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小说 > 历史军事 > 晋乱 > 第13章 桓范高平陵献计,司马懿三劝曹爽。
    正待尹大目要过洛水河时,忽听洛阳城门方向厮杀声震天,只见十余人手持兵器,浑身是血,骑快马呼啸杀出,一路直奔洛水河浮桥而来,来的如此之快,快到司马懿来不及反应阻击,便就呼呼冲过洛水浮桥直奔对岸曹爽军营而去,看阵势必是死命去救援曹爽。

    死命杀出洛阳城冲过洛水浮桥的乃是曹爽府兵司马鲁芝、主薄杨综、参军辛敞等人。

    此等要命时节,三人为何仅仅率十余人舍命杀出洛阳城?

    此时的洛阳城内,又有多少像桓范一样在紧要关头面临生死抉择的人!

    生死存亡关头,曹爽府兵司马鲁芝、主薄杨综也是犹豫不决:“司马懿洛阳城兵变,若果呆于城中不动,临危不救主,则是为不忠,然若果出城救主,司马懿胜,则夷三族!”

    犹豫不决时,司马鲁芝、主薄杨综问询参军辛敞:“参军,该当如何?”

    辛敞也是主意不定,便去府中询问姐姐辛宪英。

    辛宪英,生的宛如天仙,有羞花闭月之貌,乃辛毗之女。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家族原居陇西狄道,后东迁。

    辛毗最初跟随袁绍,后接受曹操征召,任丞相长史,曹丕即皇帝位,辛毗任侍中。

    曹叡时,封颍乡侯、卫尉。

    公元234年,诸葛亮屯兵渭南,曹叡任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加使持节,诸葛亮去世后,辛毗返回朝廷,不久去世,谥肃侯。

    辛毗为人直率,深得曹丕信任。

    曹丕打败曹植得立为世子,抱着辛毗的脖子兴高采烈:“辛长史,你可知此时我心之乐吗?”

    辛毗回家将此事告知女儿辛宪英,辛宪英却是叹息:“世子本是要继承魏王君位之人,继承君位不能不忧虑,治理天下社稷不能不恐惧,然世子不但不忧不惧,却是开心至此,岂能长久?”

    辛毗惊而赞叹。

    后此事遍传朝野上下,辛宪英自此便得女诸葛之名。

    辛敞推开辛宪英房门,只见此时的辛宪英,却是静静的案前坐读《春秋》,见辛敞慌张推门而入,便柔声相问:“敞弟何事?为何如此慌张。”

    “想必姐姐已然知道洛阳城兵变。”

    辛敞慌张述说洛阳城现状。

    “不错,司马懿欲图曹爽。”

    辛宪英平静而平缓的回复辛敞。

    “曹爽携天子洛阳城外祭祀,然司马懿却是紧闭洛阳城门,实乃谋反。”

    “谋反也罢,兵谏也罢,但在姐姐看来,此乃是司马懿无奈之举。”

    “姐姐为何如此说?”

    “想当年先帝临终之时,曾托孤曹爽、司马懿,然曹爽却是权谋司马懿,致使司马懿大权旁落,后曹爽独揽朝中大权。然曹爽独揽朝权却是不思先帝托孤之恩,大行大逆不道之事,生无君不臣之心,此为不忠不义!现如今,司马懿兵变洛阳,无非是拨乱反正而已,所针对者,乃是逆臣曹爽。如今司马懿持大义,必能兵胜洛阳城,伏诛曹爽。”

    辛敞听完,不觉惊得一身冷汗:“既然如此,便不与鲁芝、杨综一起出城了。”

    谁知辛敞说完,辛宪英却是平静的看着辛敞:“你身为曹爽府兵参军,出城救援,乃是职责所在,大义之举,且你身受曹爽厚恩,为曹爽效命,乃是你的本分。现如今曹爽夜临深渊之时,你如何能不仁不义,忍而弃之?实必当救!与司马鲁芝、主薄杨综一起出城救援曹爽,乃是你为臣之举!”

    辛宪英看着辛敞流泪:“只管去救!”

    辛敞一向敬重姐姐辛宪英,遂伏地叩首,与姐姐辛宪英洒泪拜别。

    辛敞出辛宪英门,直奔司马鲁芝、主薄杨综:“即刻出城,救援曹公。”

    众人听闻,皆即刻翻身上马,马跃前蹄,劈开府门锁链,杀向平昌门。

    平昌门死士见有人闯关,皆死命抵抗封锁,奈何鲁芝等人舍命拼杀,却是没有抵抗的住,只眼看司马鲁芝、主薄杨综、参军辛敞率十余人冲向洛水浮桥。

    此时的洛水浮桥,司马懿正携殿中校尉尹大目一脸虔诚的指洛水为誓。

    呼呼呼,众将便就通过洛水浮桥。

    待司马懿反应过来时,已是追赶不上了。

    司马懿回神过来,却是即刻让尹大目又重复一遍洛水之誓后,送过洛水河对岸。

    洛水河对岸,此时的桓范已然到达曹爽军营。

    桓范到了曹爽军营,马不停蹄,直奔曹爽军帐。

    到了大帐之中,只见曹爽兄弟三人手足无措,相拥而泣。

    “国相,莫要惊慌,桓范来了。”

    桓范一句话,如同救命稻草般被曹爽死死抓住:“大司农,你可来了,司马懿兵变,到底该当如何?”

