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晋乱 > 第3章 皇帝曹芳亲临朝政,太极殿册封郭太后。
    “当当当。”

    洛阳城午门城楼钟声雄伟响起,一声声萦绕在皇宫宫殿之上。

    已是五更时分,伴随着雄伟的钟声,皇宫厚重的宫门咯吱吱慢慢开启,开启之时,早已等在皇宫外准备早朝的大臣们在礼官引导之下,依次鱼贯而入。

    今日是皇帝曹芳亲临朝政的第一天!

    刚刚经历了国丧的洛阳,终于又迎来了可喜可贺之事。

    永宁宫内,郭皇后已是洗漱完毕,听到钟声响起,便就赶紧询问身边贴身宫女:“今日是皇上继位以来第一天太极殿亲临朝政,现大臣们已经开始进入皇宫,不知皇上可曾出了寝殿?”

    “回禀太后,皇上尚在御榻之上,并未起来。”

    贴身宫女的一句话,一下就惊到了郭皇后:“如此重要时刻竟未起来,那还了得,快备辇驾,即刻奔皇上寝宫催驾。”

    说话间,便就备了辇驾,一路直奔曹芳寝宫而去。

    待到了曹芳寝宫之时,只见太监在皇帝曹芳御榻之前正急急呼唤:“黎明即起,万机待理。”

    从声音里,能听的出颇为急切,然又怕急切间惊了皇上曹芳,故声音虽是急切却是轻柔低缓。

    然连连呼唤,曹芳却是依然呼呼大睡,没有一点动静。

    毕竟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如何就能起的这么早?

    郭皇后见状,本欲训斥太监喊的慢了,但见太监急切,额头已是大汗淋漓,便就闪过太监,直把曹芳抱起,边抱边吩咐太监:“快速与皇帝洗漱更衣。”

    哪知,因了郭皇后一时心急,抱的快了,皇帝曹芳却是忽的就被惊醒,醒来之时,便就哇哇大哭。

    郭皇后赶紧好生安慰:“皇上,难道忘记了母后昨日之嘱了吗?”

    安慰之时,却是示意太监快速洗漱更衣。

    少帝曹芳在朦朦胧胧中听到郭皇后这句话,似乎突然就长大了,用手揉揉眼睛,点点头,虽是依然困意阵阵袭来,却也是乖顺的让太监洗漱更衣。

    而此时,各路大臣却已是在太极殿殿中位列两旁,只待皇上亲政临朝。

    郭皇后见皇帝曹芳已收拾妥当,即刻安排曹芳上了御辇,待曹芳登上御辇之时,郭皇后再三叮嘱:“切莫忘记昨日所嘱之事!”

    少帝曹芳赶紧点头:“母后放心。”

    郭皇后轻抚少帝曹芳笑一笑,即命銮仪卫鸣鞭。

    “啪啪啪。”

    净鞭三声,响彻洛阳皇宫。

    太极殿殿中群臣听到鞭声便就转头皇帝寝宫方向,群臣知道,这三声净鞭,预示皇帝已是出了寝宫,步上御撵了,到太极殿也就是转瞬之间的事。

    此时,只听太极殿殿里发出淅淅索索群臣整理朝服的声音,只把朝服整理好了,好待皇帝临朝。

    正在群臣整理之时,只听太极殿殿前礼官高呼:“鸣鞭。”

    喊声未落,太极殿殿前銮仪卫扬起来净鞭忽的甩起,啪啪啪,又是三声净鞭。

    这三声,群臣知道,皇帝曹芳要升御座了。

    鞭声落地,只见大殿御座旁,太监躬身手扶着跌跌撞撞还似醒非醒的皇帝曹芳慢慢升上御座。

    皇帝曹芳升了御座,群臣呼啦啦齐齐跪倒,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种大的阵势,忽的把似醒非醒的皇帝曹芳彻底给惊醒了,眼看大殿殿下呼啦啦跪倒一片的大臣,吓的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司马懿看着哇哇哭的皇帝曹芳,慢慢起身,恭恭敬敬的爬到御座旁,轻轻的把曹芳拥在怀里,这一抱,八岁的曹芳忽的感到特别安全,就像那天皇帝曹叡驾崩时的那一抱一样,异常的温馨,刚还哇哇叫的曹芳顿时安静了下来,在司马懿的扶持之下稳稳当当的坐在了御座之上。

    群臣抬头看时,竟然觉得八岁的皇帝颇有威严。

    转瞬之间,八岁的曹芳似乎懂得了什么?

