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晋乱 > 第8章 曹爽权谋司马懿,郭太后怒斥曹爽。
    “哎呀!不好!”

    睡梦之中,曹爽突然惊醒,翻身坐起,大呼:“快来救我,快来救我。”

    自兴势山大败,曹爽如丧家之犬返回关中,稍作休整后即回洛阳,然自此,却是夜夜噩梦,恍惚如隔世般,直觉项上人头又被蜀军砍了去。

    然让曹爽乱心的,不仅仅是噩梦,更加让曹爽郁闷至极的是,朝中大臣在曹爽看来,如今是个个阳奉阴违与他,似乎个个都在嘲笑与他,他甚至于隐约中能听到大臣的议论声。

    “无能!”

    “庸才凡品,竟然吵闹着带兵打仗。”

    “本就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却是争功!”

    曹爽简直痛不欲生:“朝中大臣必然是在司马懿的撺掇之下方敢如此!”

    整日恍惚,犹如生了一场大病一般,每日早朝罢,便就闭门不出。

    闭门不出,然对于曹爽来说,目前却是最好的选择,只是,这门能闭的上吗?

    “相国,府门外有人求见!”

    果不其然,家丁来报,有人叩门了。

    “何人来见?”

    曹爽有气无力的询问。

    “自称丁谧、何晏。”

    “丁谧、何晏?”

    曹爽不由疑惑:“他们二人前来做甚?本来郁闷,若果有人来说些话,倒也可宽一宽心。”

    曹爽虽是疑惑,但如此一想,便就转头家丁:“且带丁谧、何晏进来。”

    少顷,只见丁谧、何晏一脸谄媚之色的到了曹爽面前:“曹公,看面色不佳,难道生病了不成?”

    这话问的,大有明知故问之嫌。

    曹爽听了自是颇觉刺耳:“丁侍郎、何侍中,难道要跑到我府中抑郁我吗?”

    曹爽意思却是清楚,大家都明白的事,难道还要让我再揭一次伤疤给你看吗?

    哪知,丁谧却是哈哈大笑:“如此说来,想必是相国没有病。那又如何的如此面色难看呢?”

    丁谧却是抓住话题不放,继续明知故问。

    曹爽又如何听不出来?

    “丁侍郎,莫再抑郁与我,有事直管讲来。”

    曹爽不再与丁谧、何晏打哑谜,直接让丁谧、何晏有事说事。

    “既然如此,我们倒不如打开窗子说亮话。”

    何晏似乎更加直接:“想必曹公还在兴势山中!”

    曹爽蓦然一动:“大胆…”

    何晏却是不等曹爽话说完,打断曹爽:“堂堂首辅大臣,难道只有如此度量吗?”

    丁谧也见火候到了,旁边加火:“对症下药,方能让曹公扬眉吐气!”

    两人的话,如同箭矢般直射曹爽,一顿箭矢,曹爽反而平静了下来:“如此看来,丁侍郎、何侍中,能疗我心中大病?”

    “不错!”

    丁谧何晏几乎是异口同声。

    “请。”

    曹爽转身让座:“既然如此,二位就请言来。”

    “曹公心中忧闷,无外乎两人…”

    丁谧直指曹爽内心:“司马懿和郭太后。”

    “不错,正是司马懿和郭太后,让曹公寝食不安,坐卧不宁!”

    侍中何晏也脱口而出。

    曹爽点头:“兴势山兵败后,朝堂之上,均对本相颇有看法,每有朝议,附势司马懿者则是越来越多,如此下去,只怕对我不利。”

    “不错,司马懿此时正是趁此情势,多拉拢朝中大臣,而朝中大臣趋炎附势者众,曹公所虑并不多余。”

    “二位说的固然不错,然我一时间确实不知该当如何处置?故只得闭门不出。”

    曹爽说的都是事实:“该当如何?”

    “削弱司马懿,迁宫郭太后!”

    何晏面含杀气的看着曹爽:“如此,可解曹公大病。”

    曹爽似乎懂了,又似乎不懂:“只是不知,如何削弱司马懿?又如何迁宫郭太后?”

    丁谧见曹爽一脸的急切,却是一时笑了:“曹公,且听我慢说:削弱司马懿,无在乎两点,一是尚书台,禁军兵权,二是关中军中司马懿军权。至于尚书台和禁军兵权,则是明升暗降之策,至于边关守将军权,则是调防。如此一来,司马懿无论朝堂之上还是边关,则呈虚无之状,曹公还有何可担心之处?此心病可除。至于郭太后,无外乎其亲近陛下罢了,待虚无了司马懿后,只需依先祖后宫不可参政、外戚不可干政之策,伺机迁宫便可。远离了陛下,她还能如何?”

    丁谧一通长篇大论,说的曹爽不由面容渐有喜色:“确定可行?”