    忍不住的急切询问。

    桓范见状,赶紧安慰曹爽:“司马懿兵变洛阳,在我看来,与曹公未必是死事。只是不知,现在天子在何处?可安好?”

    桓范安慰曹爽之时,赶紧询问天子曹芳的现状。

    “天子安好,现屯于伊水南岸。”

    桓范听完大笑,手舞足蹈:“甚好甚好!”

    桓范手舞足蹈,一下子惊到了曹爽:“大司农如何如此高兴?”

    桓范见闻,便就紧紧握住曹爽的手臂:“国相,天子安好,则国相大有可为。即刻拔寨,携天子兵退许昌,到达许昌后,以天子令召唤天下诸侯兵马前来许都勤王,发讨贼檄文,讨伐司马懿。”

    桓范说的大义凛然。

    然突然一句话,却是让曹爽没有反应过来,兵退许昌,携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计策,对于曹爽是绝对没有想到的,他有些犹豫。

    桓范见曹爽犹豫,正欲再讲,忽听大帐外报:“报国相,司马懿信使携司马懿信来见。”

    “进!”

    未等桓范阻止,曹爽即刻让司马懿信使进到大帐:“太傅书信。”

    曹爽即刻接了展开来看,见司马懿信中言,如果投降,只削职,不伤性命,且留爵位。

    曹爽看了,不觉叹口气:“何曾想到会有司马懿与我谈条件的时候。”

    叹完,便对桓范说:“大司农所言,确是当妥,只是许昌武器器械如何?”

    桓范听闻,即刻喝退司马懿信使:“国相,不用担心此事,许昌武库之中,武器器械精良且堆积如山,必够各地兵马所用。国相,莫要犹豫,即刻拔寨。”

    桓范见曹爽心动,即刻急催。

    “容本相再思一思,拔寨许都,毕竟非是小事。”

    曹爽却是依然放心不下,颇为犹豫。

    桓范却是有些着急:“国相,只怕夜长梦多,事不迟疑。”

    正待曹爽又要回答之时,忽听大帐外又有军报:“报,司马懿又到一信使。”

    “进。”

    曹爽却是没有犹豫,又命司马懿信使进帐。

    “太尉蒋济与国相信。”

    曹爽即刻接过案前展开来看,只见蒋济信中也言,如果国相投降,司马懿必是只削官职,不伤性命,留爵位,现朝中大臣已多依附于司马懿,皆都安然无恙。

    曹爽看完,却是递给桓范:“大司农,且请看来,蒋济所言可有虚?”

    桓范看完,气的七窍生烟:司马老贼,果是老谋深算,竟至用谋如此。

    “国相,此乃陷阱,万不可踏入。”

    桓范知道曹爽又颇为犹豫,赶紧苦谏。

    “然如果携天子去许都,只怕粮草不能供给。”

    曹爽又开始担心粮草。

    “国相,不必担心,许昌粮仓充足,且我带有大司农授印,也可征召各地粮草,国相自不必担心。”

    桓范说到此处,这才想起来身上挂着的大司农授印,赶紧解下递与曹爽。

    曹爽看着大司农授印,又看看手里的两封劝降信,两边掂一掂,一时间却不出来孰轻孰重。

    桓范急的头上大汗淋漓:“国相”

    正欲再说之时,却是听帐外人马喧哗,乱杂杂的直往曹爽军帐来。

    桓范以为又是司马信使,欲要发火,谁知进来的却是司马鲁芝、主薄杨综、参军辛敞:“末将拜见国相。”

    曹爽看时,只见三人皆满脸是血:“三位将军是如何从城中冲杀出来的?”

    曹爽不由感慨流泪,扶起三位将军。

    桓范见了,也不由落泪:“有如此将军死命跟随,国相还犹豫什么?当快速拔寨许昌。”

    司马鲁芝听桓范如此说,复又跪倒:“国相,大司农所言颇妥,当拔寨许昌,携天子以令诸侯,发檄文讨伐司马懿。”

    曹爽不由心中一震,但忽想起来洛阳城里的妻儿家眷,不由又露出犹豫之色。

    鲁芝却是急劝:“国相,不可犹豫,如果国相降了,不像我们尚且可以活命,而国相所处位置,只有死路一条!国相,还犹豫什么?”

    鲁芝说的,句句含血。

    曹爽不由猛然一震,然,也只是短瞬之间:“此等大事,且容我思上一思。”

    正在曹爽军帐之中犹豫之时,殿中校尉尹大目却是到了。

    当殿中校尉尹大目出现在曹爽面前时,曹爽几乎惊呆了。

    只见尹大目衣冠整齐,神采奕奕,不似从两军阵前而来,倒似乎从那温柔乡里而来,如此的放松,惬意,让曹爽颇为不解:“尹校尉,如何会如此轻松?”

    曹爽疑问尹大目。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8466/6428090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该站采集不完全,请到原文地址:(https://www.dynxsw.com/book/368466/64280908.html)阅读,如您已在悠闲小说(https://www.dynxsw.com),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