    也许,他知道了他是当朝天子也未可知。

    也许,郭皇后昨天的嘱咐起了作用也未为可知。

    “众位爱卿,平身。”

    稚嫩的声音里却也充满了些许皇威。

    群臣起身,穆然站立两旁。

    “陛下今日临朝,实为可喜可贺之事。”

    司马懿第一个站了出来:“微臣禀奏吾皇,在如此可喜可贺之时,应大赦天下,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准。”

    曹芳点头应了:“朕觉得,在这等时候,不仅仅要大赦天下以示庆贺,还应再加封司马爱卿和曹爱卿。”

    这一句话,从八岁的曹芳嘴里说出来,忽的一下惊到了曹爽:“怎么转瞬之间芳儿就威严了起来?难道,难道是郭皇后所教吗?不管怎样,既然是加封,且听了再说。”

    曹爽也不动,只想听皇帝曹芳又会怎么加封?

    “先帝在时把朕托于司马爱卿和曹爱卿,托付之时也曾封二位重臣,但今日朕还要再封。”

    曹芳说完,即刻转头太监,太监何等的机灵,即刻拿出拟好的御诏当场宣读:“曹爽、司马懿跪拜听宣。”

    曹爽、司马懿赶紧御座下跪好。

    “先帝在时,封曹爽、司马懿为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今朕再加封曹爽、司马懿入殿可乘车辇,并各领禁军三千,轮流皇宫宿卫。”

    御诏诏毕,曹爽、司马懿口中连连谢恩。

    然还未等二人爬起来,只听殿下群臣窃窃私语:“此何等的荣耀?自古以来断不曾有。”

    确实如此!

    先说都督中外诸军事:守卫洛阳皇城的军队分为中军和外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就是掌管整个洛阳皇城里的中军和外军,也就是守卫皇城的禁军,这是军权。

    再说录尚书事,不必解释,就是政权。

    两者加在一起,哪是何等的威严:军、政大权集一身啊!

    更何况曹芳还下诏允许司马懿和曹爽两个托孤大臣各自直接掌握三千人的禁军军队,轮流在皇宫内宿卫并车辇入殿,这样的待遇,除了曹爽、司马懿,整个曹魏再无第三人。

    可谓是真的位高权重!

    皇帝曹芳见二人只顾谢主隆恩,倒是觉得二人跪的久了:“二位爱卿平身。”

    曹爽司马懿赶紧起身站立一旁。

    “既然两位重臣已是封了,朕还有一封,只是这封非朕之封,乃是先帝遗诏。这遗诏,先帝归天之时曾一再嘱咐朕,此诏只得在朕亲临朝政之时,当着文武百官之面方可宣。”

    皇帝曹芳说未落地,只见殿下文武百官皆生疑惑之色,面面相觑:“何等遗诏需在文武百官面前来宣?”

    但谁又敢乱说话,只是静静的等待皇帝宣诏。

    皇帝曹芳见群臣只是疑惑,并没有人发话,便就心中暗说:“果如母后嘱咐的一般。话如此说时,若果群臣无人发出声响,便可宣诏。既然如此,就依母后嘱咐,宣诏即可。”

    随继,皇帝曹芳转头太监,宣诏太监何等的事理,即刻宣诏:“少主年幼,朕临终之时,颇为社稷安危思虑,故立此遗诏:齐王即位临政,尊后为皇太后,称永宁宫,追封谥太后父满为西都定侯,以立子建绍其爵;封太后母杜为合阳君;芝迁散骑常侍、长水校尉,立,宣德将军,皆封列侯;德及建俱为镇护将军,皆封列侯,并掌宿卫。值三主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于太后而后施行。”

    太监宣毕,即刻一旁站立,大气不敢出,一动不动。

    然大殿之下,却是忽的哗然一片。

    “怎么可以如此?”

    “实实没有想到会是如此之封。”

    “难道先帝有何为难之处?”

    “这就是为什么要当群臣面宣的原因吧?怕我们不奉诏吗?”

    “”

    杂杂不断,然声音虽小,却也听的清楚。

    曹爽听完,刚刚加封的喜悦忽的荡然无存:“先帝好糊涂!太后封了也就封了,太后的爹娘封了也说的过去,可,太后的兄弟侄子为何要无功封候?罢,罢,罢,封也就封了,无非是损些皇粮国赋,偌大个曹魏也承应的起,怕只怕这会伤了这些老臣的心。也罢,既然是遗诏,也驳不得,可,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于太后而后施行。这可是要废了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8466/6428089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8466/6428089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