    “曹公乃首辅大臣、曹氏宗亲,确定可行,行之必通。”

    何晏斩钉截铁的回复曹爽。

    曹爽听完,不由笑逐颜开:“好,就依了两位。”

    似乎这事,不是他曹爽所为而是丁谧何晏二人非要如此一般。

    曹爽府中,一夜灯火通明。

    翌日早朝,只见曹爽一改往日无精打采之色,神采奕奕的站在大殿之上,等待少帝曹芳升御座。

    “啪啪啪。”

    三声净鞭罢,少帝曹芳御座刚坐定,曹爽即刻出列:“陛下,臣有本要奏。”

    自曹爽大败以来,朝堂之上几乎从不再奏本,今日少帝一看,奏本者是曹爽,且有急迫之色,心中不觉疑惑,然疑惑之时,却是缓声说道:“国相,只管奏来。”

    “臣自伐蜀兵败以来,时时惶恐,时至今日方知司马宣公之德,仔细思来,颇感惭愧。司马宣公乃是国之栋梁,故,臣奏请陛下,应议司马宣公为大司马,以慰大魏天下民心。至于尚书此等劳烦之事,则只需报于臣方可,不必劳烦大司马。”

    “准奏!”

    皇帝曹芳未加思索,即刻准奏。

    少帝毕竟还小,曹爽所奏,表面看来,却是一片公心,仔细想想,却是陷阱。

    明升暗降,升为大司马,岂可再录尚书事,如何再皇宫宿卫?

    然皇帝既然答应了,又奈其何?

    一旁司马懿听了,自然心知肚明,然却是没有说话,面色看来毫无二致。

    “不可。”

    却是朝堂上几个老臣站出来说话:“累累三任大司马皆或病或伤而死,司马宣公乃我大魏栋梁,一旦有危,必是我大魏之危,故不可任为大司马。”

    “太傅,可任太傅!”曹爽又奏:“宣公德高望重,除任太傅,还禀奏陛下加封司马宣公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并婚丧嫁娶事宜一律由朝廷出资承办,封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其他三人封列侯,四人封骑都尉。以此彰显宣公之德。”

    “准奏。”

    曹芳又准了。

    司马宣公依旧面无二致,然除却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婚丧嫁娶事宜一律由朝廷出资承办外,子孙官职一概不受 。

    朝罢,少帝禀于郭太后,郭太后大惊:“曹爽出手了。然司马懿为何不驳?既然连他都不驳,也只好如此了。”

    曹爽没想到,第一策,竟然如此就得手了。

    趁热打铁,曹爽一刻不停,即刻把何晏、邓飏、丁谧三人慢慢拉去尚书台担任尚书之职,逐步削弱司马懿的权利,而令曹爽意外的是,司马懿却依然是一动不动,只任凭他兴风作浪。

    既然如此,皇宫禁军也不例外,曹爽即刻又把禁军中坚中垒营取缔,合并为中领军,由其二弟曹羲担任中领将军,武卫将军由其三弟曹训担任。

    如此一来,整个尚书台和皇宫禁军皆为曹爽掌握。

    司马懿一时间,竟然被架空。

    而令曹爽不解的是,至此,司马懿还是一动不动。

    对于曹爽来说,现在,只差关中调防了。

    此时的曹爽,这时候才知道,他想借关中调防削弱司马懿关中军权有点难,他想了许久,竟然是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一个纨绔子弟又何曾统领过几次兵?如何又会有担当大任的将军呢?

    无奈,又得询问何晏,何晏沉思后,推荐一人:赵俨。

    赵俨,字伯然,颍川名士,魏国名臣,历任大司马府军师、大司农、征蜀将军、征西将军、骠骑将军、司空等职。

    然何晏好不容易想破脑袋想出来的人选,此时却已是七十二岁高龄。

    赵俨屡辞,奈何曹爽非他不可,无奈之下,只得披挂,前去关中。

    赵俨刚到关中,却因年迈,一路马上颠簸,竟然一病不起,无法胜任,只得回禀曹爽,再回洛阳养病,连续来回两趟,到洛阳不久便就归天而去了。

    曹爽无奈,只得又想起来司马懿,看来,打他,压他,还得他出主意。

    可是,曹爽知道,如果就这样去找司马懿,如何就能讨的主意?

    只得又召何晏问计:“何侍中,你也知道,依了汝之策,现如今只差一关中调防之将,然赵俨老迈,不能当任,你我又无合适人选,现仍需讨教司马懿,只是该当如何才可让司马懿发话?”

    何晏听完,稍作沉思:“中护军目前尚且缺一位将军,若果让司马懿之子司马师担任,司马懿定然会说。”

    “可中护军毕竟掌管皇宫禁军,若让司马师来担任,只怕到时不好。”

    “曹公,只管放心,现如今皇宫禁军中领军有曹羲担任大将军,武卫将军是曹训,曹公还有何惧?”

    曹爽想想,确实如此。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8466/6428090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8466/64280903.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