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平原大时代 > 第42章 新征程
    2000年春暖花开时,兴邦已经在沿海开发集团整整九年了。自己这个当年全省最年轻的正厅也熬成了41岁的油腻大叔了。

    翟柏涛也没想到当年自己力主给这个内侄“压青”,一压就是九年。

    九年了,儿子宗旭都从小学读到高三毕业班了,兴邦的职务纹丝未动。

    早上五点半,林玲从厨房端出一碟凉拌枸杞头放在餐桌上,看见兴邦还坐在小桌子上批文件,就不由得埋怨。

    “去去去,工作拿到你公司去摆弄去,你看看这个家还有人站的空嘛!到处都是你的书和文件。”

    “你就别嘟囔了,房子够住就行。旭旭抓紧吃饭,一会我送你去上学。”

    宗旭用筷子夹起一块煎鸡蛋就往嘴里填。

    “爸爸,我跟同学说你是厅级干部,他们根本不信,说我疯了,说咱家这个房子都赶上吃低保的标准了。”

    “小孩子不要攀比,没少你吃少你喝就行了。关心这么多干什么?”

    “我都担心你是不是被组织‘留级’了。”

    兴邦一愣。再也没有心情看文件了,干脆把文件夹一合,洗手吃饭。

    “宗旭,看起来你长大了。”

    “怎么样,我是不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你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了一个迷途的人。”

    “对,爸爸是一只官场迷途的羔羊。”

    孩子上学辛苦,兴邦每天都用车送上下学。

    路过北京西路二条巷新村的时候,兴邦指着12号楼跟儿子说。

    “其实我们这里还有一套房子,去年才装修好了,一直没用。”

    宗旭眼一斜愣。

    “你真是我的亲爹,这房子就在我学校的后面,你为啥要多折腾我一年!”

    “主要是怕装修有甲醛,影响你的健康。”

    “我不管。明天我就要住进来,你已经严重影响我的健康了,住这房子里我每天早晨可以多睡至少20分钟!20分钟啊!!”

    “既然儿子都说了,咱今晚就搬家。”

    宗旭一蹦一跳的进了校门。

    兴邦给老婆打电话。

    “林玲啊,把南大附中后面那套房子打扫一下,我想好了,搬家!”

    林玲哼了一声,把电话挂了,剩下兴邦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这个老婆娘,最近火气挺大!”

    副董事长李斯发过来一条微信:董事长,我们在省政府三楼会议室已经就位了。

    兴邦一脚油门,车往西康路上狂飙。

    今天上午,省政府将听取沿海开发集团台东新增五十万亩垦田规划的报告。

    在政府秘书长的引领下,省长田子方满面春风的走进会议室。与会人员站起来热烈鼓掌。

    今天是田子方省长第一次开省长办公会。

    摆在省长面前的沿海开发集团,已经成长为一个超级巨无霸,旗下产业资产近万亿。产业触角遍及金融、地产、农产品、生物制药、观光旅游、投融资等多个行业。集团拥有华融银行、沿海建设、沿海农业和海岸旅游四家上市公司。

    寒暑易节,春华秋实。

    田子方叹道。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沿海集团交出的这么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我们省政府是满意的。兴邦同志的能力还是很过硬的,我可以这样讲一句,你就是我们群里一名剑法超绝的剑客。”

    众人哄笑。

    有人开玩笑道。

    “兴邦同志又多了一个封号,这个在过去朝代是要加薪的。”

    有的同志茶水都喷出来了。

    田子方点了一根烟。

    “现在沿海开发集团又要扬帆再起航,开始新的征程,五十万亩屯垦新规划是世纪大工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沿海整体发展与腹部地区陆海统筹,形成新跨越优势,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江南省经济发展“新引擎”牵动力的最大化。”

    省长办公会顺利通过了沿海开发集团台东新增五十万亩垦田规划。

    会后,坊间就传闻兴邦要升官了。

    兴邦对此类传闻置之不理。

    。在总统府外面吃鸭血粉丝时,李斯也没憋住。

    “董事长,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啊?”

    “老弟,升官发财当然是当事人自己最先知道,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事你真的是真的吗?书记、省长都没有找过我谈过一次话!”

    “省长不是在办公室上夸你了吗?”

    “当着公众面的夸没有多大意义,形式大于实质。”

    “传的可邪乎了。”

    “这是拿我在火上烤唻。”

    兴邦明白李斯的心思,李斯坐沿海开发集团副董事长的位子已经五年了。只有他兴邦走了,董事长的位置才能空出来。

    “老弟,你是不是特盼着我走?”

    李斯哈哈一笑。

    “我是希望你升上去!”

    江南声省委书记赵荣炳进京述职,赵荣炳这次没有惊动任何人,只带了秘书长曹爽一个人。

    还有几个月他就年满六十五周岁了。这次进京上面极有可能会和他谈谈休的事宜。

    赵荣炳在宦海沉浮了一辈子,如履薄冰,现在有些累了,希望早点退下来。

    他扪心自问上对得起组织,下无愧于百姓。两袖皆清风,胸怀坦荡荡。最后一站在江南省他苦心竭虑的细心经营,令他略感安慰的是江南经济虽有波澜,总体还是一片欣欣景象。

    到了北京,还是住老地方,西京宾馆。

    就是出差,他的工作依然闲不下来,桌上的文件堆了厚厚一摞。

    连续几天的赶工让他累的腰酸背痛,心情还是非常愉悦。

    这次进京,宋老找他谈了话,希望他从省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后能继续发挥余热,建议他担任某国家基金会理事长。

    赵荣炳心里突了一下,激动的脸都红了,马上说道。

    “我还是一退到底,回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吧,给年轻人腾出一些舞台施展能耐。”

    “哈哈哈,组织都基本议定了。这种时候你就不要推辞了。”

    “我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7517/6395100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7517/63951005.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