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炫汉 > 第147章 舆论战
    提到人才,王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名留青史的诸葛亮。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

    只不过如今的诸葛亮还是个少年。

    其父诸葛圭是泰山郡丞,病逝于公元189年,随后诸葛亮与兄长、两个姐姐和弟弟,被叔父诸葛玄扶养。

    算算时间,这个时候诸葛玄应该投靠了袁术,被袁术打发去了豫章郡当太守。

    想到这里,王炫立即命人以朝廷的名义,招诸葛玄入关中述职。

    只要将诸葛玄哄进了关中,那诸葛一家这辈子就只能给自己打工。

    同时,王炫也在密切关注中原局势。

    因为他的到来,原有的历史格局被打破,很多该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层出不穷。

    没有吕布捣乱,曹操攻打徐州的进程异常顺利。

    陶谦老迈,无力抵抗曹操的兵锋。

    尽管丹阳兵号称步卒精锐,可没有一个合格的统帅指挥作战,也是徒然。

    王炫非常清楚,陶谦这一世没有刘备作为帮手,而曹操又没有吕布为祸后方,如果不加以干涉,要不了多久,徐州就会落入曹操之手。

    曹操一旦比同时期的历史还要强大,别说二袁要早完蛋,就连自己都保不齐会被干掉。

    于是王炫招来贾诩商议对策。

    贾诩这时非常忙碌,一边处理三辅的政务,主要解决从洛阳迁徙而来的百姓安置问题,另外就是开荒播种,这些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偏偏这些事情,并不是贾诩擅长领域。

    为了公司做大做强,贾诩只能硬着头皮处理。

    完全没了往日清闲的快乐时光。

    如今又被王炫拉过来商议遏制曹操的对策。

    贾诩揉了揉黑眼圈,很是无奈,道:“孟玄担心曹操打下徐州,这大可不必多虑,袁术前些日子和曹操争夺豫州,被曹操打的抱头鼠窜,已经接下了梁子,现正在寿春、九江秣兵历马,等待时机复仇,

    况且袁术垂涎徐州三尺,怎么会眼睁睁看着徐州被曹操所得,陶谦虽然知道袁术觊觎徐州,但关键时刻,一定会向袁术求援,以换取对抗曹操的资本!”

    对于贾诩的分析,王炫自然不会怀疑,但袁术加上陶谦,就是冢中枯骨加上老酸儒,哪里打的过曹操。

    这其中若是没有其他变数,说不定曹操会一鼓作气吞并徐州和淮南。

    倘若真让曹操一举攻陷徐州、淮南,顺势拿下没有孙氏父子的江东,荆州刘表也就是顺带手的事情。

    到了那时,试问还有谁能阻止曹操?

    一时间,王炫内心患得患失。

    “文和,非是我不相信你,而是袁术加上陶谦,也不过如此,怕是打不过曹操啊!”

    王炫说出心中忧虑。

    贾诩捏须道:“现在袁绍忙着和公孙瓒争抢地盘,无暇顾及曹操,想使袁绍南顾中原,分散曹操的兵力,也很难办到。”

    王炫皱眉道:“指望不上袁绍,那就只能我们亲自发兵了!”

    贾诩思索道:“孟玄想佯攻曹操,迫使曹操从徐州退兵?”

    王炫笑道:“曹操拥护刘辩,组建伪廷,分裂大汉,乃是千古罪人,我发兵讨之,合法合理!”

    贾诩又道:“何人统兵?孟玄可有人选?”

    王炫伸手敲击席案,道:“段煨、徐荣,只要他们愿意归顺朝廷,就授节于他们其中一人,命他们东击曹操,当然,只是威慑,不是真的持续作战!”

    为了发展关中,贾诩将洛阳迁徙而来的百姓,全部分批安置在了三辅各地。

    为了确保他们能够扎根生存,贾诩和王炫将郿坞的粮食拿出大半,借给这些百姓,作为耕种的种子,待到来年,只需归还稻种,无需缴纳粮税,作为朝廷对百姓的施恩。

    当然,百姓们最后只会记住王炫,而非朝廷。

    这就意味着郿坞剩下的粮食,只够维持大军的日常消耗。

    无法支撑远征所需,更加无法支撑旷日持久的大战。

    王炫清楚,想要在短时间内剿灭曹操,是不可能做到的。

    就以他目前的实力,能和曹操打个平手,就算了不起了。

    贾诩点了点头道:“段煨、徐荣,勉强还能独当一面,孟玄可按心里想法去做!”

    聊完正事,贾诩便立马起身,要返回京兆府,继续处理政务。

    现在的长安朝廷,形同虚设。

    各地诸侯割据,大事小情,都不会上报交由朝廷处理。

    关中三辅的民政由京兆府处理,军事则由大将军府处理。

    刘协每天的任务就是做好吉祥物的工作。

    百官的任务则是配合刘协干好吉祥物的辅助工作。

    没有多久,王炫进入长安,掌管朝廷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天下人为之侧目。

    毕竟在此之前,王炫的名声并不显赫。

    哪怕提到王炫,都会将此人当成董卓的爪牙。

    尽管王炫参与了杀董一战,但事后火速抢占郿坞,占据先机,此举遭人诟病不已。

    如今趁着李傕、郭汜挥军攻打长安,又从中取利,以一弱冠之龄,掌握朝廷军纪大权,着实出人意料。

    更有很多不明真相之人,认为这一切都是王允暗中策划所致。

    他才是那个幕后大佬,而王炫不过是王允推出来背锅的人。

    因此,王允被人骂成了王莽再生。

    这让王允倍感委屈,他兢兢业业一辈子,为了大汉抛头颅洒热血,到头来,却得了这样一个恶名。

    实在冤枉啊!

    死后去了地下,如何面见大汉的各位皇帝。

    但接下来,王炫以朝廷名义,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却是令人打消了对王炫的质疑。

    首先就是痛斥曹操挟持弘农王,在兖州组建朝廷,分裂国家的罪行,乃万死难赎之罪!

 &nbs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7890/6406117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7890/64061179.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