“孔明也要躲避吗?”

    诸葛亮义正言辞说道:“庞公,我不是躲避,是潜心学问。读书要心静,静下来才能有所进展,所谓才须学也,学须静也,就是这个道理。”

    庞德公没有点破诸葛亮故意躲避的心思。

    他思考一番,神情也渐渐严肃,分析道:“刘表和曹操势如水火,老夫担心未来曹操南下,刘表可能会狗急跳墙,要拿你威胁曹昂。”

    “月英嫁给了曹昂,可是黄家不一样。黄家、蔡家和庞家等荆州大族同气连枝,乃至于和刘表还有亲戚关系,刘表不可能拿黄家和庞家如何。”

    “你不一样,要谨慎些。”

    庞德公提点道:“你有才华,却缺少了名望,缺少了平台机会,没有足够的自保之力。”

    诸葛亮道:“庞公的提点,我记下了。”

    庞德公见诸葛亮没有放在心上,继续道:“孔明,天下大势愈发的明朗了。”

    “刘璋龟缩益州,没有进取心,也没有能力去开拓进取。刘表垂垂老矣,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荆州都守不住,乃至于荆州还有内乱。”

    “孙策在江东,的确是杀伐决断,颇为厉害,也有进取心,可是他杀戮太重。如果不改变,无法长久,而且不采取怀柔的手段,江东绝对无法稳定。”

    “仔细算起来,也就北方的袁绍,中原的曹操,是二选一的结果。”

    “留给你选择的时间,实际上不多了,你自己抓紧安排。”

    “罢了,老夫也不催你,你慢慢想,老夫回襄阳去了,也该去见一见刘表,安抚下刘表的情绪,免得庞家受到影响,也给你解决些麻烦,免得你受到影响。”

    说完后,庞德公缓缓站起身。

    诸葛亮起身道:“我送庞公。”

    “老夫自己走,外面有马车和马夫,不需要你操心。”

    庞德公摆了摆手,取上大氅披上就大步往外走了。

    诸葛亮仍是亲自送走了庞德公,才回到房间中重新坐下,脸上的神情也变得复杂了起来,陷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局面。

    他从来不是优柔寡断的性格,现在涉及姐姐和大哥,再掺杂了天下的局势,一时间又找不到心仪的明主,导致身处其中无法摆脱。

    “唉……”

    诸葛亮叹息一声,干脆躺在榻上休息,反正先走一步算一步。

    事缓则圆,说不得缓一缓就有了转机呢?

    ……

    许都,丞相府。

    一月的许都,没了之前的鹅毛大雪,还是有时不时的小雪,天气依旧很冷。

    大厅中,曹操和郭嘉聊着天,说着来年的用兵情况。

    在曹操成为丞相后,权势进一步增大,皇帝的力量进一步削弱,很多的政务都转移到了曹操这里,议定后直接就颁布。

    这是一战一战取胜带来的好处。

    年初攻打张绣的时候,袁术称帝了,在朝野内外引起轩然大波,曹操却无能为力,只能一开始先谴责。

    吕布在徐州,也不把曹操放在眼中,还时不时想杀过来,曹操的局面是很不乐观的。

    当时曹操担任司空掌权,地位其实不够稳固。

    一年过去,张绣只剩下枯骨了,袁术和吕布也没了,徐州、庐江和九江的威胁解除,曹操的威望也是一步步的提升。

    关键是这一年虽然带兵作战,钱粮的损耗不大,因为靠着刘表和袁绍给的钱粮就够了。

    自身收起来的钱粮,用来维持朝政,以及反哺地方,使得地方上恢复也更好。

    曹操捋着胡须,缓缓道:“奉孝,袁绍那里的消息,一定要死死盯着。一旦袁绍拿下公孙瓒,肯定会南下的,那就是我们决战的时候了。”

    郭嘉神色自信,轻笑道:“主公尽管放心,袁绍的一切都在掌控中。外面没什么事,反倒是朝中,现在有些非议。”

&nb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5787/6335358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5787/6335358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